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持续发展 >> 正文

新时代 新任务 科学保护遗产促进持续发展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17.12.18

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滇、川、藏商贸交往的重镇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于1986年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会议上,因符合(ii)(iv)(v)三项标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世界文化 遗产丽江古城,由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个部分组成,总面积7.279平方千米,居民6000多户、2.5万余人,是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项荣誉于一身的世界遗产地。

  理清思路 遗产保护明方向

  魅力无穷,使人无限向往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不仅是祖先智慧与创造的结晶、历史与自然的慷慨馈赠,也是丽江历届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精心呵护与科学保护的结果。

  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在国家文物局、云南省文物局的关心指导下,在丽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积极借鉴吸纳国内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经验,始终遵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操作指南,积极寻找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以论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适度开发,通过建章立制进行合理利用,坚持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建设,保持和实现了丽江古城的遗产价值的真实和完整,实现了生态环境优良,水系建设完备,服务功能完善,人居环境舒适。

  夯实基础 遗产保护强支撑

  丽江古城是中国的古城,世界的古城,保护好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存文明发展最重要的历史见证,就是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物质和文化基础。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工作以人为本,构建良好的遗产环境保护体系,改善遗产地人居环境,牢固发展基础。把科学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神圣使命,把为丽江古城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旅游休闲环境作为重要职责。

  遗产保护管理机构20年来累计筹措并投入资金60多亿元,实施了以改善遗产地旅游、卫生、通讯、供电、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的环境整治、户内外电气线路改造、广场建设、道路改建、夜景灯光、A级厕所、排污管网、景观用水治理、消防管网改造等一系列保护性建设工程项目,全面实施了以古城保护区域和遗产保护范围为重点的“四化”和“三线”、“两管”入地工程,拆除不协调建筑,改建了古城主要出入口玉河广场、白龙文化广场等文化休闲活动场所,完成了一大批事关民生的重点项目:逐步拆除了古城内的不协调建筑,重新恢复了建筑和园林的历史原貌,使古城遗产风貌更加协调与和谐;与美国全球遗产基金会(Global Heritage Fund)合作,按照《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要求,分期分批对丽江古城内的传统民居进行补助修缮,共完成了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299户传统民居、236个院落“修旧如旧”的恢复性修缮工作,遗产地民居建筑得以完好保存的同时,还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古城居民的生活质,该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对军分区整体迁建后在原址上恢复历史上马帮文化的典型代表“马家大院”,建成以园林绿化为主的文化休闲园区—白龙文化园,供市民和游客休闲;搬迁了武警丽江支队和丽江市医院,并结合环境整治,修复基督教堂,正在制定流官府衙恢复方案;拆除了部分沿狮子山脉的现代建筑,进行环境改造;完成市委党校迁建工作;拆除原机床厂,食品公司、古城酒厂等不协调建筑;改造和新铺了五花石路面;完成玉龙雪山景区护林防火及白沙束河抗旱应急工程和古城消防管网改造建设等项目,保障了古城景观和消防用水。

  “文化引擎” 古城发展添活力

  丽江古城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文化遗产类旅游目的地,也是一个充满常民生活实景的人文古城镇,文化是其重要的魅力元素,是其血脉、根基和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诸多重要场合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高度重视,把它提升到建设文化大省的高度来抓。丽江市委、政府提出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丽江特色,充分发挥丽江古城的世界遗产品牌带动效应,把丽江古城打造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城市、世界遗产保护模范城市、国际一流特色城镇、世界级特色旅游景区”的奋斗目标。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着力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根脉,保护好丽江古城文化遗产,采取多元化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即政府扶持文化人士、民间人士和文化企业多头并进发展文化,推动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传播。2009年开始,每年安排1000万元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资金,用于整理挖掘文化遗产、修复历史遗存等。逐年将公房院落用于民族文化项目的开发,支持从事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民间手工艺、传统建筑工艺的单位和个人,接纳、支持、鼓励本土文化名人在古城内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展示活动。实施文化名人回落古城项目。目前古城内民族文化体验展示点已达16处,形成了如“方国瑜故居”、“和志刚书斋”、“雪山书院”、“东巴纸坊”、“恒裕公”民居博物馆、“手道丽江”、“纳西人家”、“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王家庄基督教堂”、“顾彼得故居”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示范窗口和历史文化遗存,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感。注重丽江古城文库建设,出版发行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志》、《丽江古城楹联集》、《纳西文化丛书》等图书和文集。

  充分发挥社会宣传教育作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激发文化遗产生命力,创新遗产资源利用模式,推动遗产保护与旅游深度融合,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基层社区建设相结合,让遗产“活起来”。通过开办“丽江讲坛”、“大研文化讲堂”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本地居民、新丽江人及来丽游客讲授丽江历史、民族文化、道德信仰等方面的知识,并形成长效机制,增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主人翁意识。结合三朵节、火把节等传统节日,全面打造系列文化活动。设立大觉宫茶马古道主题展览、方国瑜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龙潭建筑群书画展厅、免费图书阅览室和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等展馆,组织开展突出丽江古城历史与人文价值的主题展览,让大众在游览过程中了解民族文化,实现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

  20年来,丽江古城不断探索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以文化遗产为依托、旅游产业为载体,走出了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带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路子,不仅完好地保存了丽江古城传统文化积淀,延续了历史文脉,而且创造了民族文化与经济对接现象,探索积累了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的有效经验。

  科技引领 遗产保护增动力

  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保护管理中,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注重以现代科技运用为支撑,不断增强和提升科技水平,不断将先进科技成果运用到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智慧古城”建设迈出新步伐。

  构建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对丽江古城遗产要素进行日常监测和管理;通过古城视频监控系统,更好地满足了遗产保护、消防治安、社会维稳等管理工作需求;实施智能电力管控项目,逐步实现丽江古城的“科学用电、安全用电”;完善“丽江古城游”官方微信,普及遗产知识,增强保护理念;探索“互联网+旅游”实践,构建大数据统计分析平台,辅助管理部门进行预测研判,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应急组织能力;建成丽江古城综合指挥管理平台,为丽江古城的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建设社区智慧管理平台,形成一户一档资料,依托3D地图实现丽江古城社区“可视化”管理。

  润物无声 新遗产人培育融合显成效

  在丽江古城“新遗产人”的培育融合中,管理机构及社区积极发挥社区组织、党的基层组织的纽带作用,以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为载体,增加新居民参与感、融入感,通过构建微博、微信公众号、QQ微信群等沟通平台,增进原住民与新居民互信互解。针对古城游客众多、诉求不同、流动性强的特点,管理机构及社区积极组织商户和新居民参与开展遗产保护、文明引导、文明旅游、游客疏导、秩序维护、禁烟宣传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游客提供多种服务。2017年6月1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四个一批”旅游服务先锋名单,丽江古城“珍爱世界遗产,共创古城文明”志愿活动项目荣获“中国旅游志愿服务先锋项目”称号。

  目前,在丽江古城投资经营5至10年以上的新居民是参与遗产保护和景区事务管理、与本地区居民社会联系最为和谐紧密的群体,举家搬迁植根丽江,了解学习传统民族文化,参与民俗活动,组织带动新居民,将自身经营活动与丽江遗产文化、旅游产业不断融合创新,取得良好效益,融入本地生活成为“新丽江人”,也成为具有强烈主人翁意识、自觉投身遗产保护、珍爱城市品牌的“新遗产人”,为丽江古城遗产保护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齐心协力 遗产保护赢得新赞誉

  丽江古城的保护和发展,始终坚持遗产保护方针,以确保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能够实现真实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丽江古城的保护状况得到了世界遗产组织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执行历届世界遗产大会决议情况给予了高度赞赏,在第35届、36届遗产大会上,对丽江古城的保护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对丽江古城在减轻与突出普遍价值相关的威胁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感到满意”,对丽江市近年来在丽江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民居修缮保护、环境恢复整治、民族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上,丽江保护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经验,被与会的中外专家誉为“丽江模式”,形成了在亚太地区推广的决议宣言。2012年6月,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结40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基肖尔·拉奥到丽江考察,同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到丽江古城考察,对丽江古城的保护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直视不足 遗产保护迎来新挑战

  面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影响和冲击,面对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旅游新业态的冲击,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充分认识到:作为城镇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没有一个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以遵循。在城市化过程中,对世界遗产实施更加强有力的保护十分必要,合理利用遗产价值品牌将遗产保护的理念广为传播的同时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来实施更有效的管理也成为必然。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社会日益开放化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只有结合遗产地特定实际,继承创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赋予更多的先进因素和时代精神,才能保护和管理好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才能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丽江古城不同程度地在安全防控、法规完善、遗产监测、生产生活监管方面存在着问题和差距,文化遗产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党和人民对文化遗产工作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不适应的情况,推动遗产可持续发展及如何更好地展现和传播遗产价值,成为了当前世界遗产保护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

  与时俱进 谱写遗产保护事业新篇章

  全球化城市化下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础。保护是根本,发展是主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总体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诸多重要场合也屡屡提及“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多种方式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等遗产发展理念,文化遗产保护新的历史机遇已到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丽江古城将与其他世界遗产地一道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监测、科研和对外交流合作,把国内外最新的遗产保护管理成果及时、充分地吸纳到丽江古城的保护管理工作中来,切实肩负起保护管理人类共同财富的职责,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解决保护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谱写新时代丽江古城遗产保护管理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