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铺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之路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 时间:2018.09.25
绿色中国:铺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之路
建设小康社会,其目的在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清洁的水源、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权重不断加大。可以说,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需要全社会都对此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严峻的生态恶化现实和巨大的环保压力,必须用改革的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后世子孙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
建设全面小康少不了靓丽绿色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虽然中国地大物博,但总体上仍为资源短缺的国家,许多资源尽管总量可观,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却还达不到平均水平。例如,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大约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资源平均占有量的约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造成相当大的压力。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供给的可持续压力也愈发增大。
首先,中国的资源约束收紧,部分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显著升高,对国家经济安全发出预警。众所周知,中国是石化能源消费大国,而石油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之一。近年来,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60%,外部石油供给的稳定及运输通道的安全通畅,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除石油外,中国许多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中国饮用水和耕地的资源约束压力也日益增大,已经到了相当严峻的局面。目前,中国年均缺水量超过536亿立方米,全国有超过2/3的城市缺水,耕地总面积已下降至近18亿亩的红线。能否坚守住这条红线,决定了中国的粮食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其次,中国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甚至一定程度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国相当多重点流域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五类甚至劣五类水质相当普遍,极少数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部分以矿产闻名的城市,由于过度开发挖掘,导致城市沉降现象明显,另一些城市化工钢铁项目排污造成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加重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大局的压力。
再者,中国的生态系统退化,与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形成叠加甚至负向激励效应。历史上,生态系统的退化就曾给我们带来极为深刻的教训。如今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都曾森林密布、山清水秀,土地适合农业耕种,水草利于牲畜繁衍。然而,由于毁林开荒、滥砍滥伐,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古代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为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最终衰落。这些鲜活的例子令人扼腕叹息,但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近年来的数据统计。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九成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因生态系统破坏导致的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上述这些问题的产生,可以总结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近几十年来中国发展得很快,西方一些发达工业国从工业革命开始历经百余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中累积的问题,在中国集中于较短时期显现出来;二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尚没有实现根本转变,之前相当长一个阶段的经济增长,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中国单位GDP能耗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加上生态文明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环境的主客观因素叠加使矛盾愈加凸显。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是难以持续的。
总之,中国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面对这样的挑战,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使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而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是一条必经之路。
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对于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有非常形象的阐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摇篮,保护大自然就是在保护人类本身。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这种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面前,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短期的、局部的利益激励之下,各种无视环境代价的行为造成了生态文明的极大破坏,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底线屡屡被突破。
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应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新闻媒体不断报道一些地方的钢铁、化工项目给大气、土壤、河流等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害了当地民众的生命健康,付出的环境代价由全民共同承担。环境保护付出了血的代价,这样的“学费”实在太过高昂,难以承受。可以说,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否则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因此,应该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用改革创新寻求新的经济增长途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取代过往无视环境代价的传统经济核算方式。必须坚决做到“三个不能”,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
可持续发展战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影响子孙后代的福祉,因此是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全社会营造爱护、保护、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第二,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第三,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工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第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第五,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塑造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第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维护生态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应,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塞罕坝奇迹”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河北塞罕坝曾经是大面积的荒漠,砂石伴随着狂风不仅令当地寸草不生、人类难以居住,更威胁整个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然而,随着一代代林场建设者们辛勤的努力和付出,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出现了绿色奇迹。半个多世纪过去,塞罕坝林场已经被林海覆盖,成为风景优美、物产丰饶、环境宜人之地,林场建设者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塞罕坝精神赞歌,是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范例。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曾对植树造林工作做出批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如今,为了弘扬塞罕坝精神,铺就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有这样的魄力和决心,扎实将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们必将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清洁美丽的绿色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