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环保 >> 正文

贵州国有林场:放下斧头专心种树护林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时间:2016.02.24

贵州省精准定位国有林场的生态公益功能,并从财政供养方式上进行改革解决生存的后顾之忧,让林场放下斧头专心种树护林,近7年来仅场外造林接近70万亩,林场所在地因此山更青、水更绿。
  精准定位:林场专心种树护林
  贵州有110个国有林场,管护总面积超过520万亩。2009年前,许多林场经营困难,主要依靠砍伐一些林木勉强维持基本运转。
  为扭转林场生态功能弱化、生存状况恶化的局面,2009年毕节市率先拉开了“政府花钱买生态、林场专心营林育林”的国有林场改革序幕。
  “毕节市通过‘财政输血’的方式,将全市12个‘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国有林场全部划转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地方财政每年为此支出2亿多元资金。”毕节市林业局副局长高守荣说,改革后留给国有林场的“作业”只有一个——“少砍树、多栽树、栽好树”。
  拱拢坪林场是毕节市国有林场中规模最大、森林资源最丰富的林场之一。副场长商艳君告诉记者,摆脱了生存之忧的林场,职工专心种树护林,几年下来林场见缝插针营造了4000多亩林木,1万多亩商品林也停止了采伐。
  截至目前,贵州110个国有林场已有71个成为地方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其余39个国有林场也将于今年陆续改革到位,改革之后职工月均工资普遍增加2000多元,比改革前至少增加了一倍。
  贵州省林业厅厅长金小麒认为:“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解决这些林场的人头费问题,让他们放下斧头全身心种树护林,赚取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投入。”
  营林造林:山更青水更绿
  “1998年我到林场时,林场账面上只有216元,职工7个月没有发工资。”六盘水市玉舍林场原场长杨昌华回忆说,当时林场每年只能依靠砍伐2000立方米的木材维持基本运转。由于人心散、管护不到位,林场树木经常被偷砍盗伐,林场森林面积大幅缩减。
  近年来在“国家天保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玉舍林场营林造林6万亩,并栽种了10余万棵观赏树种以提升森林质量。“树茂林丰之后,林场还成为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水源区。”杨昌华说。
  据了解,2009年以来,贵州国有林场累计实施场外造林近70万亩,每年减少木材砍伐量30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增长150余万立方米。
  “新增的森林基本分布在湖泊、水库、城镇周围,或铁路、公路沿线以及生态脆弱的高山远山地区,不仅使这些地处珠江或长江支流源头的山更青、水更绿,更使这些区域成为自然的物种基因库。”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向守都说。
  优化机制:增强林场活力
  最近几年,毕节市纳雍林场职工通过入股的方式,建立园林绿化公司,培育香樟等苗木300多亩,提供给附近的单位或个人,年收入达100多万元。
  据了解,为有效激发国有林场的活力,贵州毕节等地在确保国有森林资源不破坏、生态功能不弱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鼓励林场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种植等林业经济,并将林场发展产业取得的收入全额或部分返还给林场,用于林场发展或职工奖励。目前,贵州78处森林公园有49处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地处川渝黔交界处的赤水市,利用4个国有林场中的丹霞地貌、桫椤王国、茂密竹海、瀑布等旅游资源,每年吸引300多万人次的游客,一些林场通过门票收入分成改善了林业基础设施力度、加大了营林护林力度。
  在拱拢坪林场职工陈桂英的家中,记者看见两室一厅的住房里,冰箱、洗衣机、电视、橱柜等现代家具一应俱全。“以前,我们住的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危旧房,一个月五六百元的工资。”陈桂英说,现在她每个月3000多元,生活完全变了个样。
  林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使得林场招人不再难。“场里这两年已吸引了几名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前来工作,专业营林护林能力都比之前有较大提高。”距贵阳只有30多公里的龙里林场场长凃祥闻说。(记者  李银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