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 >> 正文

东莞探索水乡经济的二度崛起 有望再造一个新东莞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9.11

     此前,历经10多年开发的松山湖通过良好生态环境的带动,创造了“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水乡发展模式。同样,水乡经济区也被寄希望于再造松山湖奇迹。

     根据规划,到2030年这里要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00亿元,人均GDP达25万元左右,相当于再造一个新东莞。

     直面瓶颈 重视顶层设计突破粗放发展

     近日,东莞市就水乡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征求社会意见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去年,珠海就在省内率先进行生态文明的地方立法,如今,东莞以“经济区”为单元启动立法更为罕见。
     从区域的顶层设计上就如此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东莞不少干部对此早已司空见惯。

     经过30多年的飞速发展,以镇域经济为特色的“东莞奇迹”背后,过于“碎片化”的发展模式弊端凸显——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2012年,水乡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14.4%,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却分别占全市的91%、52%,总体水质为中度污染。镇村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断头路达60多条。

     如何以主体功能区划的思维,迈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地理位置通江达海的水乡地区,如何打造成东莞的又一增长极?2012年起,东莞开始在水乡地区探索以经济区域概念加强资源要素整合,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2013年2月19日,省政府正式印发《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东莞统筹水乡地区发展工作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这是东莞首个晋级省级战略的“经济区”,也是广东首个以水乡特色为发展主题的省级战略“经济区”。

     同年11月,备受关注的《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以下简称《水乡总规》)印发,提出建设国家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特色区域、珠江口东岸产业优化发展先导区、穗莞战略合作重要平台四大目标。

     “自此,水乡地区不再是东莞的‘自留地’,而是省里的‘责任田’,要将水乡地区打造成广东省发展的新增长极之一。”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深感经济区“升格”后使命重大。

     腾笼换鸟??
    

     齐心治理环境提升土地效率

     如果说松山湖开发前就青山绿水的环境得天独厚,那么中小企业聚集的水乡经济区则需要先齐心进行环境治理与改造来“腾笼”。

     如今已纳入水乡经济区的麻涌镇马滘河畔,3年前,东莞唯一一家被省环保厅亮“红牌”的化工企业就坐落于此,成为当地频频见诸报端的“黑名片”。

     痛定思痛,当地环保、安监等部门严格执法、反复督促。去年8月,该企业终于退出化工生产,仅在当地保留营销、研发等总部。通过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麻涌镇倒逼60多家污染企业关停或搬迁,短短一年间,水质从V类提升到IV类。如今,马滘河水清岸绿,已打造成湿地赏花的旅游景点。

     截至7月中旬,东莞市财政共拨付相关奖励资金9.92亿元,用于奖励退出水乡经济区的相关造纸企业。东莞市环保局介绍,经济区内51家造纸企业已停产,有17家非造纸企业已关闭或取消污染工序。

     “土地租金较改造前增长了8倍,每年为附近村落增加收入约500万元。”谈起水乡的变化,马窖河畔村民笑逐颜开。

     除了环境整治,“腾笼”还体现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道滘镇镇委书记邓涛坦言,以建设用地亩均GDP来算,水乡“10镇1港”为26万元/亩,不及全市平均水平33万元/亩,而一些镇更仅为21万元/亩。“对此,必须激活土地存量。”

     广深高速道滘出口车流如梭,但旁边的某五星级酒店已经停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抓紧改造的酒店即将成为投资达10亿元的东莞第一个大型电商总部基地,有望成为东莞首个交易额突破千亿元的本土电商平台。

     沿着该酒店所在的西部干道直行到粤晖路尽头,原来造纸、电镀、纺织等作坊式企业或低端工业园星罗棋布,目前大多已经清退或抓紧翻新。与这条干道一水之隔的南丫岛,润艺油画交易中心、南方传媒289项目等龙头文化创意项目已陆续进驻。

     转型升级??
    

     生态与产业配套撬动临港经济

     除了“腾笼换鸟”使经济区内的“旧城”发展焕发新活力,东莞水乡经济区还拥有全市独一无二的海岸线资源。

     沿珠江口狮子洋南下,新沙-麻涌临港产业基地、沙田海洋新兴产业基地、虎门港综合保税物流基地依次布局,《水乡总规》中的四大产业基地,这里占了三个,临港产业集聚效应初显。而这些看似粗线条的产业集群基地,背后却不乏绿色发展、生态港湾的和谐元素。

     “如果是卖地建工厂,动作可以很快。但我们要把土地保护起来,把这里建成生态港湾新城的亮点。”东莞虎门港管委会委员许松柏说。这条14公里的水道将打造成疍家生态文化长廊,融生态保护、文化展示及体育休闲于一体,食品、龙舟、海产……每一个村都有它的旅游文化亮点,成为东莞市重点打造的水乡十大特色发展示范片区之一。

     随着水乡经济区总体生态环境好转、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导向与配套完善,大企业、好项目纷至沓来。

     今年以来,仅沙田镇虎门港已引进15个项目,增资1个项目,总投资378亿元。而与马窖河、华阳湖相一衣带水的新沙-麻涌临港产业基地,依托原有粮食仓储、物流的基础,吸引了京东现代服务产业园、中粮广东粮油产业园、广东中集车辆物流园、华平电子商务华南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

     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贵说,他们此前已经在沙田投资了仓储基地和码头,这次总投资约78亿元的丙烷脱氢项目,其产品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

     ■观察

     生态先行统筹发展

     区域红利更好释放

     上月,在调研以水乡经济区为代表的东莞绿色生态水网建设后,省政府研究室专家认为有几条重要经验值得借鉴,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先行,在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修复,有效提升湿地项目综合效益。二是通过关停淘汰污染企业进行源头治理。三是机制完善,以政府主导,发挥各部门联动效应,实现共建共享。

     今年3月,东莞水乡经济区管委会在望牛墩揭牌,标志着水乡经济区的建设进入新阶段。“从市政府层面给了水乡各镇更多的资源,现在每年经济区有20亿元的资助资金,用于统筹规划水乡整体发展后,再分拨给各镇(港),建设特色村居、截污管网等环保工程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建设。像道滘到万江的滨江路,原来路况很差,经过水乡经济区的统筹规划后,很快贯通铺就沥青的康庄大道。”道滘镇政府负责人深有感触。
    东莞水乡地区正是以经济区域概念加强资源要素整合,推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型,打造东莞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通过集聚效应的发挥,可望与松山湖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双核,辐射带动全市东西部两翼齐飞。
     而从在珠三角乃至全省产业布局的层面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等专家也提出,东莞水乡经济区与深圳前海、广州南沙隔江相望,距珠海横琴亦不足100公里,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各有优势。在以湿地概念打造的生态区域中,尤其在发展高新产业上,东莞水乡经济区与紧邻的松山湖,以及惠州刚启动的潼湖生态智慧区也会存在一定的竞合关系。而在港口布局中,虎门港也面临珠江口多港环伺的局面。这一方面揭示水乡经济区需要错位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内引外联利用外部资源带来的优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