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责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时间:2015.03.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阐明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开启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战略思想,四川林业将切实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责任和光荣使命,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四川,让历史的春秋之笔留下我们这一代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朽风采。
一、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筑牢生态屏障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
从来没有一个执政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道纳入国家顶层设计,作为行动纲领,进行全面部署。习近平同志的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立足点,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作为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四川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中国生态建设的缩影。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四川人民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中国的生态觉醒和作为。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流域面积的30%在四川。这条影响中国发展命脉的母亲河曾遭遇严重的生态危机。乱砍滥伐、无节制开采一度让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濒临崩溃。1981年那场百年不遇的洪灾,让四川人民在饱受生态苦果的同时下定了植树造林、绿化山河的决心。
1989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拉开帷幕;1998年,由国务院部署,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随后自然保护区建设、川西北防沙治沙、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推开。2013年,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委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奋斗目标。
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千方百计守护长江。25年来,四川林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探索生态优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之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营造公益林超过6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9.76%提高到35.75%以上;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量减少3亿吨,较1998年以前减少了近八成;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涵养水源、净化大气、森林旅游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超过1.63万亿元……此外,四川林业实现了由传统的、单一的木材采伐加工向现代的、多元的生态产品生产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林业经济功能不断拓展。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如何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论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取得的成绩,科学论证了这一辩证思想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
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战略思想,四川林业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二、深刻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担负主体责任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林业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拯救地球首先要从拯救森林开始”。
习近平同志的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森林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位置,深刻阐明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责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以“和谐”为宗旨的生态伦理观念、以“协同”为基础的生态制度框架、以“循环”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以“适度”为准则的生态生活氛围、以“优先”为前提的生态建设路径。四川是全国林业资源大省、林业经济大省、生态建设大省、物种保护大省,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战略思想,四川林业就要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
一是构建自然生态空间规划体系。要站在保障长江、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优化和拓展自然生态空间,建设生态屏障。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完善的森林保护、湿地保护、荒漠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自然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划定并严守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4条生态红线。
二是构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体系。以大工程推动全省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与恢复,重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森林经营培育、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川西藏区沙化土地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等十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
三是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当前,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最为迫切。要加强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快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有序开展碳汇造林活动,努力扩大森林、湿地自然生态空间总量,发挥绿色生态功能;要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着力打造川南竹产业、川东北特色经济林、川西生态旅游和成都平原林板家具四大现代林业产业集群,增加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发挥绿色经济功能。
四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源头保护制度,加强林业生态法制建设,制定修订一批林业生态保护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推进依法治林;完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场改革,健全林业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建立生态破坏一票否决制和责任终身追究制。
五是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培育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文明发展模式,营造植绿护绿、低碳出行、绿色消费的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化载体。提升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水平,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壮大生态文化产业,充分挖掘并打造森林、湿地、大熊猫等为载体的四川林业生态文化品牌,引导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
三、深刻认识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建设美丽四川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是习近平同志强烈的民生情怀和责任担当,也为我们指明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方向。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是当代中国的绿富兼美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美的总和。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高起点规划美丽中国建设的部署,四川林业明确了“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四川”的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提出了打造“东部绿色盆地和西部生态高原”的战略构想。
东部绿色盆地总面积18.06万平方公里,是全省规划的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城市群集中分布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着力构建“两屏六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重点加强秦巴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天府新区绿化美化,促进成都平原区林板家具、川南竹产业和川东北特色经济林三大产业集群提质增效、换档升级。
西部生态高原总面积30.57万平方公里,是长江、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自然灾害多发区和藏、彝、羌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着力构建“三屏三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重点加强沙化土地、退化湿地和干旱半干旱土地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提升川西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此外,在盆地西缘和川西高原结合区域,将以自然生态空间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契机,探索建立一批以大熊猫、川金丝猴和珙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
到2020年,全省林地保有量达3.54亿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7%,全省现代林业产业产值达到3500亿,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500元,林业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68万亿元;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建成,以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的东部绿色盆地和西部生态高原为支撑的美丽四川新格局基本形成。
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更加尊重自然、经济、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新常态,林业改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林业建设的优势和潜力更加凸显。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想为指导,切实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责任,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以实际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