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清镇市诚信农民建设成效显著
来源:贵州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5.03.27
2009年以来,清镇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农民致富新路子,在全市开展诚信农民、诚信村组、诚信乡镇创建活动。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清镇的诚信建设工作作了两次重要批示,对清镇诚信建设给予了巨大的鼓励和鞭策,为深化“诚信农民”和“诚信清镇”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清镇市通过诚信农民创建活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实践,展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前景。
一、主要做法
(一)确定发卡银行,发行“诚信清镇卡”。“诚信清镇卡”既是诚信主体的身份象征,同时也是金融企业连接诚信主体的重要纽带,它对诚信主体和金融企业都有较高的诚信要求,为了选好发行银行,清镇市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诚信企事业单位代表、诚信农民市民代表,通过听取陈述、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最信任的银行来制作发放“诚信清镇卡”。
(二)完善综合平台,实行科学管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全面开发、建设了清镇市诚信建设综合管理系统,分设了诚信管理、金融管理、农经管理、社会管理、系统管理等11个功能板块,按照“征信全面、授信科学、用信便捷”的要求,对“诚信清镇卡”进行“加分晋级、扣分退出”的电子信息化动态管理。
(三)完善奖惩机制,形成有效激励。着力建立健全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以“诚信清镇卡”为抓手,让持卡的诚信主体充分享受诚信优先优惠,以此来加强行业管理部门、诚信经济组织、诚信主体之间的联系,规范行业管理,提升市民素质。启动失信惩戒机制,让失信者处处受制,寸步难行。
(四)用好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台开设《诚信清镇》专栏,用诚信实例提高诚信建设知晓率。广泛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增强诚信建设传播率。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用,扩大诚信建设覆盖率。发挥“一堂一团”作用,利用全市367个道德讲堂,请身边人讲身边事;利用“百姓宣讲团”,到村(居)、农户进行诚信宣讲。
(五)建立巡查队伍,加强社会监督。组建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新闻媒体、市民志愿者参加的共36人巡查队伍,分三队每月两次深入到全市食品行业、窗口单位和公共场所进行巡查,深入查找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现场向存在问题的有关部门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其限期落实。同时通过电视台、网站、村(居)、网格宣传栏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
(六)建全领导机构,提供组织保障。成立清镇市诚信建设办公室,纳入正科级正式编制,配备专职人员10人,专门负责开展诚信建设工作。全市各乡(镇、社区)、各单位层层成立诚信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明确工作任务,按照市诚信办的总体要求抓落实,为我市全面深入开展诚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诚信不断深入人心。重道德、讲诚信在清镇市已经成为清镇市广大农民的行为准则,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每年涌现出一大批诚信主体,还涌现出面对500万元不动心的彩票诚信销售员袁宗义以及身边好人刘云等一批有影响的诚信人物。
(二)促进了城乡经济快速发展。诚信就是生产力,诚信是最可靠的市场,是最稳定的收益。通过开展诚信农民建设,促进全市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清镇市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4411元,上升到2013年的9022元,开展诚信建设前后对比,农民收入不断大幅度提升,创造了近年来最高增速。
(三)促进了投资环境明显改善。诚信就是梧桐树,诚信就是大磁场,通过诚信政府、诚信农民、诚信市民、诚信企业的不断创建,结合招商、扶商、安商,清镇市近年来引进了泰国正大、三联乳业、贵州广铝等一批优强企业,极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年又签约的中通金域、北京鑫宏、国机集团等项目,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项目招商和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提升现有传统产业上均取得突破。
(四)促进了清镇形象对外宣传。近年来清镇市“诚信农民”和“诚信清镇”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了《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农民日报、科技日报、大公报、贵州日报、贵阳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三农在线、百度、搜狐、金黔在线等省内外媒体和知名网站的高度广泛报道。吸引全国各兄弟省市区前来指导交流,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清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促进了城乡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创建活动,逐步规范了机关、单位、企业、行业、职工、农民、市民的行为,得到各方面支持配合,化解了生产生活中的矛盾,融洽了干部群众关系,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清镇市先后荣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普示范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西部投资软环境最佳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失信惩戒机制法制化不够健全;二是诚信创建结果未得到广泛运用;三是职能部门未将诚信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成为规范服务对象行为的有效措施;四是职能部门的联动管理没有全面实现,信息不能共享;五是行政处罚信息未能公开。
四、可行性建议
一是充分借助现代网络技术,进一步完善清镇市诚信建设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建立科学的征信、授信、用信机制;二是不断研究出台更多的诚信优先优惠政策,同时不断扩大诚信商圈提供更多的优惠折扣,让持卡人拥有更多的优惠和便捷;三是加大诚信创建力度,研究解决诚信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评选出更多的诚信主体,增加“诚信清镇卡”吸引力覆盖面。四是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让“诚信”成为清镇市的城市精神,清镇人的行为准则。(清镇市诚信办 王国松)
一、主要做法
(一)确定发卡银行,发行“诚信清镇卡”。“诚信清镇卡”既是诚信主体的身份象征,同时也是金融企业连接诚信主体的重要纽带,它对诚信主体和金融企业都有较高的诚信要求,为了选好发行银行,清镇市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诚信企事业单位代表、诚信农民市民代表,通过听取陈述、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最信任的银行来制作发放“诚信清镇卡”。
(二)完善综合平台,实行科学管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全面开发、建设了清镇市诚信建设综合管理系统,分设了诚信管理、金融管理、农经管理、社会管理、系统管理等11个功能板块,按照“征信全面、授信科学、用信便捷”的要求,对“诚信清镇卡”进行“加分晋级、扣分退出”的电子信息化动态管理。
(三)完善奖惩机制,形成有效激励。着力建立健全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以“诚信清镇卡”为抓手,让持卡的诚信主体充分享受诚信优先优惠,以此来加强行业管理部门、诚信经济组织、诚信主体之间的联系,规范行业管理,提升市民素质。启动失信惩戒机制,让失信者处处受制,寸步难行。
(四)用好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在电视台开设《诚信清镇》专栏,用诚信实例提高诚信建设知晓率。广泛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增强诚信建设传播率。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用,扩大诚信建设覆盖率。发挥“一堂一团”作用,利用全市367个道德讲堂,请身边人讲身边事;利用“百姓宣讲团”,到村(居)、农户进行诚信宣讲。
(五)建立巡查队伍,加强社会监督。组建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新闻媒体、市民志愿者参加的共36人巡查队伍,分三队每月两次深入到全市食品行业、窗口单位和公共场所进行巡查,深入查找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现场向存在问题的有关部门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其限期落实。同时通过电视台、网站、村(居)、网格宣传栏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
(六)建全领导机构,提供组织保障。成立清镇市诚信建设办公室,纳入正科级正式编制,配备专职人员10人,专门负责开展诚信建设工作。全市各乡(镇、社区)、各单位层层成立诚信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明确工作任务,按照市诚信办的总体要求抓落实,为我市全面深入开展诚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诚信不断深入人心。重道德、讲诚信在清镇市已经成为清镇市广大农民的行为准则,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每年涌现出一大批诚信主体,还涌现出面对500万元不动心的彩票诚信销售员袁宗义以及身边好人刘云等一批有影响的诚信人物。
(二)促进了城乡经济快速发展。诚信就是生产力,诚信是最可靠的市场,是最稳定的收益。通过开展诚信农民建设,促进全市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清镇市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4411元,上升到2013年的9022元,开展诚信建设前后对比,农民收入不断大幅度提升,创造了近年来最高增速。
(三)促进了投资环境明显改善。诚信就是梧桐树,诚信就是大磁场,通过诚信政府、诚信农民、诚信市民、诚信企业的不断创建,结合招商、扶商、安商,清镇市近年来引进了泰国正大、三联乳业、贵州广铝等一批优强企业,极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年又签约的中通金域、北京鑫宏、国机集团等项目,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项目招商和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提升现有传统产业上均取得突破。
(四)促进了清镇形象对外宣传。近年来清镇市“诚信农民”和“诚信清镇”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了《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农民日报、科技日报、大公报、贵州日报、贵阳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华网、三农在线、百度、搜狐、金黔在线等省内外媒体和知名网站的高度广泛报道。吸引全国各兄弟省市区前来指导交流,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清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促进了城乡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创建活动,逐步规范了机关、单位、企业、行业、职工、农民、市民的行为,得到各方面支持配合,化解了生产生活中的矛盾,融洽了干部群众关系,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清镇市先后荣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普示范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西部投资软环境最佳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失信惩戒机制法制化不够健全;二是诚信创建结果未得到广泛运用;三是职能部门未将诚信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成为规范服务对象行为的有效措施;四是职能部门的联动管理没有全面实现,信息不能共享;五是行政处罚信息未能公开。
四、可行性建议
一是充分借助现代网络技术,进一步完善清镇市诚信建设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建立科学的征信、授信、用信机制;二是不断研究出台更多的诚信优先优惠政策,同时不断扩大诚信商圈提供更多的优惠折扣,让持卡人拥有更多的优惠和便捷;三是加大诚信创建力度,研究解决诚信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评选出更多的诚信主体,增加“诚信清镇卡”吸引力覆盖面。四是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让“诚信”成为清镇市的城市精神,清镇人的行为准则。(清镇市诚信办 王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