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环保 >> 正文

云南野生动物保护凭啥吸引威廉王子?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时间:2015.03.27

        中国绿色时报3月27日报道(记者 杨劼) 云南野生动物保护,受到国际、国内广泛关注。
  这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有陆生脊椎动物1416种,其中重点保护动物222种,约占全国的55.4%。《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以来,生活在云南的亚洲象由150头左右增长至300头左右,黑长臂猿从150只增长到1200多只,滇金丝猴从1400只增长到2000只。
  云南是如何做到的?
  就地保护
  同时拯救极小种群物种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云南野生动物栖息地快速恢复和扩大。目前,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157个、面积282.53万公顷,为野生动物就地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西双版纳、南滚河、太阳河、无量山、白马雪山等自然保护区分别将亚洲象、绿孔雀、野牛、长臂猿、滇金丝猴作为主要保护对象。通过就地保护模式,云南80%以上的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从景观、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而言,就地保护是最有效和最充分的保护方式。”云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2014年,云南开展了全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251个重点物种在云南的分布、数量及栖息地状况基本查清。同时,亚洲象、滇金丝猴、长臂猿、印支虎和绿孔雀等20个物种的就地保护及研究监测项目启动。林业部门希望通过项目,建立科学长效的保护地巡视、监测制度及运行体系。
  云南还在加紧制定规划,拯救极小种群野生动物。
  2007年,《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率先在全国提出针对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理念和措施。同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意见》,将“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工程”列为十大保护工程之一。2009年,《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和《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出台。2012年以来,《云南黑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和《国宝滇金丝猴云南保护行动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目前,云南林业部门正按照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各项规划和计划,积极稳妥地开展50种极小种群野生动物的拯救保护工作。
  国际合作
  共同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行为
  保护无国界。“云南省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加强了与毗邻国家的合作,未来,这些合作将更加密切。”云南省林业国际合作办负责人介绍说。2005年,云南与缅甸签订了《中缅边境资源保护联防协议》,在怒江高黎贡山一带共同开展打击偷砍盗伐和偷捕盗猎。2006年,云南与老挝开展跨边境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行动,建立了沿边境线长220公里、面积20万公顷的联合保护区域。2010年,云南与越南老街省建立了边境地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联防联控机制,实现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有效防控。
  更广泛的合作来自国际NGO。云南先后向全球环境基金申报了《云南热带森林濒危野生动物跨境保护项目》和《云南高黎贡山濒危野生动物跨境保护项目》,组织实施了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和“中国林业持续发展”、中荷合作的“云南森林保护与社区发展”、大自然保护协会和保护国际资助的“滇金丝猴保护”、美国鱼和野生动物署援助的“亚洲象保护”、国际鹤类基金会合作的“云贵高原鹤类和其他大型水禽调查”及“卫星跟踪黑颈鹤”等一批国际合作项目。项目的示范和带动,给云南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能力提升带来深远影响。
  云南一直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保持严打态势,但仍有不法分子将野生动物走私进入国内销售。据云南省森林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犯罪分子从境外走私野生动物入境的路线主要有3条,分别是从缅甸经瑞丽、芒市入境,从老挝经西双版纳入境,从越南经河口入境。在持续严打高压态势下,云南不再是犯罪分子走私野生动物的“黄金通道”。
  目前,云南与境外接壤的德宏等6个州(巿)森林公安机关,已就有关森林防火、信息共享、预防走私野生动物案件及涉案犯罪嫌疑人的抓捕等问题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进行了多次磋商,建立了国际警务合作机制。2012年-2014年,云南共查处野生动物案件4595起,收缴野生动物53769只(头),收缴野生动物制品130063件(张),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249万元。
  制度创新
  完善野生动物保护体系
  野生动物有时也很“任性”。在云南,野生动物肇事损害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屡见报端。为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1998年,云南省政府制定《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野生动物损害补偿。2010年,云南启动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试点。2014年,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实现全省覆盖,云南用5年时间,在全国成功探索运用商业保险机制解决野生动物损害补偿的新方法,用市场手段化解野生动物侵害风险,达到既保障野生动物生存繁衍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双赢目的。
  2010年-2013年,野生动物肇事公众保险投入保费4768万元,实际赔付8100多万元。2014年,云南省政府将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试点作为20个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督办,省级财政筹集5200万元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推广到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实现全省覆盖。
  云南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在1958年就已建立。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的体制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部分保护区长期处于无编制、无机构、无投入、无设施状态;一些自然保护区既有管理机构,又有开发经营机构,权责不分;跨州(市)的自然保护区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省级和地方编制混杂等管理体制滞后等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云南自然保护区发展的主要障碍。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1月7日,《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办法》印发实施,终于理顺了长期制约云南林业部门131个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规格偏低、编制使用层级复杂的体制问题。在国家压缩编制的大背景下,云南以自然保护区为载体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心窥斑见豹。2011年以来,云南投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经费4.69亿元,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经费1.76亿元。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云南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值得你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