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滨海创新举措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来源: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18.10.11

本报讯(记者 王继涛 通讯员 胡亚萍 吕盐滨)“按照村规民约办事,获得相应积分,便可在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10月9日一大早,滨海县八巨镇前案村“文明积分超市”门前,聚集了一批赶来兑换商品的村民。“没想到平时不损坏公共设施、不参与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等活动,就能得积分换商品,这是好事谁不愿意做啊!”村民徐子元对村里乡风文明建设津津乐道。

  通过“文明积分超市”,大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社会文明程度,这是滨海县创新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近年来,滨海围绕美德新农民、美好新风尚、美满新生活、美丽新家园“四新”目标,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乡风民风培育、乡村文化振兴、文明村镇创建“四大工程”,全面深化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前,该县296个村(居)均制定了村规民约,设立文明新风理事会,有3人当选省道德模范,7人当选中国好人,11人当选江苏好人;创成全国文明村2个,省美丽乡村19个,省最美乡村1个,市最美乡村3个。

  培育新型农民,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滨海组建了由百姓名嘴、道德典型、大学生志愿者等为主体的县、镇、村三级宣讲团,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理论知识、核心价值观、文明新风等内容宣传,年均宣讲超2000场次。常态化开展“滨海好人”“系列最美”评选,并通过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等形式讲好榜样故事,用有形的正能量和鲜活的价值观引领百姓崇德向善。创新“互联网+农业”“田间培训+生产指导”等培训模式,培育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提高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

  闲暇时间,村里喝酒打牌、搬弄是非的少了,读书看报、娱乐健身的多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这些细微的变化源于滨海乡风民风培育工程。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滨海拟定2018-2020文明乡风建设工作整体方案和阶段性工作安排,年底全县将有70%的村建成文明新风合格村,40%的村建成文明新风示范村。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实施修订村规民约、完善自治组织、集中整治陋习、系列典型培树、家风乡风评议、文化惠民普及等“六大行动”,努力将陈规陋习破除掉、新风正气树起来。

  “现在村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在这里跳广场舞再也不用担心扰民了。”10月9日晚,在滨淮镇文化艺术中心跳舞的赵阿姨高兴地说:“艺术中心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茶余饭后我们都喜欢来这里跳跳舞、排排戏、锻炼身体。”

  今年以来,滨海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为落脚点,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全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25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85.1%,基本实现农村居民读有书屋、唱有设备、演有舞台、跳有广场、学有辅导、联有网络、办有经费的目标。同时该县不断做大做强“文化预约”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目前累计接受城乡居民“预约”9万多人次,组织文化惠民活动1万多场次,直接受益群众达90余万人次。

  此外,滨海还通过以县带镇、以镇带村、镇村联创的方式,着力提升全域文明程度,合力共建美丽新家园。开展“城乡结对、文明共建”活动,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产品向农村覆盖。划分现代农业经济区、沿海盐土片区等“四大片区”,建设了省道327、328、国道228等五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分层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全国文明村新安村和东罾村为引领,按照镇村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趋势,把握多样性和差异性,引导不同村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加快大套梨花小镇、清水湖书画小镇、秉义红色文化传承村等特色镇村建设,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培育和彰显村庄特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