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天然林资源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张掖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4.08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是西北地区极为重要的“种质资源库”和“遗传基因库”。市寺大隆林场位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总管护面积263万亩,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辖区内停止了天然林采伐,重点区域实行了封山禁牧,严格控制水电开发、探矿、挖沙采石等生产经营活动,90%以上的森林、林地、冰川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区和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张掖2001年实施天保工程至今,完成封山育林4.1万亩,人工造林3.3万亩,森林病虫害防治8.5万亩(次),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湿地面积分别达23.5万亩、2.2万亩、47.6张掖市林业局万亩、29万亩,活张掖日报社立木蓄积量达302万立方米,每年以6万立方米的速度递增,森林覆盖率达26.3%。强化森林防火,建立健全了跨省区森林防火联防体系,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保持建场以来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坚持依法治林,强化法治宣传,近年来,没有发生盗伐林木、偷猎等重大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案件。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天然林全面禁伐,天保工程造林、封育,逐年实施的禁牧、轮牧,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林缘逐步向外扩展,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增强。生态环境逐步好转,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增加、分布范围扩大。多年绝迹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的踪迹被多次发现,斑尾榛鸡、血雉时有发现,马麝、棕熊等过去很少见到的一些野生动物如今频繁被发现,马鹿、岩羊、蓝马鸡等减缩较快的野生动物种群明显恢复,狼群已经多次危害牧民的羊群、牛群。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寺大隆林场下设6个护林站、1个生态苗圃,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生态工程保护建设力度,投入逐年增加。林场先后新修建了4个护林站的房屋,配备了办公、生活设施,今年剩余的2个护林站的房屋修建也将完成并投入使用,全面改造了生态苗圃的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祁连山中段向阳台生态定位观测站投入使用,兰州大学、中科院寒旱所等科研单位进驻开展森林水文气候变化等相关研究。建设通畅工程公路10公里,维修、拓宽防火道路110余公里,新架设输变电线路、通讯线路12公里,修建了水窖5座,打饮水井1眼,修建温室蔬菜大棚6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能力明显提升,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种苗产业培育已具雏形。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场一手抓资源管护、一手抓产业培育,积极谋求改善民生的发展路子。建成生态苗圃1处1000亩,繁育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乡土树种和樟子松、新疆杨、白蜡等生态工程造林树种苗木,年出圃10余万株,为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提供了优质苗木。同时,加强经济林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工作,建立示范点,重点推广红早酥梨、红香酥梨等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助推张掖市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市寺大隆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