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教育 >> 正文

国外友人办讲座重温历史 一路红歌到北京

来源: 作者: 时间:2011.06.13

 

  马克力文在韶山毛泽东广场。 


    3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内的一间教室里,学子云集,座无虚席,一场报告会正在举行。主讲人是曾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美国友人阳早、寒春的长子阳和平,他用英语讲述着他的父母与中国结下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深厚情缘,讲述他们是如何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的感人故事。深情的讲述感染了现场听众,教室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他们为新中国做出贡献”系列讲座的第四场报告会,主办者不是校方,也非学生团体,而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美籍教授马克力文,师生们亲切地称他为马克。 
  办讲座  重温历史 
  一个外国人,为何要邀请红色后代到大学讲坛讲述被称之为红色传奇的感人故事?报告会后在对马克短暂的采访中,他首先回答了这个问题。 
  马克来中国近6年了,其间,他遇到了一些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人,他们的父母或其他亲人多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来到中国的,这些人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并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但是当马克和他的学生谈起这些事时,学生们却知之甚少。马克说,许多中国人知道白求恩,是因为毛泽东有一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还有许多人知道埃德加·斯诺,是因为他那本《红星照耀中国》曾风靡全球。但是更多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贡献毕生以至生命的国际友人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我希望把这些故事告诉中国的青年一代,因为他们已融入了中国历史之中。无论是翻译、教师,还是医生,都为新中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应该被人们永远铭记。了解这段历史,认清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是举办这一系列讲座的目的。 
  去年10月,系列讲座开讲,每两个月一期,至今已举办4期。先后邀请了国际友人伊莎白·柯鲁克的孙女,讲述其祖母为开创新中国外语教学的故事;邀请孙中山的亲密战友陈友仁的重外孙,讲述其曾外祖父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伙伴的故事。讲座不仅吸引了本校师生,还引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一些学术界人士的关注。 
  读红书  激发热情 
  今年63岁的马克出生于美国洛杉矶。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同事和学生们眼中,喜欢穿红衣服,戴红帽子的马克,热爱中国,有着强烈的“红色情结”。马克有许多头衔:社会学博士、美国乡村音乐人、慈善事业组织者、专栏作家、大学教授。然而从这些头衔中,很难找出他的红色情结源起何方。 
  当问及马克如何被中国文化所吸引来到中国时,他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许多来中国的外国人,都是受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的影响,我也是如此。1972年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便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书中我第一次了解到,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一群在延安的共产党人,是如何勇敢地担当起了拯救劳苦大众的历史重任。“在西方,这本书感染了很多人,来中国之前,我重读了这本书。” 
  2005年,马克抱着一把吉他、怀揣一本封面印有周恩来照片的《时代周刊》(1977年版)来到了中国。他首先去了周恩来的故乡——江苏淮安。在那里执教英语,同时做他最喜欢的事——唱中国的红色歌曲。2007年,一路歌唱的马克辗转来到北京,到中央民族大学任教。该校的李琳老师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马克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那是3年前的夏天,当时穿着夏威夷海滩风格的花格衬衫的马克,拿着一把吉他,风尘仆仆地来到民大应聘。说实话,当时我感觉他是个非常自由和随性的人,不一定适合教师这个岗位。但后来当我旁听了他的课后,才发现我错了,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尤其对待教学和学生。” 
  马克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的价值观的核心是追求物质享受,但这种追求往往会令人的精神无所依托。阳和平谈到,他的父母在延安就被中国人在一起工作的热情所感染和打动,是集体主义精神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我认为中国人这种集体主义的精神对外国人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唱红歌  传承精神 
  教书育人之外,马克最喜欢唱歌。2007年,他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舞台,给亿万中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马克还把红色歌曲带进了课堂,在校园中掀起了一股“红色旋风”。他常在校园举办音乐会,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浏阳河》等歌曲。同学们喜欢上马克的英语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课堂上常将歌曲和教学结合起来,演唱自己创作的一些歌曲,如《地震、地震》、《北京的风》和《不要忘记农民工兄弟》等,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谈起红色歌曲,马克认真地说:“‘诗言志,歌永言’。无论是唱红歌,还是教书,都为了传递一种精神和信念。”他说,并非只有中国有红歌,在欧美也有红色歌曲,比如《国际歌》。“如果从我10岁开始弹吉他算起,自己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唱红歌。中国的红歌文化之所以独一无二,是因为它曾经团结了所有的中国人。红歌中体现的高尚精神和正义追求,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来自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