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丝路之美, 文化的记忆与传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时间:2015.07.15

        一带一路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很多人都是从国际经济合作的角度来理解这个词,但甘肃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叶舟却有他独特的理解。“一带一路的实施,尤其是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意味着我们要开始向西部寻找一种新的可能性,去寻求一种民族精神的复苏。”丝绸之路的形成始于我国的西汉时代,西汉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少年时代,是一个民族最活蹦乱跳、最具生命力的时期。19岁的霍去病,带着几百号人,从长安出发,跃过黄河,把几十万匈奴人给打败了。叶舟说:“这种活蹦乱跳的生命力,没有融化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我们早就丧失殆尽了。我们现在将目光转向丝绸之路,就是在反身去寻找这个东西。”在叶舟看来,佳能中国举办的影像发现丝路之美的活动,其意义与这种西部精神的追寻不谋而合。2015年6月,由佳能中国主办的“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公益项目甘肃站的启动仪式在甘肃省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甘肃站是继陕西、河南两省后的第三站,该站将以甘肃河西走廊上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用影像呈现和弘扬文化遗产,所制作的影像成果将无偿捐赠给相关政府机构用于今后的学术研究及文化普及、交流活动。按照计划,佳能还将在6-10月间面向公众组织一系列文化采风、影像征集及展出活动。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因为其既独立又包容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战乱时期保存中原文化的重要场所和华夏文明“西渐”的主要通道。它在地域和文化上承“东”启“西”,是丝绸之路上多民族、多地域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场所。古代中原与西域及亚欧大陆的宗教、艺术、文字、民俗都在这里得以交融共生,如今河西走廊一带依然保留了始祖文化、黄河文化和敦煌文化的原始风貌,目前甘肃境内共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6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 “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在甘肃站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定为主题。“丝绸之路如同一条文化运河,纳百川、贯东西,各种文化在这里得以包容并蓄,共生共融,成为各民族和睦相处的重要基础,为不同地域的人们进一步了解、友好对话创造了契机,这是丝绸之路的精神,也是佳能“共生”企业理念的最好背书。”佳能中国企业品牌沟通部总经理鲁杰说。这不是佳能中国第一次举办这类文化公益类项目。从2009年起,佳能中国民族文化保护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组穿行3万多公里,深入四川、贵州、云南3个省的60多个县市自治州,走访了20多位省级、国家级传承人和500多位民族文化持有人,为羌、苗、白、傣、彝等9个民族的21个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拍摄照片多达7万幅,视频一千多小时,并无偿捐赠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文化研究与保护机构,以此助力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事业。现在,佳能的文化保护项目延伸到丝绸之路,通过专业采集,公众摄影大赛、摄影展及学术论坛,继续践行影像保护文化之路。影像可以记录技艺,但技艺的传承却不是靠影像能够解决的。技艺的传承靠的是人,如果没有人去学,光有影像放在那,也不能够传承下去。“这真不是一两个人的努力就能够做好的,我们一直希望建立一个文化保护生态圈,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大家一起参与到这种文化普及之中去。”鲁杰说。让鲁杰感到欣慰的是,佳能中国多年的努力还是产生了一些效果。苗族传统银饰的传承人杨光斌是贵州省授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0年,佳能的文化保护项目组来到杨光斌的家乡,问起这种传统银饰制作技艺的传承情况,杨光斌说:“我自己的儿子都不学这个,他去深圳打工去了,因为他觉得这种技艺没有出路,靠它不能生活。”就在那一次走访中,佳能用现代光影技术记录下了苗族人最传统也是最神秘的银饰制作的过程。2013年,佳能想了解下他们的努力是不是能够产生一些影响,便去进行了一些回访。他们高兴地得知,杨光斌的儿子小杨已经从深圳回到家乡,并开了一个小铺子,继承父亲的手艺。小杨对佳能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我虽然不能完全靠这个生活,但是你们通过影像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苗族的传统银饰,看到大家这么关心这门技艺,作为传承人,我觉得应该把自己的力量贡献出来。”小杨在深圳打工期间曾经到专业的设计类学校去学习,他希望把这种传统的技艺跟现在年轻人的爱好能够结合起来,给传统技艺带来新的元素。(编辑 张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