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吉林:群众参与文化遗产传承

来源:东北大学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15.07.02

  6月10日至22日,吉林省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活动。吉林省二人转博物馆剧场的民间二人转展演、吉林省图书馆的“墨韵书香·馆藏撷珍”珍贵古籍图片展、长春文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展销大集等高潮迭起的演出宣传活动,让文化遗产不仅走到市民身边,而且深入百姓心中。

    6月13日,长春文庙热闹非凡,《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展板和“吉林省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图片展”图文并茂,吸引众多市民;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展销大集上,董丛仁草编、东生泥人、关云德满族剪纸、高乃峰根须画等45项难得一见的文化遗产项目一一亮相。演出现场,已经练习呼麦十六七年的蒙古汉子阿木古郎正在表演呼麦绝活——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据阿木古郎介绍,目前,他在前郭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心免费教授马头琴和呼麦,就是为了将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他说:“毕竟只有传下去,它才能活起来、火起来。”

    非遗项目广场文艺演出更是人气暴增,象帽舞、假面舞、马头琴演奏、蒙古族长调等非遗表演令观众目不暇接。在吉林省图书馆举办的多场主题活动中,读者们学习碑帖制作、线装书籍装裱,仿佛回到了书声琅琅的私塾时代。

    吉林市则突出“原生地、本真性”特色,展出17个第三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和3个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并举办朝鲜族长鼓舞、农乐舞以及缸窑传统制缸烧造技艺(臧家吊炉)等非遗项目活态展示展演活动。

    6月17日晚,在东北师范大学校史馆,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省非遗保护专家组组长曹保明正在进行“丰富多彩的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几十年来,曹保明致力于抢救和挖掘东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长白山木帮、淘金、狩猎、渔猎、挖参等黑土文化被他一一挖掘、记录、保护下来。“我的工作就是在和死亡竞赛,一旦慢了就会追悔莫及。要想搜集抗战老兵口述史这样的珍贵史料,必须深入到民间,到最偏僻的地方,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曹保明说,目前只有辽宁大学开设民俗学课程,希望更多高校能开设相关课程,让新生力量“田野作业”,沉到乡村,走进民间。

    同样为了推广文化遗产而忙碌的,还有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副馆长刘彦平。此次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中,该馆承担了民间二人转展演。刘彦平说,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把二人转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为此,他每走一座城市都要带上展馆的简介,到当地的旅行社发放宣传资料。“去年10月我去湖南,走了10多家旅行社,希望他们今后可以带团到我们展馆。哪怕是他们不来这里,多对二人转艺术有些了解,我的功夫就算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