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传承弘扬"沂蒙红色文化" 唱响社会和谐旋律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5.04.23
“沂蒙红色文化”是指革命战争年代在山东省沂蒙这片热土上由山东党政军民共同缔造和发展的革命文化。沂蒙革命根据地与井冈山、延安、太行山、大别山等革命根据地一样,是当时全国着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沂蒙红色文化”主要包括沂蒙红色物质文化和沂蒙红色精神文化两种形态。沂蒙红色物质文化主要是指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大地上留存下来的革命遗迹,例如战斗中人们用过的枪、炮、刀、盾等武器,革命者看过的书、电文、报纸等,用过的办公桌、椅子、水杯、碗筷、被褥等,穿过的衣服等实物。沂蒙红色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沂蒙党政军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思想、观念、理论等观念形态的文化。沂蒙红色物质文化与沂蒙红色精神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沂蒙红色精神文化蕴含于沂蒙红色物质文化之中,沂蒙红色物质文化是沂蒙红色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沂蒙精神是“沂蒙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以“爱党爱军、开拓创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其中,“爱党爱军”集中展示了山东党政军民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党群之间血肉联系、军民之间鱼水情深的亲密关系,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开拓创新”高度凝练了山东党政军民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变革图强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主题。“艰苦创业”充分体现了山东党政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埋头创业的精神风貌,是沂蒙精神的品格。“无私奉献”集中反映了山东党政军民顾全大局、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精神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生动展现和升华,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具有巨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
“沂蒙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首先,“沂蒙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沂蒙人民深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的影响,表现出忠厚老实、重情重义、吃苦耐劳、善良勇敢、大智大勇等优秀品格。
其次,“沂蒙红色文化”具有先进性。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共产党早期活动家、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就在沂蒙播撒下革命的火种。党成立后,沂蒙地区一批又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真理,在沂蒙人民心中洒下了共产主义的真理之光。
第三,“沂蒙红色文化”具有时代性。“沂蒙红色文化”产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精神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发展。
第四,“沂蒙红色文化”具有开放性。“沂蒙红色文化”虽然产生于沂蒙山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但是它又不是一种封闭的、落后的、单纯地域性的文化,而是具有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特质。
“沂蒙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传承和弘扬,增强红色文化软实力。一是要加强对“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加大收集、挖掘、整理、研究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和回忆录的力度。二是要拓宽创新传播途径,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沂蒙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利用各种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加大对“沂蒙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和传播力度。加大“沂蒙红色文化”纪念场馆的建设力度和免费开放力度,吸引更多的群众接受“沂蒙红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增强“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三是加强对 “沂蒙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沂蒙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四是尽快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沂蒙红色文化”繁荣发展,为红色文化主阵地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