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红色文化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河南文物网 作者: 时间:2015.05.21
革命老区河南省确山县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经验近日受到媒体关注。素有“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之称的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抗日战争时期,确山县竹沟镇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竹沟地委和确山县委所在地,新四军二、四、五师的发祥地,三、七师部分同志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被誉为“小延安”。刘少奇、李先念等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朱理治、刘之久、周骏鸣、任质斌、王国华等80多位省部级干部,徐海东、王震、张爱萍、张震、杨梅生、成钧、赵启民、肖望东等100多位将军和200多位师级领导干部在竹沟战斗和工作过。
近年来,确山县十分重视红色文化的打造,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作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参观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年接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参观学习人员量逐年攀升。“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以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为重点,以深入开展“文明优质服务”活动为载体,对景区进行高标准创建,坚持“红军结合”,强化国防教育;坚持“红农结合”,带动经济发展;坚持“红绿结合”,拉长产业链条;坚持“红文结合”,提升旅游品位的发展思路,倾力打造文化纪念馆、文明纪念馆、和谐纪念馆、生态纪念馆、知名纪念馆和效益纪念馆。2007年以来,先后筹资2200多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的西展厅和面积为196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雕塑了原中共中央中原局五位伟人像,扩建了东展厅和军事训练场,恢复了“小延安”街(旧貌),扩大了北窑军事会议旧址保护范围。为强化国防教育,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在军事训练场开办了“军事教育园”,争取解放军总装备部和济南军区调拨的退役战机1架,坦克2辆,加农炮、山地炮、高射炮等5门,把讲解军事知识纳入讲解员必讲内容,还发挥距济南军区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较近的地缘优势,与驻军联合在古城营区开展“军营一日游”、“军事夏令营”等活动,满足了游客不同娱乐兴趣,新增了看点,增强了游客参与的互动性,年接待省内外游客达70多万人次。2013年夏季,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30集电视连续剧《战将韩先楚》,现用名《战将》,70%的室内和街道外景都在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拍摄。此外,在实施红色旅游二期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给予红色旅游景区的优惠政策,争取国家发改委纳入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专项投资计划1400万元,拟在孤山冲恢复豫南第四地委、行署、大礼堂等革命旧址,新建新四军纪念园和新四军纪念亭等,依山就势修建豫南挺进兵团与359旅会师路线图旅游步道,以增加革命纪念地的厚重。 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先后获得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先进集体”、“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河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 、“驻马店市优质文明服务窗口”等殊荣,并连续多年被驻马店市旅游局评为“旅游工作先进单位”。
截止2013年底,确山县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程已全部完成。结合烈士合葬墓群所在乡镇山区红色生态旅游发展需要,共抢救保护零散烈士墓454座,其中已迁葬陵园烈士墓91座,实施分散就地保护172座。分别建设完成“爬头寨战斗”革命烈士陵园和“确山战役”革命烈士陵园,集中修建就地保护无名烈士合葬墓191座,纪念3463位长眠于确山的无名烈士。此外,完成修缮保护纪念设施“文昌宫”和“爬头寨烈士纪念碑”。各处烈士陵园由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民政所安排专职人员管理,确山县民政局按照移交协议保护要求,定期查访管护情况,确保陵园环境达到卫生整洁、无杂草,烈士纪念设施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