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中国 >> 正文

出彩新时代|绿色中国,今天我们这样守护蓝天与乡愁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时间:2018.06.11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9日电(记者 杨月)绿色中国什么样?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 

  它应该天蓝水清,惠风和畅;它应该和谐宜居,美不胜收;它应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成为新时代最闪亮的注脚。 

  在别人还在畅想的时候,这些中国守护者,已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路上,走了很远。 

  6月5日,由生态环境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共同主办,联合国环境署特别支持的“2016-201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公布了获奖名单,他们,是美丽中国的实践者。 

    

  “2016-201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活动现场。资料图     

  文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相融合的创新者之梦 

  在云冈石窟,新扩建的景区里有很多新雕塑,乍一看很有沧桑感,仔细一看才发觉,这喇嘛双塔怎么是用磨盘摞出来的,这木牛流马木雕怎么是用废木料搭起来的! 

    

  张焯(右)用石碾盘和旧石料造出喇嘛双塔。本人供图 

  是不是没钱了,搞这么多二手景观? 

  还真不是。别小看这些二手景观,它们消化利用了三万多立方米固体废料,节省了上亿的维护费用,还成了云冈一景:废水泥块、旧石料修筑了云冈景区约3公里的文化围墙、7座厕所、3座功能性楼房平房,以及若干佛塔、门阙、基座、道路等,4个大型石屑子停车场,开创了全国首家世界遗产利用废物建设景区景观的新路。而这些努力,使云冈景区走上一条废物利用、低碳节能、水土保持、人文创新之路。 

  “大约是2009年前后,大同市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当时提出古城改造新城建设和云冈石窟环境治理。”文博研究员、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告诉记者,当时在城外的道路上,旧的水泥路被砸掉,水泥块都扔到了路边,变成垃圾,但没人清理。同时还有些开发商把房子拆掉以后,就地挖个大坑,把所有的建筑垃圾都推到坑里,造成污染。 

  “这个地球不是我们的,是我们从子孙手里借过来的,我们只有使用权,只有一段时间的使用权,没有权利破坏我们子孙将要世世代代生存的这个地球。”水泥块变成垃圾和建筑垃圾被填埋这两件事,对张焯刺激很大,于是他在景区配套建设过程中,开始尝试把这些道路上扔掉的废水泥块捡回去做景区围墙、功能性用房,把水泥块和石雕结合,让它们漂亮起来。 

    

  张焯(左二)设计用废旧木料制作木牛流马。本人供图 

  看着图纸,很多人以为张焯是学艺术设计出身,听了这个,张焯笑了:“我是学历史的!”而正是这个学历史的“门外汉”,由于全面了解云冈石窟的历史价值和客流量的规模,所以他相信,景区的规划设计将可能在全国起到标杆示范性作用。 

  张焯决心,不仅把旧石废料化作质感凝重的人文景观和低碳节能的服务设施,还要在防止水土流失、提升绿化自然浇灌水平方面做尝试。 

  云冈景区2.3平方公里,绿化率达到80%,但大同地区干旱少雨,树木浇灌成为难题。为了保证植物成活,每逢降雪,张焯就带领职工将道路、广场积雪全部清运到树池、草坪中,保墒灌溉。“大家这样干的次数多了,就成了习惯。”他说。 

  同时,张焯带领大家改造土埂式树池为锅底形,扩大树木的受雨积水面积,并新建道路、广场,注重调节地面高差,确保雨水自然流入草坪、树池。他还在东西山顶,建设了两个景观性湖池,春夏秋三季由十里河抽水到山上,然后通过自流管道浇灌沿途和周围林地树木,并在山坡道路聚水处垒砌、扩建水池,形成园林小景。就这样,云冈景区以精细的管理、智能化的处置,有效地利用了水土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节约、保护、自然恢复,张焯正带领云冈人用点滴行动把保护文物与保护环境相融合,创造出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生态环保的中国范例。 

  美丽乡村的实践者之梦 

  “我的家乡是个山区:山青水秀,空气甜美。那里的野果和山花,是我儿时记忆中的一份美好和快乐。大学以后,因为工作关系,我离开了家乡。可是,当置身于城市的繁华时,儿时记忆中的那份美好,反而更加浓烈。1995年,我便用在外打工的工资,在家乡设立了野果保护区。”庄席福,是个土地里钻出来的“梦想家”。 

  他的梦想虽然“任性”,但其实很朴素:“当时,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或者是梦想吧:自己年老退休时,小时候见过、吃过的野果都在,还能看得到、吃得到。” 

  他的梦想虽然简单,但是他坚持了20年,竟意外地成就了一个生态奇迹: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的君子谷生态保护模式。 

    

  庄席福。本人供图 

  这个模式说来神奇,它得益于多年的默默守护。君子谷保护区设立以后,从1995年开始,君子谷除了保护君子谷山区本地的野果、山花和生态环境,还把别人在林业生产时要“炼山”(把有商用价值的木材砍伐后,设置放火界通过放火烧山来清理林地)烧毁的野果树植株,移栽到了保护区进行保护性种植。经过长期的努力,君子谷收集和保护了大量的野果种质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野果世界。 

  二十多年来,君子谷野果世界从建立野果保护区到设立野果种质资源圃,从野果品种的选优到选优品系的生态种植,从品种研究到农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始终坚持以科学和创新的方式指导生产,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生产相结合,开创了君子谷独特的生态产业。 

  一人富不算富,庄席福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把保护区里野生刺葡萄的优选苗木免费送给乡亲们,带动山区农民通过生态产业一起致富。如今,已经是江西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庄席福扩大了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范围,通过收购农民自留山的野果(包括野生杨梅、金樱子、酸枣等),来进行生态饮料和生态食品加工,渐渐地让不能外出务工的山区农民从自留山中有了更多收获,仅2016、2017年向农民发放的收购款就达522万元。这不仅发挥了山林的经济效益,还让山区农民直接从生态保护中受益,使生态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 

    

  庄席福在葡萄园工作。本人供图 

  如今,君子谷野果世界已是一个集生态资源保护、现代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生态加工、生态科普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综合体。到2017年,君子谷农业科技园已带动7000多户农户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企业在绿色崛起过程中,为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让人们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庄席福在带领乡亲们逐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行动,变成了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样本。 

    “二十多年过去了,很幸运,当初的野果保护区,已经成为了野果世界,当初的那个青春梦想,也变成了现实。更高兴的是,今天的君子谷野果世界,可以让现在的的孩子们、年轻人,轻松地体验到我们那个年代的儿时快乐,并享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那份美好!”回顾来时的路,庄席福初心依旧。  

  蓝色家园的守望者之梦 

  “最初的几年,我们到海边做净滩时,常常不被理解,甚至遭到别人的白眼。那时,蓝丝带的梦想就是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尊重。”海南省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会长郑文春谈起蓝丝带协会创办之初的艰难,种种不容易还历历在目。 

  遭到质疑就不继续了么?那不是蓝丝带的脾气!蓝丝带稳扎稳打,默默地用行动赢得了口碑。 

    

  郑文春和蓝丝带志愿者们。本人供图 

  “最有成就感的是2010年组织的‘蓝丝带环保中国行’活动。”谈起蓝丝带的海洋保护行动,郑文春眼睛里透着光。蓝丝带很早就引入“河长制”的管理方法,通过测绘,将3.2万公里的海岸线“划分”给“海洋卫士”志愿者们,每人负责1公里海岸线的保护,在2年中,蓝丝带每周都观测海洋水质、海洋生物等数据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负责这一公里的志愿者,并请专家团队帮助解决问题,对网箱养殖、电拖船等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及时向主管部门通报。“快乐就在于,以公益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保护了环境,那种喜悦,无法形容。”他说。 

  团结一切力量,保护美丽海洋!从2007至今,郑文春带领蓝丝带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沿海省份的庞大的海洋保护志愿者网络,志愿团队达53个,总人数达10万余人,每年开展海洋保护活动上千次,成为中国民间海洋保护的一股核心力量。 

  郑文春带领协会与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提高中国国民海洋意识工作上进行深度合作。以“蓝丝带环保中国行”活动为例,活动在我国沿海15个城市开展形式多样的海洋环保宣传,完成了中国海洋保护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组建了由11家民间环保组织组成的中国海洋保护志愿者联盟,先后实施了“海洋科普进校园项目”“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项目”等海洋保护项目,为海南省的湿地、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资源组建定期巡护的志愿者服务队,每年举办增殖放流活动,使北部湾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 

  环保行动没有国界。2016年,郑文春代表中国民间海洋保护力量,参加了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蓝色海洋”公共宣传活动,带领蓝丝带加入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黄海大海洋生态系项目”。他还带领蓝丝带积极参加东亚海环境治理、黄海环境治理等国际海洋保护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民间海洋保护组织的世界影响力,展示了中国在海洋保护领域的良好国际形象。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殷殷期望,正在越来越多蓝丝带们的行动中逐步化作现实。 

  “做公益一定是带着笑容,哪怕起得早,没有吃饭,衣服被海水打湿,我们的志愿者们照样带着笑容。”在郑文春看来,有了参与者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笑容,公益组织才能走得更远。而来自四面八方的社会承认、政府支持,则是公益组织们将蔚蓝海洋的理想化作海洋环境保护行动的更大动力。 

    

  郑文春。本人供图 

  除了这三位美丽中国的逐梦人,获奖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还有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督察三处处长喻旗,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他们在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影响和带动着更多公众,一同铺开绿色的梦,装点着神州大地。 

  这又是新的起点,当“梦想家”们做出第一次绿色尝试,当他们收获第一声喝彩,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正在感召和影响到更多人。当我们每个人自觉地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美丽中国画卷将在你我身边缓缓铺开。 

责任编辑:西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