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持续发展 >> 正文

科学发展:推动“十二五”建设“金钥匙”

来源:焦点中国网 作者: 时间:2011.06.09

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总在历史的关键时期彰显其重大的意义。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鲜明提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科学发展”将给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定下新基调,打开新思路,将成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著名论断,经过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升华成为“科学发展”。
  无论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看,还是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轨迹着眼,能不能抓住机遇,推进发展,是一个国家能否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关键。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中共中央对“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议,特别强调了“科学发展”,正是着眼于中国未来的发展。
  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做出正确判断,源自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分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建议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放眼国际,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纵览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中国正加快由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迈进。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能够得到延续。”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分析认为,建议在全面审视、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发展的根本走向基础上,得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的基本结论。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国家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繁重。
  ——我国目前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近千万,每年新增劳动力有上千万,还有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都需要就业岗位。
  ——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597万,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消除贫困最根本的是发展。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社会面貌还很落后,缩小差距的根本办法还是加快发展特别是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发展。
  在发展之路上疾驶30多年的中国,当前不能有任何松劲情绪和懈怠思想。建议明确指出,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机遇来之不易,稍纵即逝。“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善于抢抓机遇、推动发展。郑必坚说,建议要求全党“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也就是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加快发展我们自己。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敏锐洞察,是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科学发展之路前行的不断探索。
  建议强[FS:PAGE]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认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重大的历史趋势在‘十二五’期间汇集到一起,核心是加快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
  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全面阐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内涵,对下一步攻坚作出明确部署。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投资、出口、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消费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40%-50%之间。
  专家指出,从过去五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来看,由于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强大的惯性,“调而不快”甚至“调后反弹”的情况在许多地方依然存在。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指出,“扩大内需”在建议中单独成为一个章节充分表明,中国已将其完全纳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的轨道。
  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三驾马车’有了新变化,将消费排在首位,说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片面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DP的老路是走不通了。”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博士说。
  目前,投资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我国制造业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单位GDP能耗仍居高不下……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将面临严峻挑战。
  专家指出,如果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体制机制不改,“以GDP论英雄”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变,价格形成机制依然不能真正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代价,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久推难转”“转而不快”。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认为,中国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时不我待。展望“十二五”,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抓住机遇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个国家的发展,公正和效率是永恒主题,二者不可偏废。激发社会的创造力,才能提高国家发展的活力。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正和效率统筹兼顾,才能使国家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五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表示,“四个更加”就是围绕“科学发展”展开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
  分配公平正是维护社会公正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近期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和委员都指出,社会财富的蛋糕不但要做大,更要切分好。
  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除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FS:PAGE]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之外,还提出“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已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去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基金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截至去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超过1.2亿人,全国基本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已超过12亿人,总体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绝大多数省份已建立了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
  建议提出,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一系列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涉及重大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政府职能转变:包括改革户籍制度,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限制高管收入,缩小行业差距;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增加职工工资等。
  一场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涉及财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制等多方面,必须统筹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稳步推进,有效解决。
  宏伟蓝图在展开,崇高使命在召唤。专家指出,随着科学发展贯穿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必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记者 杨维汉)

(摘自《新华网》 2010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