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盐城打造开放开发升级版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5.06
4月23日,大丰万吨级新能源海水淡化成套设备通过省首台(套)产品认定。大丰新能源淡化海水示范项目运用的国际首个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系盐城市新能源海水淡化园区自主研发。5月初,盐城援建马尔代夫海淡水成套设备方案初步敲定,每日可为岛国人民提供1000吨海水淡化直饮水。7月,“千岛之国”印尼有望迎来首个淡化海水成套设备。淡水资源紧缺,沙特、阿联酋等缺水国家争相购买该淡化海水成套设备。这一盐城加快沿海开发的新成果,成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的最新例证。
作为新一轮沿海开发的重要一极,盐城抓牢沿海发展“主引擎”,用好重大项目“主抓手”,坚持以高端为方向、开放为路径、生态为特色,深入实施沿海开发“六大行动”,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沿海地区支撑作用和极化效应不断增强。
近三年,该市GDP年均增长12%,分别快于沿海、全省0.4个和2.5个百分点;投资年均增长22.6%,今年超3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分别高于全省3.8个和11.2个百分点。瞄准“高于全省、快于全省”目标,沿海开发持续发力,尽管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一季度盐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前三,为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港口是沿海开发建设的龙头。龙头起,全盘活。盐城拿出千亿建成17个万吨级码头,盐城港年内跻身全国亿吨大港行列。大丰港区石化码头、大件码头建成通航,扬泰宿淮地区“无水港”内陆网点全面铺开,开通国际国内航线27条;滨海港区10万吨通用码头开港通航;射阳港区建成2座万吨级码头,一类口岸实现临时开放;响水港区将2万吨级航道疏浚提升到5万吨级,构建河海一体大航道。同步推进的还有盐城机场改扩建二期工程,连盐、徐宿淮盐等重大铁路项目,“公、铁、水、空、港”全要素构筑起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搭建开放合作新平台,盐城抢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大对沿线国家的境外投资,“走出去”步履铿锵。目前,盐城和20多个国外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对外投资突飞猛进,累计108个项目,中方协议总投资15.35亿美元,涉及34个国家和地区,仅今年就有25个项目,总量居苏北第一。在坦桑尼亚、印尼等国家,盐城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跨国合作项目进入“蜜月期”。同时,30多个沿线国家来盐投资,“引进来”项目数超1700个,协议外资达150亿美元。
载体水平稳步提升。18家重点园区在全省整体进位,经济总量占全市的75%。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国家海水淡化试点城市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新获批国家级高新区,成为江苏韩资密集区,中韩(盐城)产业园已有140多个项目落户。盐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进程加快,先期投入30多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初具承载沿海重大项目的能力。
绿色转型是方向,环境品质是追求,盐城全力打造沿海开放开发“升级版”。
能源转结构。盐城拥有全省70%风电和50%光伏资源,去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7亿千瓦时,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60%以上。传统能源正向清洁能源转变,今年清洁能源占比达20%,提前5年达到国家目标,打造“海上三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产业转形态。在东台,所有项目体现“高轻新”,迎来8家央企和一些行业领军企业投资落户,婉拒一大批10亿元级甚至50亿元级项目,成为江苏沿海唯一的“无化工区”。重点推进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基地、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国家大宗商品港口物流基地这“五大基地”建设。
发展转方式。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中关村(盐城)大数据产业联盟、电商快递产业园、苏北首家创客空间等项目建设。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抓手,力争大中型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实施“515”三年大规模引才计划,出台鼓励支持创业的40条政策措施,推动八大主体全民创业,实现“打工经济”转向“创业经济”,进而迈向“人才经济”。本报记者卞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