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调研组到三都传经送宝
来源:三都县委宣传部 作者: 时间:2015.05.05
4月30日,由黔南州政协原主席、贵州省水家学会会长胡品荣,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贵州省水家学会名誉会长梁光华等组成的专家调研组来到三都水族自治县,对水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进行调研,开展专题讲座。同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还与三都县签订共建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推三都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三都县委副书记、县长潘仕进,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韦其贤,县政协主席韦成念等县领导陪同调研。
上午,专家组一行实地察看了水族博物馆,了解新场馆建设进展及规划发展情况,通过走、看、问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水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潘仕进汇报三都县民族文化保护与利用工作时说,三都总人口36.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7%,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9%,全国57%以上的水族人口聚居在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县各级有关部门历来十分重视水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对水族文化的保护、抢救和挖掘工作,做到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既尊重和继承传统文化,又促进文化发展,做到在继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扬。自2006年以来,三都共建立了涉及十个类别47个项目的《三都水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名录》。2010年,三都命名了首批163名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是最早命名的县之一。目前,三都有水族马尾绣、水族端节、水书这3项已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书正在申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还有13项省级名录、14项州级名录。2013年,在三郎新城区建设水族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陈列区面积3954平方米、藏品库区693平方米、技术用房和观众服务设施及管理系统面积1353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466万元,该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推动水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潘仕进表示,三都县政府将强化宣传,拓宽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水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创新区,加快融入州“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促进民族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听取汇报后,与会各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三都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等主题畅所欲言,谈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有关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民族文化保持完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节日、歌舞、服饰等历史悠久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水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将结合自身各种资源优势,帮助三都排忧解难,解决瓶颈问题。同时,希望三都要保护和利用好这块资源,打造好“水族”这一品牌,提高三都知名度,把其作为推动三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力抓手。
座谈会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家学者还赠送了有关三都水族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书籍,并与三都县政府签订了共建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三都提供人才培养、教育培训、产研开发、民族文化传承与交流等智力支持,推动三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下午,梁光华教授还为全县领导干部举行了一场生动的民族文化研究专题讲座,讲述了水书与水族文化习俗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水族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使聆听讲座的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了水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成为水族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实践者。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覃友寿主持专题讲座。县长潘仕进等县领导和县直各部门有关干部听取了专题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