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依托优势走出“绿色崛起”新路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8.24
□朱兰华、本报记者冯云生、刘重耀
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指出,打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西的光荣政治责任和发展使命。江西要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勇于创新、探索经验、走在前列,真正成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成为全国领先的生态文明高地。
这些年,遂川县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家园,发展生态产业,提升生态景区,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的新路子。8月中旬,记者来到遂川,一路行、一路看、一路听,真切感受到龙泉大地的绿色魅力和发展自信。
宜居:天蓝水碧任呼吸
来到遂川,感觉到这里的空气别样清新。监测显示,这里的空气负离子年均浓度达每平方厘米5615个以上,年均空气优等以上的天数在330天以上。
碧水、蓝天、垂柳,堰湖、桃花岛、霁月亭,古桥、林荫小道、小桥流水人家……漫步在遂川县新江乡石坑村,“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人居环境胜似桃源仙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得到全新的体现。石坑村森林面积1150.34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3.6%。全村拥有千年古楠木群3处,原始森林3000余亩,2009年被中国生态协会命名为首批江西唯一的“全国生态文化村”,2010年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村”。
事实上,石坑村只是遂川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守护绿色,保护青山。仅2014年,该县就完成人工造林6.1万亩,城镇新增绿化面积372.4亩,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88.3万亩,森林覆盖率近80%。在日前公示的第八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和第六批江西省省级生态村中,遂川县南江乡、西溪乡榜上有名,获得“省级生态乡”荣誉称号。截至目前,该县已有10个乡镇跻身“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乡(镇)荣获“省级生态乡(镇)”,另有“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5个。
走进遂川县城,触目皆绿:龙泉河畔绿色葱茏、源头湖公园绿意盎然、效野公园绿满枝头。居住在五指峰林场职工宿舍的居民刘招香笑着对我们说:“自从小区绿化后,环境好了,自己的心情也更舒畅了,身体也更棒了!”
路改、水改、棚改、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等“三改四化”让遂川的小街小巷互通互连,大小河街重现,让城市有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品质。旧城改造增绿、新城开发建绿、街道建设带绿、园庭绿化连绿,城区共建成文化公园、龙泉公园、沿河景观带等生态景观,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365.3公顷,城区人均绿地面积14平方米,绿地覆盖率48%,一个清新的江南小城呼之欲出。
遂川河湖面积宽广,年均降雨量丰富。早在2004年,当地就开始实施清水、亲水、活水、富水的建设举措,推进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建设,在河流、湖泊、水库、公共水域全面禁止投肥养殖,在沿河、沿湖区域全面开展养殖污染治理行动,在农村“五小”水利建设中全面推行生态护坡。今年,该县还出台《关于加强遂川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决议》,推动全县上下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和生活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作为全省生态红线划定六个试点县之一,该县已将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划为禁建区,对生态红线实施严格管控。全县23个乡镇全部编制了《生态建设规划》,划分了生态功能区,开展对生物多样性、饮用水源地、河流、湿地等方面的生态保护,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建设规划体系。“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乡村建设,让秀美新农村长廊魅力初现。
宜业:绿色经济展魅力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遂川的发展似乎不具任何先发条件——“八山半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庄园”,土地要素匮乏;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没有成规模的产业,没有大型工业企业……GDP排名长期靠后。
是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还是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工业?遂川选择了后者。
8月18日,记者来到遂川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青山逶迤,满眼葱翠。该区规划了高标准茶叶油茶种植、现代农业展示观光、绿色有机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四大功能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绿色农产品种养加工、仓储贸易、农业观光、新品研发、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过去,遂川的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等传统作物为主,产量不高,效益低,农民端着“金饭碗”受穷。为改变这种状况,县里扶持有资金、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子,发展生态农业。该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以“双百茶叶长廊”和“百里金桔长廊”为重点,重点扶持茶叶、金桔、油茶、井冈蜜柚、绿色蔬菜等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共建立毛竹、油茶、金桔、茶叶、花木等特色产业基地150个,经营面积达50多万亩。林果、桑茶、瓜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达20万亩,创建名牌、绿标产品40余个,金桔、茶叶等农产品还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地。
在生态工业方面,遂川县完成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规划面积达2.87万亩,包括电子、轻纺、林产、矿产、能源、旅游、三宝、油茶、医药、物流等十大产业。
变“来者不拒”成“过滤招商”,为保住“绿水青山”,遂川招商引资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导向,着力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符合“生态立县,绿色发展”要求的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同时,以清洁生产、资源利用循环化、资源消耗减量化为重点,积极鼓励企业改进传统工艺,推广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零排放”等技术,使园区企业近八成实现了“三无”排放,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发展新模式。
2013年底,遂川生态工业园区被评为省级森林示范园区。皮革、冶炼等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被拒之门外,以电子信息和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一批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项目崭露头角,宜华木业、宝邦实业、志博信电子等一批知名“绿色”企业纷至沓来。
宜游:绿韵飞扬山水间
遂川县堆子前镇鄢背村,青山绿水间,古朴的黄氏正亮堂敞开怀抱,中国家族私塾奇葩——燕山书院正在迎接八方宾朋。“我们正按照专家的高端设计,将古村打造成承接红色旅游的乡村游试验基地和精品工程。”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观光,村主任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衙前镇溪口村茶盘洲距圩镇5公里,蜀水左江越境而过,茶盘洲东、南、西三面环水,北面临山。在这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绿洲上,树种达56种之多,林中大大小小的楠木多达千余株,其中胸径在30厘米以上的就有96棵。闻名遐迩的“江南楠木之王”就生长在这里,它栽于宋代,几经磨难依然树枝葱郁,围径达5.86米,树冠达800多平方米,前来“抱楠”和一睹“猛楠”风采的游客络绎不绝。
前几日,戴家埔乡陌阡村老曾又带着一批来自深圳的家庭式自驾游团队在南风面成功登顶。他乐呵呵地说:“现在这里路好走了,我和村里人都忙着给游客做向导,准备农家菜。仅‘五一’期间我就带了13个小团体,收入还真不错!”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发展生态养生游,拥有“全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生态魅力县”等众多美誉的遂川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放眼遂川,绿绿的山、清清的水,养眼、养身、养神、养心的“生态养生游”如火如荼。该县重点打造的以汤湖温泉、热水洲等为主的“休闲养生游”,以千年鸟道、南风面等为主的“生态科考游”,以10万亩高山茶园、10万亩有机桔园为主的“田园观光游”,以白水仙、石坑景区为主的“森林生态游”,以万福仙、燕山书院等为主的“民俗文化游”深受游客欢迎。去年,遂川县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增长了20%。今年以来,进入遂川“玩水看山”的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200多家农家乐年收入超过20万元。
同时,以历史名人、名产、民俗为代表的遂川生态游文化丰富多彩,成为游客的又一道精神佳肴。看茶园,摘茶芽,炒茶叶,品茶味,茶叶在“绿色之旅”中唱起“主角”戏;写茶诗,画茶画,唱茶歌,演茶戏,茶文化为“茶之旅”平添了内涵。
该县还注重挖掘茶叶、金桔、板鸭、蚕桑、药材等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品牌优势,将旅游开发和产业发展巧妙结合,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如今,世界名茶“狗牯脑”茶成为游客首选旅游产品;历代贡品遂川金桔漂洋过海,闯荡北美、西欧、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去年,五斗江湿地公园项目通过国家级专家预评审,遂川南风面自然保护区顺利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资格审查,是2014年度全省唯一申报并通过资格审查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在一大批红绿古项目的推动下,遂川的山水品牌已蜚声全国,生态养生游的文章正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