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中国 >> 正文

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时间:2015.04.27

  中国绿色时报4月27日报道(特约记者 王晓圆)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一年植树播绿的好季节。4月3日,一年一度的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京郊植树点,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
  连续3年来,在京郊的丰台区永定河畔,在海淀区南水北调团城湖调节池,在朝阳区孙河乡,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参加植树活动,履行公民的法定义务。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造林绿化及生态建设。总书记连续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对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真正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放到了治国理政和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和推动,是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和国土绿化工作认识的飞跃,是我国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的重要指针和基本遵循,必将推动我国造林绿化事业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新历史时刻。
  3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义务植树时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更加注重抓生态,集中精力打好生态攻坚战。通过一手抓天然林保护,一手抓植树造林,扎实推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
  引领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  成为人民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加强宣传教育、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总书记还强调,绿化祖国,改善生态,人人有责。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
  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切关注和对植树造林的重要指示,正如春风化雨,神州大地涌起绿色潮。当前,人们爱绿护绿的意识不断提升,参与植树造林的热情日益高涨。每到春季,各地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义务植树活动,各级领导带头参加植树,各地各部门、各团体以多种形式组织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央各部门的领导积极参加“全国人大机关义务植树”、“全国政协义务植树”、“百名将军义务植树”、“共和国部长植树”等活动。国家林业局连续3年组织“国际森林日”植树纪念活动,还开展了APEC碳汇林、亚太森林组织纪念林等植树活动。各地领导也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广西等地形成了春节植树团拜的良好风尚,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各级党政军和人大、政协的领导集体植树拜年。
  近年来,各地积极创新义务植树活动形式和工作机制,不断拓展义务植树的渠道和形式。大力推行以植树劳动为主,认种认养、认护认养、抚育管护、绿化宣传、技术服务和购买碳汇林等相结合的多种义务植树实现形式。浙江、广西以赠苗植树方式,支持推动城乡绿化。吉林、贵州、内蒙古、河南分别通过义务植树推进村屯绿化、环城绿化和重点地区绿化。海南组织发动230万人次参加绿化宝岛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190万株。江苏开展“市民林”、“车友减排林”等纪念林植树活动。内蒙古、贵州相继出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及折算办法。黑龙江颁布实施了《义务植树条例》和《义务植树登记考核管理办法》。辽宁、安徽、湖南分别确定了全民义务植树月、植树周、植树日。义务植树越来越成为人们绿化祖国大地、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行动和重要方式。
  引领造林绿化和生态林业建设  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生态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我们必须强化绿色意识,加强生态修复、生态保护,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总书记还强调,全社会都要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全国各族人民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下去,坚定不移爱绿植绿护绿,把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把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置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考量和谋划,为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务院每年召开全国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暨造林绿化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林木种苗工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等意见。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专门编制了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每年还印发做好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国家林业局制定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树木移植管理的通知,确保我国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各地每年也通过召开高规格会议或出台相关文件,对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进行动员和部署。
  近年来,我国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推动生态建设和保护。全面启动了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全面停止了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保护天然林;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2014年落实退耕还林任务500万亩,2015年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000万亩;启动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首批划定国家储备林1500万亩;以抓好京津冀蒙林业生态建设和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扎实开展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作,积极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各地结合实际,谋划实施了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加大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力度。北京全力推进平原造林工程,基本完成了百万亩平原造林主体任务,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浙江以推进“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江”为契机,围绕“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总目标,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广东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实施生态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和乡村绿化美化等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广西实施了“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和“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专项行动。黑龙江开展村屯造林绿化行动,从2014年开始,利用3-5年时间,加大村屯绕绿、见缝插绿、庭院植绿、荒坡造绿力度,使农村看得见树、见得着绿。内蒙古大力推进公路、城镇、村屯、矿区园区、黄河两岸、大青山前坡六大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完成重点区域绿化405万亩。陕西从今年起实施“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的“三化”生态建设战略,2015年计划营造林400万亩。
  在各类重点工程推动下,我国造林绿化持续快速发展。2013年和2014年,全国每年完成造林9000万亩以上,中幼龄林抚育1亿多亩,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引领林业改革和民生林业建设  增添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总书记还强调,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见缝插绿、建设每一块绿地做起,从爱惜每滴水、节约每粒粮食做起,身体力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就是要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各地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大力推进民生林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迫切需求,让广大城乡尽快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近年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森林城市、美丽乡村,在神州大地形成热潮。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城市森林和美丽乡村建设,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的美好期盼。全国有25个省区市的140多个城市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75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国森林城市年均新增造林面积占全国总量的20%以上。在农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民生林业,就是要留住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
  近年来,各地大力加强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和林业休闲服务、花卉苗木等十大绿色富民产业,实现强林富民。贵州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理念,启动实施绿色贵州建设3年行动计划,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大力发展经济林,既念好“山字经”,又种好“摇钱树”。2014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各地发展森林公园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广东提出3年内新建1000多处森林公园。宁夏提出每个县至少建设1处森林公园。山西大力推进“百县百园”建设。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级森林公园已发展到3000处左右,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超过800处。湖南省郴州市通过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重点发展高产油茶、高效楠竹、珍贵树种“三大百万基地”,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万个。
  近年来,国有林场、国有林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推进了民生林业建设步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把27亿亩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真正交给农民,让亿万农民实实在在分享到了改革红利,实现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这项改革惠及1亿农户、4亿农民,全国2550个林改县农民人均年林业收入占年收入的比重达到14.6%,重点林区县超过60%。国有林场改革和国有林区改革,按照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林区新体制,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改革目标正在稳步推进。浙江白云山林场通过几年改革试点,让林场职工从青山绿树中尝到了“甜头”,林场职工的年均工资从2007年的2万多元提升到6万多元。
  良好生态,全民共有、全民共建、全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种公平和普惠,就是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说,美丽中国,绿色是根本。祖国大地只有披上绿装,才有美的基础,才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切实强化当前这一历史性时刻林业部门的责任担当,大力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