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中国 >> 正文

中国第七大沙漠绽放“绿色中国梦”

来源:凤凰网 作者: 时间:2018.08.07

原标题:中国第七大沙漠绽放“绿色中国梦”

中新社鄂尔多斯8月6日电 题:中国第七大沙漠绽放“绿色中国梦”

中新社记者 赵永厚 李爱平

55岁的韩玉虎迄今仍不敢相信,打小生活的库布其沙漠会出现今天这样的“人间美景”:四处都是绿色,沙漠上建起了酒店,各种旅游设施应有尽有,最主要的是自己也住上了新房。

这位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杭锦淖尔的农民,直到30岁那年才有机会走出沙漠,到距离家仅100公里的杭锦旗县城“看了看”。在那之前,他更多的记忆是“黄沙弥漫,一刮就是一整天,很多人想搬迁却没地方搬,因为无路可走”。




库布其沙漠的无情肆虐,一度让生活在这里的民众有着“生活不下去的念头”,转机发生在一条“穿沙公路”的成功建成。这一年是1999年。

官方资料记载,从1997年10月开始,杭锦旗在三年内举行了五次治沙大会战,每次近万人,年龄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七十多岁。这种治沙精神后来被诸多媒体概述为“穿沙精神”。

1999年冬,亘古无路的浩瀚大漠库布其终于辟沙成途,这条“穿沙公路”与110国道、119国道及北京―兰州铁路线相通,穿越库布其沙漠50多公里。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通往外界的“生命之路”“致富之路”“绿色之路”,从2000年开始,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民众有了“盼头”。

这期间,多家治沙企业让这片浩瀚的沙漠真正披上了绿装,并形成了“库布其治沙经验”。

官方资料显示,陆续参与治沙的企业数量达到了80多家,其中也包括在中国治沙领域名声大振的亿利资源集团。在掌舵人王文彪的带领下,该企业陆续在沙漠上建立了甘草、肉苁蓉等中药材生产基地,打造了沙漠生态健康产业链。

沙漠里也可以掘金,这是中国众多治沙企业家的共识。中新社记者近日探访库布其沙漠发现,新能源产业已经风生水起。在库布其沙漠上建成的“光伏产业”,作为内蒙古最大的沙漠光伏产业,已经取得了可观效益。

世代居住在库布其沙漠的民众也获得了“第二次生机”,韩玉虎对记者说,“如今来到库布其沙漠,绿色是主色调,农民们生活很好,大多数农民都有车、有房,很多人最大的愿望是到中国各大城市去旅游。”

杭锦旗旗委书记金广军面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说,当前杭锦旗正以创新理念看待沙漠,把治沙当成机遇,把沙漠的负资产当成绿色资产,发展绿色经济,增加绿色财富。

“沙漠绿色经济效益正在显现,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88年的406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16644元,其中沙区群众来自生态建设的收入就达10000元。”金广军如是说。

2012年以来,库布其沙漠成功举办了三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参会代表在库布其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库布其的治沙经验和技术已经走向世界。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大力发展七星湖、响沙湾、恩格贝等沙漠旅游业,沙漠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近10年库布其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变成了“希望之海”。

牛俊雁称,通过数十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库布其沙漠治理带动了产业发展、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脱贫致富,沙漠的负资产变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资产,黄沙遍野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更多农牧民共享到了沙漠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