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方舟临时党委开展红色教育侧记
来源:国防部网站 作者: 时间:2017.11.27
中坦友谊在铁路上延伸
——“和谐使命-2017任务”临时党委利用坦赞铁路开展红色教育侧记
当地时间11月24日,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抵达坦桑尼亚第六天,组织任务临时党委委员和官兵代表,专程赴坦赞铁路达累斯萨拉姆市火车站参观见学,来到援坦中国专家公墓举行祭祀和宣誓活动,深切缅怀为中坦、中非友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这是任务临时党委利用到访国红色资源盘活教育的实际举措。
一条铁路 一座丰碑
坦赞铁路被誉为友谊之路、自由之路和希望之路,它东起坦桑尼亚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由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援建。该铁路于1970年10月开工,1975年6月全线铺通并投入试运行,1976年7月正式移交坦、赞两国政府。9时15分,和平方舟医院船任务官兵来到坦赞铁路达累斯萨拉姆火车站,10名参与坦赞铁路建设和管理的坦方员工代表早早在站台等候。
“中国在自身经济还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出资修建坦赞铁路,先后派出工程和技术人员5.6万人次,60多位中方人员为修建这条铁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80岁的费南加(MFINAGA)老人是达累斯萨拉姆站原站长,他动情地说:“这些都记忆犹新,我的一生见证了坦中深厚友谊,坦桑尼亚人民永远感激伟大的中国人民!”40多年过去了,火车站主楼依然雄伟,轨道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字样清晰可见,一列列火车还在运行……沧海桑田,时光易逝。但这条伟大的铁路,始终成为中坦、中非友谊的不朽丰碑。“我们坚信,铁路有尽头,中坦两国人民的友谊没有尽头;轨道有终点,两国的合作没有终点;她承载的不仅仅是车厢,比车厢更多更重的是两国人民的感情和信赖。”任务政委金毅表示,在新时代,和平方舟为坦桑尼亚人民送来健康与关爱,用实际行动弘扬坦赞铁路精神,传承中坦深厚友谊,努力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个陵园 一种精神
抚今追昔,友谊长存。
上午10时许,和平方舟医院船任务官兵在坦赞铁路建设和管理的坦方员工陪同下,一起来到位于达累斯萨拉姆市西郊的玛瞧赫村的援坦专家烈士陵园。
烈日当头,满目青葱,陵园庄严肃穆。纪念碑上“中国专家公墓”6个隶书大字格外突显,纪念碑前,摆放着和平方舟医院船任务官兵送来到的花圈,绸带上写着:“为援助坦桑尼亚牺牲的中国专家永垂不朽”,两名中国水兵肃立两旁。祭奠仪式上,全体人员向英烈们默哀致敬。默哀完毕,任务指挥员管柏林缓步向前,整理花圈绶带,现场一片静穆。在墓园里,69座洁白的墓碑整齐排列,一座座墓碑上,分别铭刻着烈士的姓名、籍贯、工作职务和生卒年月。大家走到每个墓碑前,向烈士墓献上花束,寄托哀“坦中友谊万岁。”秋马(JUMA)今年67岁,作为坦方技术专家,曾参与建设了坦赞铁路。他年轻时先后2次赴中国留学,就读北方交通大学土木系5年时间。
“时隔多年,还常梦回北京。这回登上和平方舟医院船,也算去了一趟中国。”秋马感慨地说,要不是中国,坦桑尼亚没有今天的发展壮大。
“我爱你中国!”费南加(MFINAGA)在参观和平方舟医院船时,激动地亲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他动情地说:“这是我此生见过最大的船,医院船的服务非常好,你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和平方舟的到来给坦桑尼亚当地民众提供免费诊疗、免费送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大大惊喜。”11月24日,在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上,坦赞铁路建设和管理的坦方员工举起大拇指点赞中国。江山 摄
和平方舟时隔七年再访坦桑尼亚,成了当地热门话题,每天数以千计民众涌上码头,前来寻诊。截至当地时间24日18时(北京时间25日凌晨1时)和平方舟医院船在坦桑尼亚已完成诊疗5628人次,CT、DR、B超等辅助检查3522人次,手术26例,住院27人,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誉。(江山、刘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