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文化创新源于大众又归于大众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04.14

1990年,一部电视连续剧《渴望》形成万人空巷局面,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该剧讲述了伴随时代波动,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良心一次次面临的抉择,揭示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电视剧将人生的、人性的一切有机地溶入到社会大时代的背景中,对准普通人生活的细节与琐碎,大部分场景拍摄于室内,感情真切,台词生活化,向中国观众第一次展示了“真实”的力量,成为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这部电视剧引起了人们深刻的共鸣,无数人为之感动、流泪,因为它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了人们的心灵深处。人们在电视剧中找到了历史的片段和自己生活的影子,看到了时代的沧桑巨变和来自岁月和人生的震撼,找到了感情释放的出口。远离了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没有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朗诵腔,这部电视剧让人们感到非常新颖、眼前一亮、贴心贴肺。

  这部电视剧的成功,昭示了文艺创作要从人民大众的需求中获取创新的动力,要在服务人民大众中推进文化创新。服务人民大众,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文化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本就来自于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也正是人民大众创造了历史,创新了生活,因此,文化创新的主角是大众,文化创新的动力在大众。文化创新一定离不开对新生活的洞察、对新生活中人的命运的探究和人性变化的思考。

  人民群众崭新的生活、新鲜的创造,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新的文化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动力和源泉,无论是内容创新还是形式创新,如果远离了大众,那就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就是无病呻吟,无法真正打动人心,在社会性和艺术性上也都难有新的建树。

  这就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对人民大众的生活要沉得下去,要有真正的体认和感知,要真正走进群众的心灵。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真诚关注民生,关注群众的情感,准确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阐释回答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坚持大众立场,树立大众视野,立足大众需求,这些都需要对大众有足够的诚意。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对于人民,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要熟悉人民的语言,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应该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于是,若干年后,在一场纪念这个讲话的文艺演出中,歌唱家宋祖英深情地唱道:“我是树,你是根,有了你我高耸入云;我是花,你是雨,有了你我光彩丰润”。

  人民大众不仅是文化的享有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创造中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现实感受和精神追求。文化创新同样离不开群众的需求、创造、表达和审美期待。新的生活和理想,让群众的文化追求,成为文化创新的巨大动力。因此,对人民大众的文化创造,要有足够的尊重和重视,不要忽视从人民群众艺术实践中发现、推广和提升新的文化形式,实现文化创新。

  诗歌由民歌出,小说由白话出,音乐舞蹈也都是提炼民间的美的创造。群众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沃土,许多艺术精品就来自群众自创作品的凝聚和提炼。大型歌舞集锦《云南映象》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充满古朴与新意。演员大部分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演出服装原汁原味,他们的歌舞天人合一,他们的激情身心合一,他们的狂欢与生俱来,这一切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群众文化中包含着如此强大的艺术和创新元素,令人折服。

  总是有一些误解和偏见,以寡为雅、以众为俗。而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水浒》、《西游记》等小说,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诗,京剧、昆曲、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如今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雅的东西可以变成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我们应该明白,“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判断,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

  文化创新源于大众需求,但文化也有其教化和引导作用,特别是今天,我们对于一些低俗的“文化需求”不可盲目迎合。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比如说电视娱乐节目,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而像“山寨”这种形式打着“大众”的旗号,其实是对“民间创造力”的误读,是缺乏文化原创力的精神迷失,其实质更是损毁创新,对此不可不察。

  真正的文化创新,一定要在对社会、对人生、对人类生存现状的表达上进行新的开掘,一定要伴随着思想、内容、意趣的创新,一定要关注老百姓的生活与今天的历史壮举。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努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产品,真正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创造力的发展。

 

来自中共党史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