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荒漠治理 >> 正文

今年我区治理沙化土地超542万亩

来源:新疆经济报 作者: 时间:2015.09.23

  本报记者刘翔

  9月11日,来自全疆各地林业系统的代表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的麦盖提县看到了这样一道风景——在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随风摇曳,就如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使沙漠扩张的“脚”寸步难行。

  这样的“风景”如今在新疆的风沙区已是随处可见。“今年以来,我区各地紧密围绕生态建设这个中心,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542.25万亩。”当天,自治区林业厅党委书记来景刚在“2015年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现场经验交流暨培训会”上表示。

  对于新疆人来说,沙漠并不陌生。翻开新疆地图,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沙漠跃然眼前,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地区的群众也经常与沙漠打交道。

  据统计,我区有2059.33万人生活在风沙区,占全区总人口的90.85%。全区35个贫困县中,有34个分布于风沙区,32个边境县(市)全部有沙化土地分布。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为了使风沙区周边群众不再受到沙的侵袭,我区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推动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新成效。

  据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文青表示,今年以来,我区各地因地制宜,通过整合林业、草原和水土保持等综合治理措施,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542.25万亩,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130.2万亩,国家沙漠公园保护面积96.3万亩。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区各地已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4200万亩。

  我区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的成效,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

  随着第三批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的启动,今年在全国总量资金不增加的情况下,国家新增我区试点补助资金4000万元,使总投资达到1亿元,试点县累计已达17个,封禁保护面积将达362.55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和田地区、奇台县等4个试点地、县(市)不仅深入探索综合治理模式和创新防治技术,高标准完成治沙造林任务2万亩,还在治沙与促进稳定上积极先行先试,为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作积极探索。

  自去年以来,我区已有14个沙漠公园得到国家批复,开始高标准建设,规划保护总面积已达218.1万亩。

  荒漠植被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我区亦走在全国前列,划定面积为1.69亿亩。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区沙产业不断向二、三产业扩展占位,各地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成果发展沙产业,在品质升级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丰富沙产业的内涵,更多的生态产品、林产品和风沙区特色服务业的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目前,我区14个国家沙漠公园的品牌为沙漠旅游带来新的生机。各地紧抓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建设的契机,通过举办挂牌仪式、汽车拉力赛和各类沙漠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增加沙漠公园知名度,全区沙漠旅游年接待游客已达1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2亿元。

  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更是为沙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截至2014年年底,全疆特色林果种植面积突破2200万亩,总产量650万吨,产值450多亿元。全区农民年人均林果业收入达到1400元,林果业人均增收180元,占农民增收的三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