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科技 >> 正文

美丽盐城,绽放宜居宜业新姿

来源:盐阜大众报 作者: 时间:2015.05.18

本报记者陈和洲夏恒瑾

1至4月,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收入、服务业投资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工业经济正向中高速增长、中高端水平迈进。

前4个月,每月都有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居全省第一,“厚德盐城”建设硕果累累。

盐城“好空气”持续向好,继去年9月份跃居全国第四、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江苏第一之后,今年1至4月继续位列全省第一。

今年是我市奋力开启“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的第一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抢抓“一带一路”和江苏沿海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创造宜居宜业环境,走出了一条新常态下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形成“人气旺、空气好、风气正”良好态势。

“盐城按照‘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连接点、江苏沿海中心枢纽的定位,大力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推动沿海发展再提升,打造江苏充满活力与张力的重要增长极,实现江苏沿海中部崛起,加快建设创业开放生态幸福的美丽盐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克江说。

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5月13日,坐落在盐城环保科技城的江苏科行集团生产车间内,为宁煤集团做的脱硫脱硝改造工程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集团党委书记戴林介绍:“脱硫脱硝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突破,加快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也让科行成为国内工业炉窑烟气治理方面的一线品牌。”

科行集团是我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我市按照“企业唱主角、科技作贡献、政府造环境”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业为重点、人才为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近年来,我市积极适应新常态,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抓手,以绿色发展为新的追求,科学布局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树立新产业经济标杆,着力打造绿色产业体系。

针对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偏重的实际,我市制定并实施产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严把产业布局、投资方向和项目招引门槛,坚持调高调轻调新调绿,重点推进国家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五大基地”,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全市“4+3”产业发展布局中的当家“花旦”。

今年,我市专门排出30个重点项目,鼓励企业强化技术创新,研制开发高端化、成套化、终端化装备产品。这30个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54亿元,目前已投资37.7亿元,取得显著成效。

盐城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全省70%风电、50%光伏资源。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转结构。去年,全市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0%,减排二氧化碳309万吨。今年,我市将加快建设沿海国家新能源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千万千瓦风电、千兆瓦级光伏为重点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力争今年清洁能源发电占全市用电20%,提前5年达到国家目标,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市转型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中关村(盐城)大数据产业联盟、电商快递产业园、苏北首家创客空间等项目建设。

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抓手,力争大中型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

实施“515”三年大规模引才计划,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出台鼓励支持创业的四十条政策措施,推动八大主体全民创业,实现“打工经济”转向“创业经济”,再迈向“人才经济”。

创新服务打造优良发展环境

湿地鹤飞鹿鸣,公园流青溢翠。行走在蓝天白云下,呼吸着新鲜空气,五月的盐城令人赏心悦目。“五一”期间,来盐城旅游的扬州客人陈国玉由衷地感慨:“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名副其实。”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城乡河道综合整治、开展大规模植树活动,扎实开展国家生态县(市、区)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加快建设秀美城市和田园乡村,城乡面貌正发生可喜变化。不只是生态环境美,投资环境、营商环境同样赢得客商赞许。

2006年,滨海县南亚再生资源利用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志强从台湾来盐城工作。台湾飞香港两小时,香港飞上海两小时,上海坐车到滨海5小时,加上转机等待的时间,那时从台湾来盐城,至少11个小时。现在呢?台湾直飞盐城不到两小时,盐城到滨海1小时,时间大大缩短。

“盐城如今开通多条国际航线,并且迎来了高铁时代,便捷的交通让外商来盐既省时又省钱。”林志强的赞叹,道出了客商们共同的心声。

突出创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社会信用系统,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盐城在全省率先向社会公布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等“6张清单”,并完成县级“5张清单”工作,制定了权力清单管理办法。对市级行政权力进行清理审核,取消、转移、下放、整合或者实行备案管理行政权力4812项。

盐城社会和谐稳定、人人友善,给很多外地客人留下了好印象。近年来,我市以“厚德盐城”城市品牌为抓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创文明城市,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在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同时,也支撑起城市的硬实力,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内外人士的眼光和脚步。5月14日,在盐投资多年的福建客商郑清玄说:“盐城不仅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而且人居环境好,我会向更多的朋友推介盐城。”

3月28日,在盐城韩资工业园开工仪式上,韩国infac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珍基对盐城赞不绝口:“此次盐城之行,让我体会到盐城不仅天蓝、地绿、水净、空气好,投资环境也非常棒!”

全民创业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来,我市把推进创业扶持工程作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鼓励创办兴办实业,加快建设创业盐城,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意见,从放宽市场准入、培育创业主体、打造创业载体、强化政策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化创业环境等方面鼓励全民创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营造良好创业环境,调动千军万马、发动全民创业,以全民创业实现盐城经济强、促进全市百姓富。1至4月,全市创业扶持工程已完成投资1361万元,组织创业培训5496人,扶持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各类群体创业4663人,并催生了工商登记的“井喷”效应。

市委、市政府出台鼓励全民创业“30条”和进一步激励创业“10条”政策。截至目前,我市已为各类创业人员发放创业培训补贴130万元、社会保险补贴234万元,为837名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87万元、贴息153万元,为各类创业园区发放创业补贴168万元。

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为重点群体,市县联动开展了服务青年大学生创业“春蕾”行动、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春雨”行动、返乡创业“春晖”行动。截至目前已组织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训3133人、创业模拟实训3436人、就业能力提升培训4331人,培训后成功创业515人;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创业创意项目大赛,评选表彰了一批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其中,33个创业项目获得省级认定和奖励。

从响水灌河口到东台弶港,从建湖西塘河畔到射阳沿海滩涂,行进在初夏时节的盐阜大地,美丽盐城的一幅幅小康图景次第呈现。

4月16日,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市区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工程全面开工,这是我市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涉及社会面最广、施工难度最大的城建重点工程,工程预计15个月内完工。建成后,服务范围覆盖大市区绝大部分区域,届时由老城区、城南新区任意一点出发,基本可以在15分钟内进入市区高速公路环线,将有效解决市区居民快速出行的问题。

把钱花在刀刃上,着力抓好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关系最密切、急需建设的民生项目,是我市一直秉持的理念。突出解决百姓饮水、出行、看病、上学等重大民生问题,把饮用水安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对大市区通榆河沿线进行专项整治,取得了成效、赢得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