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巧做生态文章扮靓宜居家园
来源:洛阳网 作者: 时间:2015.06.11
微风轻拂绿柳,朝霞映红河面。6月8日清晨,记者在洛阳市洛河与瀍河交汇处大堤上看到,数十台工程机械和数百人的施工队伍,正迎着朝霞穿梭忙碌于新一轮洛河治理的工地。不久后,围绕“华夏文明第一河”理念打造的洛河示范段新水景,将掀起“红盖头”,演绎千年帝都的古韵新赋。
与此同时,正在紧张推进的故县水库引水工程,将让全市人民吃上最优质的水;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等一批治水重点项目建成后,市区水域将达到30平方公里,占市区面积的8%,通航、旅游、休闲等功能将全面提升,“北方水城”将实至名归。
新常态下,宜居城市建设从何处破题?洛阳选择了“生态”。
“生态宜居,是对城市生活幸福感的描述;山、水、空气、森林,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走好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宝贵资源。”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说。
今年1月,洛阳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通过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打造中原经济区最佳宜居地。洛阳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结合资源禀赋,洛阳市力求做好“山”“水”“气”“绿”四篇文章,构建城乡一体的良好生态系统,建设中原经济区最佳宜居地,并以此集聚人才、带动转型,打造城市发展新支点。
生态良好,最直观的标志是“绿”起来。洛阳市提出,要实现扩大绿化率、到扩大绿容率、再到扩大绿视率的理念提升。
从2014年开始,从城市园林绿化提升到林业生态圈打造,再到荒山绿化,洛阳掀起了一场生态提升工程。去年,全市完成造林45.3万亩。其中,城市林业生态圈完成绿化10.8万亩,是过去10年城市周边完成绿化面积6倍以上。今年,洛阳将完成新造林50万亩以上。
洛阳地形是“五山四岭一分川”。在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产业的蓬勃发展背景下,做好“山”文章是至关重要一招。目前,洛阳正在着力实施白云山、万安山、老君山、黛眉山等一批旅游项目,打造山地旅游休闲度假养生新亮点。有“中国最美的地方”之称的嵩县白云山,正在实施新一轮生态开发。总投资120亿元的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眼下规划基本完成,景区设施正在提升。
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减法”?洛阳市环保局负责人说,近年来,洛阳市通过“引热入市”工程减少市区燃煤锅炉的污染物排放;实行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引进新能源公交车等,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强制淘汰落后产能、铁腕治理工业污染力度逐年加大,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正在形成。
在打造最佳宜居地目标引领下,洛阳生态建设的大手笔投入也带动了产业投资。近年来,从惠普、中兴等重大项目落地,到上海交大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洛阳农业创新中心等引智项目签约,再到各类高端创新人才纷至沓来,洛阳生态宜居的城市魅力,正凝聚起带动高端产业投资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人才集聚的强大向心力。如今,生态宜居,已然成为洛阳发展的新支点。(记者 杨玉璞 通讯员 白云飞)
与此同时,正在紧张推进的故县水库引水工程,将让全市人民吃上最优质的水;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等一批治水重点项目建成后,市区水域将达到30平方公里,占市区面积的8%,通航、旅游、休闲等功能将全面提升,“北方水城”将实至名归。
新常态下,宜居城市建设从何处破题?洛阳选择了“生态”。
“生态宜居,是对城市生活幸福感的描述;山、水、空气、森林,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走好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宝贵资源。”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说。
今年1月,洛阳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通过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打造中原经济区最佳宜居地。洛阳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结合资源禀赋,洛阳市力求做好“山”“水”“气”“绿”四篇文章,构建城乡一体的良好生态系统,建设中原经济区最佳宜居地,并以此集聚人才、带动转型,打造城市发展新支点。
生态良好,最直观的标志是“绿”起来。洛阳市提出,要实现扩大绿化率、到扩大绿容率、再到扩大绿视率的理念提升。
从2014年开始,从城市园林绿化提升到林业生态圈打造,再到荒山绿化,洛阳掀起了一场生态提升工程。去年,全市完成造林45.3万亩。其中,城市林业生态圈完成绿化10.8万亩,是过去10年城市周边完成绿化面积6倍以上。今年,洛阳将完成新造林50万亩以上。
洛阳地形是“五山四岭一分川”。在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产业的蓬勃发展背景下,做好“山”文章是至关重要一招。目前,洛阳正在着力实施白云山、万安山、老君山、黛眉山等一批旅游项目,打造山地旅游休闲度假养生新亮点。有“中国最美的地方”之称的嵩县白云山,正在实施新一轮生态开发。总投资120亿元的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眼下规划基本完成,景区设施正在提升。
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减法”?洛阳市环保局负责人说,近年来,洛阳市通过“引热入市”工程减少市区燃煤锅炉的污染物排放;实行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引进新能源公交车等,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强制淘汰落后产能、铁腕治理工业污染力度逐年加大,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正在形成。
在打造最佳宜居地目标引领下,洛阳生态建设的大手笔投入也带动了产业投资。近年来,从惠普、中兴等重大项目落地,到上海交大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洛阳农业创新中心等引智项目签约,再到各类高端创新人才纷至沓来,洛阳生态宜居的城市魅力,正凝聚起带动高端产业投资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人才集聚的强大向心力。如今,生态宜居,已然成为洛阳发展的新支点。(记者 杨玉璞 通讯员 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