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美德 河南省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评选结果揭晓
来源:河南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5.07.09
善
茶楼“献唱”养孤儿
7月6日,走进郑州市金水区英协社区王金宽老人家,映入眼帘的是客厅里一座座闪闪发亮的奖杯……
今年73岁的王金宽曾任郑州市豫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老伴王淑荣也是唱豫剧的,国家二级演员。几十年艺术生涯,两人捧回了100多项大奖。但老两口却说,这一生中最中意的是2005年获得的“中华慈善奖”。
1999年,退休后的王金宽夫妇常回淮阳县郑集乡老家探亲。一次,老家院子里一个蓬头垢面的小男孩引起了两人注意。孩子八九岁的样子,大冷天的却光着脚在院子里玩。一打听,这孩子出生后8个月爹就患病死了,娘又远嫁他乡。如今,奶奶重病卧床,爷爷没力气干活,一家人靠乡亲救济度日。孩子的悲惨身世深深震撼了两位老人的心,他们开始资助这个苦孩子。后来,王金宽夫妇又陆续收养资助了5名失去父母的孤儿。
“看到缺爹少娘的孩子心里特别难受,咱帮不上啥,只想让他们有个温暖的‘家’。”说起收养孤儿的初衷,王金宽平静地回答。
要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夫妇俩近3000元的退休金一下子显得捉襟见肘,两人决定重操旧业走进茶楼卖唱。“没有钱,养他们就是一句空话。”王金宽说。
第一次去茶楼唱戏,极度不适应的王金宽不敢抬头看人。但他说,为了孩子,他得坚持下来。为拿到更多出场费,王金宽时常在六七个茶楼间来回奔波唱戏。
如今让夫妇二人深感欣慰的是,收养的几个孩子中除了最小的汪欣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读书外,其他几个孩子都已学成毕业,顺利参加工作。孩子们时常会跟王金宽夫妇一起参加义演或慈善活动,并利用每年暑假的时间一起回老家淮阳为当地的留守儿童义务支教。他们总说:“爷爷做好事做了一辈子,我们要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王金宽说,他最大愿望是回家乡办个孤儿艺校,教他们一技之长。
孝
“家”有一老如得宝
7月5日中午,濮阳市胜利路西段中心小区孟雨家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孟雨忙着给奶奶王福荣倒酒、夹菜,7岁的女儿蹦蹦跳跳地唱着歌……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幸福的一家人背后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王福荣老人并非孟雨的亲奶奶,而是他爱人闫蕾的远房亲戚。9年前,两人谈恋爱时,孟雨常跟闫蕾一道去看望王福荣老人。“老人的老伴去世早,又无儿无女,80岁了独自居住。”孟雨说,老人的孤苦无依总让他挂心。婚后不久,孟雨主动提出,“咱把奶奶接回家吧”。从此,夫妻二人把老人接到家里一起生活,至今已有9年光景。
孟雨是公安民警,闫蕾在医院上班,平日里两人工作都很忙。“奶奶刚来市区时,和小区里的老年人都不熟悉,我们一上班,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闫蕾说,我们就买了一台收音机给她听戏解闷,周末带她出门散步、走亲戚。慢慢地,奶奶和小区里的邻居熟悉起来,“如今在这个小区,奶奶知名度比我们还高。”孟雨笑着说。
2010年、2013年,老人先后2次骨折。每次诊断后,医生都说,手术花费大,建议保守治疗。孟雨夫妇为了能让老人正常活动,总是决定手术。刚做完手术时,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夫妻二人为老人端屎端尿、喂汤喂饭。有时老人感觉过意不去闹着要回农村老家,他们就跟老人逗乐,“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是我们家的宝,说啥也不能走”。在二人的精心照料下,老人身体恢复得很好。
王福荣老人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吃药。孟雨每天早上上班前,唠叨得最多的就是,“奶奶,别忘了按时吃药啊”。
如今,生活幸福的老人逢人便夸孟雨夫妇俩:“我没儿没女的,闫蕾孟雨就是我的贴心小棉袄。没想到,我这老了老了却享起福来了。”
爱
两把轮椅显“真爱”
7月7日清晨5点,济源市马寨桥头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人史传武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为母亲和妻子清洗、做饭、喂饭、按摩……不到6点半,史传武便匆忙赶向工作岗位,把散落在周转箱外的垃圾一铲一铲地装进箱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史传武家中,长年摆放着两把轮椅,一把属于87岁的母亲,一把属于56岁的妻子。2002年和2006年,史传武的妻子段秀琴因两次脑溢血导致全身瘫痪,成了一名只有呼吸,没有知觉的植物人。2003年,年逾七旬的老母亲也患上心梗,生活不能自理,终日与轮椅为伴。
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令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史传武说,那时女儿刚生完孩子,儿子还在部队,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经常在夜晚以泪洗面。但看到躺在病床上的亲人,史传武很快振作起来,全心全意护理起母亲和妻子。他说:“再苦再累也要让她们过得好一点。只要人活着,总会有希望。”
为了更好地照顾亲人,史传武在自己的睡床旁边又加了一张单人床,每天半夜为两名病人喂水、翻身、伺候大小便;白天工作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回家帮助母亲大小便,给妻子翻身按摩。“每次我下班回家,她们都会看着我流眼泪。”史传武说,虽然妻子不能说话,可是她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用心。在史传武的悉心护理下,10年来妻子依然头发乌黑,脸上甚至没有同龄人的皱纹,身上没长过一个褥疮,连医生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史传武的女儿和儿子也加入了照顾病人的队伍,为父亲分忧。洗衣服成了女儿史秋艳的“专利”,儿子史尚昆为了与父亲“换班”,专门向单位申请上夜班。
如今,史传武母亲和妻子的病情已逐渐稳定。他还将自己的护理经验传授给别人,不少患者向他表示感谢。
德
点点“微光”聚光芒
7月6日傍晚时分,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一家农家超市的一角“微光”书苑,挤满了大人小孩,他们捧着书本在认真阅读。“现在刚好是孩子们放假时间,又是大多数村民干完农活的时候,所以这个点人会比较多。”超市老板娘李翠利笑着说。
“在超市时常会跟乡亲们闲聊,我发现大家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却没跟上节奏,就想着在超市办一个免费书屋,丰富大家业余文化生活。”李翠利说起了当初办书屋的缘由。
“当我把办书屋的想法告诉父亲时,他立即拿出卖麦子的500块钱给我做启动资金,还拖着患有风湿病的腿骑摩托车跑到县图书馆学习人家的管理经验……母亲也拿出了自己积攒多年的2000元钱,交给我购买图书。”李翠利回忆起“微光”书苑筹建初期,言语间对父母充满了感激。
自2011年起,李翠利全家齐心协力创办“微光”书苑,只为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不要任何费用,无需任何证件,不分职业,无论老幼,远乡近邻,行走过客均可在“微光”书苑借阅图书。“只要填写一张借书表格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回家阅读,无周末,无节假日,随到随借。”李翠利说。
“乡亲们通常会借阅种植养殖类的书籍,孩子们则比较喜欢绘画和漫画。”李翠利说。
留守妇女陈静说,真的很喜欢这个小书屋,我们从阅读中学到了实实在在做人、做事的本领。
为了能够募集到更多的书籍,李翠利常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收集旧图书,跑进县城的大、小单位请求捐赠图书,向网络发出求助信息募集图书。
历经四年多的努力,李翠利家已为“微光”书苑募集图书5万余册,发展零门槛读书合作店19家,惠及乡亲7万余人。
茶楼“献唱”养孤儿
7月6日,走进郑州市金水区英协社区王金宽老人家,映入眼帘的是客厅里一座座闪闪发亮的奖杯……
今年73岁的王金宽曾任郑州市豫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老伴王淑荣也是唱豫剧的,国家二级演员。几十年艺术生涯,两人捧回了100多项大奖。但老两口却说,这一生中最中意的是2005年获得的“中华慈善奖”。
1999年,退休后的王金宽夫妇常回淮阳县郑集乡老家探亲。一次,老家院子里一个蓬头垢面的小男孩引起了两人注意。孩子八九岁的样子,大冷天的却光着脚在院子里玩。一打听,这孩子出生后8个月爹就患病死了,娘又远嫁他乡。如今,奶奶重病卧床,爷爷没力气干活,一家人靠乡亲救济度日。孩子的悲惨身世深深震撼了两位老人的心,他们开始资助这个苦孩子。后来,王金宽夫妇又陆续收养资助了5名失去父母的孤儿。
“看到缺爹少娘的孩子心里特别难受,咱帮不上啥,只想让他们有个温暖的‘家’。”说起收养孤儿的初衷,王金宽平静地回答。
要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夫妇俩近3000元的退休金一下子显得捉襟见肘,两人决定重操旧业走进茶楼卖唱。“没有钱,养他们就是一句空话。”王金宽说。
第一次去茶楼唱戏,极度不适应的王金宽不敢抬头看人。但他说,为了孩子,他得坚持下来。为拿到更多出场费,王金宽时常在六七个茶楼间来回奔波唱戏。
如今让夫妇二人深感欣慰的是,收养的几个孩子中除了最小的汪欣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读书外,其他几个孩子都已学成毕业,顺利参加工作。孩子们时常会跟王金宽夫妇一起参加义演或慈善活动,并利用每年暑假的时间一起回老家淮阳为当地的留守儿童义务支教。他们总说:“爷爷做好事做了一辈子,我们要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王金宽说,他最大愿望是回家乡办个孤儿艺校,教他们一技之长。
孝
“家”有一老如得宝
7月5日中午,濮阳市胜利路西段中心小区孟雨家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孟雨忙着给奶奶王福荣倒酒、夹菜,7岁的女儿蹦蹦跳跳地唱着歌……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幸福的一家人背后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王福荣老人并非孟雨的亲奶奶,而是他爱人闫蕾的远房亲戚。9年前,两人谈恋爱时,孟雨常跟闫蕾一道去看望王福荣老人。“老人的老伴去世早,又无儿无女,80岁了独自居住。”孟雨说,老人的孤苦无依总让他挂心。婚后不久,孟雨主动提出,“咱把奶奶接回家吧”。从此,夫妻二人把老人接到家里一起生活,至今已有9年光景。
孟雨是公安民警,闫蕾在医院上班,平日里两人工作都很忙。“奶奶刚来市区时,和小区里的老年人都不熟悉,我们一上班,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闫蕾说,我们就买了一台收音机给她听戏解闷,周末带她出门散步、走亲戚。慢慢地,奶奶和小区里的邻居熟悉起来,“如今在这个小区,奶奶知名度比我们还高。”孟雨笑着说。
2010年、2013年,老人先后2次骨折。每次诊断后,医生都说,手术花费大,建议保守治疗。孟雨夫妇为了能让老人正常活动,总是决定手术。刚做完手术时,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夫妻二人为老人端屎端尿、喂汤喂饭。有时老人感觉过意不去闹着要回农村老家,他们就跟老人逗乐,“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是我们家的宝,说啥也不能走”。在二人的精心照料下,老人身体恢复得很好。
王福荣老人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吃药。孟雨每天早上上班前,唠叨得最多的就是,“奶奶,别忘了按时吃药啊”。
如今,生活幸福的老人逢人便夸孟雨夫妇俩:“我没儿没女的,闫蕾孟雨就是我的贴心小棉袄。没想到,我这老了老了却享起福来了。”
爱
两把轮椅显“真爱”
7月7日清晨5点,济源市马寨桥头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人史传武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为母亲和妻子清洗、做饭、喂饭、按摩……不到6点半,史传武便匆忙赶向工作岗位,把散落在周转箱外的垃圾一铲一铲地装进箱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史传武家中,长年摆放着两把轮椅,一把属于87岁的母亲,一把属于56岁的妻子。2002年和2006年,史传武的妻子段秀琴因两次脑溢血导致全身瘫痪,成了一名只有呼吸,没有知觉的植物人。2003年,年逾七旬的老母亲也患上心梗,生活不能自理,终日与轮椅为伴。
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令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史传武说,那时女儿刚生完孩子,儿子还在部队,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经常在夜晚以泪洗面。但看到躺在病床上的亲人,史传武很快振作起来,全心全意护理起母亲和妻子。他说:“再苦再累也要让她们过得好一点。只要人活着,总会有希望。”
为了更好地照顾亲人,史传武在自己的睡床旁边又加了一张单人床,每天半夜为两名病人喂水、翻身、伺候大小便;白天工作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回家帮助母亲大小便,给妻子翻身按摩。“每次我下班回家,她们都会看着我流眼泪。”史传武说,虽然妻子不能说话,可是她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用心。在史传武的悉心护理下,10年来妻子依然头发乌黑,脸上甚至没有同龄人的皱纹,身上没长过一个褥疮,连医生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史传武的女儿和儿子也加入了照顾病人的队伍,为父亲分忧。洗衣服成了女儿史秋艳的“专利”,儿子史尚昆为了与父亲“换班”,专门向单位申请上夜班。
如今,史传武母亲和妻子的病情已逐渐稳定。他还将自己的护理经验传授给别人,不少患者向他表示感谢。
德
点点“微光”聚光芒
7月6日傍晚时分,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一家农家超市的一角“微光”书苑,挤满了大人小孩,他们捧着书本在认真阅读。“现在刚好是孩子们放假时间,又是大多数村民干完农活的时候,所以这个点人会比较多。”超市老板娘李翠利笑着说。
“在超市时常会跟乡亲们闲聊,我发现大家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却没跟上节奏,就想着在超市办一个免费书屋,丰富大家业余文化生活。”李翠利说起了当初办书屋的缘由。
“当我把办书屋的想法告诉父亲时,他立即拿出卖麦子的500块钱给我做启动资金,还拖着患有风湿病的腿骑摩托车跑到县图书馆学习人家的管理经验……母亲也拿出了自己积攒多年的2000元钱,交给我购买图书。”李翠利回忆起“微光”书苑筹建初期,言语间对父母充满了感激。
自2011年起,李翠利全家齐心协力创办“微光”书苑,只为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不要任何费用,无需任何证件,不分职业,无论老幼,远乡近邻,行走过客均可在“微光”书苑借阅图书。“只要填写一张借书表格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回家阅读,无周末,无节假日,随到随借。”李翠利说。
“乡亲们通常会借阅种植养殖类的书籍,孩子们则比较喜欢绘画和漫画。”李翠利说。
留守妇女陈静说,真的很喜欢这个小书屋,我们从阅读中学到了实实在在做人、做事的本领。
为了能够募集到更多的书籍,李翠利常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收集旧图书,跑进县城的大、小单位请求捐赠图书,向网络发出求助信息募集图书。
历经四年多的努力,李翠利家已为“微光”书苑募集图书5万余册,发展零门槛读书合作店19家,惠及乡亲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