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持续发展 >> 正文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4.03

  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10年挖掘、评选和保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起了政府主管、科学论证、分级管理、多方参与、惠益共享的管理机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世界上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为各国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这是记者从3月31日-4月1日在福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交流会上获悉的。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这项重大行动,中国政府率先积极响应,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积极参与了项目准备、申请与实施工作。特别是2009年项目正式执行以来,在保护途径探索与试点经验推广、GIAHS的选择与推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管理机制建设、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公众宣传与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了系统工作,顺利完成了项目设定的各项目标,取得了极好的成效,使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走在世界前列。截至2014年,中国拥有11项遗产,占世界总数的1/3。从2013年开始,开展了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审,目前3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入选。在政府的推动和各遗产地的配合下,遗产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及农耕文化等得到严格保护,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重现活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我国遗产保护的经验和做法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相关制度的决策参考,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推崇和借鉴,许多国家纷纷到我国取经,为推动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面临更好契机,会议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指导与资金扶持,促使农业文化遗产国家级管理办法尽快出台,为各地开展遗产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制订5年发展规划,稳定并强化扶持资金力度,支持遗产地公益性保护工作,提升GIAHS社会公众的认知,支持地方政府开展遗产休闲农业、品牌建设等工作,拓展农业的功能,实现传统农业系统的多种价值,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会议强调,进一步盘活遗产资源,让农民切实受益,需要各级政府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路径。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调动多方参与的积极性,要搭建平台,充分调动农民、村庄、企业与社会积极性形成多方参与机制,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纳入地方发展的总体布局,融合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发展战略中,让这个活态的农业文化遗产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动力翅膀。

  会议要求,强化科研支撑,继续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一年来中国GIAHS专家委员会积极为地方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参与粮农组织工作,推进农业文化遗产国际合作,推动了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建立起了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体系,今年起实行年报制,定期对遗产地开展评估,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专家委员会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支撑,汲取25位院士各领域专家的研究帮助政府以更科学高效的决策,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郑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