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乡高原梯田唱到阿姆斯特丹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6版 作者: 时间:2015.05.05
春日云贵高原的阳光之下,一个身穿传统服饰的哈尼族姑娘站在梯田边忘情地用哈尼语歌唱:“和睦秧苗节节高,人生情意留人间。大田小丘是一家,饱满金谷堆满仓。”她的身后,是绵延的大山。
哈尼族姑娘名叫陈夏苓,今年二十八岁。她所在的地方,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这里是陈夏苓的家,也是哈尼多声部民歌的起源地。
从普春村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颠簸一个半小时,是阿扎河乡。从阿扎河乡继续赶两个半小时的山路,才是红河县。红河县距离省城昆明还有330公里。
12岁以前,陈夏苓没有离开过普春村;28岁的她,早已去过北京、台北参加哈尼多声部演出,最远还到过阿姆斯特丹。初学多声部演唱的少女陈夏苓不曾想象,这项古老而传统的哈尼族文化遗产,会让她走出大山,走出国门,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哈尼多声部民歌源于哈尼族梯田文明,以歌颂劳动、祈福丰收、赞美爱情、讴歌山野为主要内容,通过唱、跳、弹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哈尼族的日常生活。
12岁,小学毕业的陈夏苓因为家境困难无法升学,她选择去离家六个小时车程的元阳县帮人看管小孩挣钱。两年之后,她又回到红河县,在县里招待所当服务员。直到2004年,当时正在筹建红河县民族文化传习馆的哈尼族文化专家吴志明找到她,说服她系统学习多声部演唱,陈夏苓才结束了四处打工的少年时光。
十年来,除了让人羡慕的外出演出经验,练习之苦,只有陈夏苓自己知道。“最艰难的时候,看到三弦、二胡这些乐器心里就烦躁,根本不想摸。”陈夏苓回忆道,“2005年开始,我在传习馆跟着吴老师学唱歌,没有工资、没有补贴,每天的练习从早到晚,重复、枯燥,还得向家里要生活费。”
“我出走过三回。最凶的一次和爸爸大吵,他也觉得我继续唱下去没有前途,想要我嫁人。”
陈夏苓的父亲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但是,我还是放不下。”陈夏苓说,“那几年并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保留、传承哈尼多声部音乐文化,爸爸虽然是传承人,家里也并不宽裕。而村里同龄的女孩子,早已结婚生子。”学了十多年的多声部演唱,陈夏苓发现自己已经渐渐离不开这项传统文化了。“像我这一代的年轻人,会唱多声部的,只有六个人了,现在都在传习馆里学习。但是哈尼多声部认证的就有八个声部。”陈夏苓发愁道。
2012年,陈夏苓考入红河县文化馆的扶持非遗文化特殊岗位,成为事业单位的一员,开始了每天在文化馆和传习馆之间往返工作、学习的日子。
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青春里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多声部音乐的陪伴下度过,至今单身的她会不会有些寂寞?这个不爱高跟鞋,总是穿一身传统哈尼族服饰的姑娘腼腆又坚定地一笑:“我是哈尼族人,有这个义务把多声部传承下去。”
(记者臧晓程)新华社昆明5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