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安徽推进六大重点文保工程 促进文化遗产资源保护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6.15

        6月12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在芜湖启动。记者从现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省加快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古村落保护、博物馆展陈提升、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革命文物维修展陈和世界遗产保护等六大重点文保工程,促进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继承与发展。

2013年12月,含山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和凤阳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2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去年被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启动实施。目前,我省已完成凌家滩遗址内环壕考古阶段性发掘和勘探工作,明中都遗址考古勘探基本完成。

      古村落是我省文物的特色优势。我省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有111个,其中24个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实施名单。2013年,徽州区呈坎村和泾县黄田村被确定为国家文物保护样板工程。截至目前,一期12处维修项目已基本完工,二期和三期共43处古建筑维修和展示工程正在加快实施中。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文物保护和知识普及意义重大。我省将博物馆建设列入省政府对各市的目标绩效考核中,全省博物馆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为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我省突破行政区划分割,首批在全省遴选77家博物馆,成立陈列展览联盟,统筹展陈品牌活动,丰富基层馆展览内容,加强人员培训交流,受到了基层馆普遍欢迎。


      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我省还开展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程,做到应查尽查、应录尽录,建立档案名录,按时完成普查任务;注重革命文物维修展陈,围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做好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淮南日寇侵华罪证遗址等抗战文物的维修保护和展陈提升;推动世界遗产保护利用,深化细化大运河通济渠柳孜遗址和泗县段遗产区保护工程方案,做到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景观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让世界遗产“活”起来。

        在注重保护前提下,我省发展文物旅游相关产业,不少古村落和文保单位已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据统计,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年旅游接待已超230万人次,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独山革命旧址群等40处文保单位已被纳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包括省博物院在内的50家博物馆或纪念馆被列入国家或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