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中国 >> 正文

宋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环境保护

来源:焦点中国网 作者: 时间:2011.03.22

  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继续加剧的主要原因有,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全社会环境意识淡薄以及资金投入不足。我们必须认真汲取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强化立法执法,提高政府和公众的环保责任感。当务之急是把水和大气管好。

  一、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

9[FS:PAGE]0年代,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第十个五年计划前四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9%的增长,效益比较好,各项事业充满了活力。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万亿元($1.63万亿),年均增长9.5%。外贸进出口突破1万亿美元,平均率增长35.7%。可以预见,“十五” 确定的各项目标能够提前完成。在经济快速增长、资源能源消耗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建成了一大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等可持续发展示范典型。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森林覆盖率从80年代初的122%提高到现在的18%,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环境保护为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市与农村淡水和大气环境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段有90%受到严重污染,1/3左右的河流水质已超过三类标准;随着机动车的迅速增加,有些城市大气已经形成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污染,出现了挥发性有机物和光化学烟雾污染。在农业结构变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不断改变,城市工业污染源向农村扩散和转移,各种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居高难下,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道,一些农业废弃物已由过去的肥料变成新的污染物。这些问题使得部分农村的环境恶化。二是传统与现代环境污染交织呈现。目前,危险废物、工业和生活垃圾等已经构成为对环境的新危害。全国每年产生1100万吨工业危险废物,近70%未经安全处理直接排放。除工业污染、生活污染、机动车污染等第一、二代环境问题,又要面对化学品、有机毒物、电磁辐射等新一代环境问题。发达国家上百年逐步出现、分阶段解决的环境问题,我国在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呈现复合、叠加型集中产生。三是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因环境问题影响到人民大众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引发的污染纠纷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各类环境投诉呈快速上升趋势。近三年来,环保部门收到的环境投诉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2004年达到60多万件,群众上访达8.6万批次。环境问题已构成影响社会安定重要因素。四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经济贫困等问题交叉重叠,形成恶性循环。北方一些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30%—40%的国际生态警戒线,其中黄河、淮河、辽河超过60%,海河超过90%,流域水环境功能严重失调。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有所缓解,但黄土高原、山区丘陵地带等贫困地区,由于滥垦、滥伐、滥捕、滥牧,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更大的破坏,有些地区甚至变成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使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贫困相互交织,恶性循环。

  环境问题与形势如此严峻,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

  第一,在工业化的热潮中常忽略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一些地方,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忽视发展的科学涵义,将经济发展与财富增长等同于单一的GDP增长,片面追求经济总量扩张,忽视质量提高和环境改善,只求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忽视长远利益和生态效益,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忽视全局利益。

  生命科学已有充分证据表明,现代人类是至少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的生命的进化和延续。水、大气和生态环境是生命以至人类存在和进化的先决条件。现代人每人每天需要消耗3.5公斤(2.7立方米)干净大气、2.2公斤净水和0.5公斤(千克)食品,这是我们生存和工作的首要条件。一旦[FS:PAGE]水源、大气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受污染和破坏,人们自己的生命就会受到危胁,也将严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现在我国人口13亿,20-30年后要达到15亿后才能停止增长,人均环境资源拥有量将长期低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工农业生产模式粗放,资源、能源利用率低,能耗、物耗高,单位GDP产生的污染物多,对土地、水等资源的过度索取转化为对环境资源的沉重压力,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我国近期内的重大社会难题之一。

  第二,公众的环境意识淡薄。国家环保总局与教育部共同组织的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表明,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数人持无所谓态度,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缺少了解,而相当一部分公众不能获取有关环境的科学知识。只有25%的公众在购物时考虑到环保因素,30%的人在处理废弃物时符合环境道德要求,仅有8.3%的人较多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可以想象,在环境意识和道德没有被公众普遍认同和接受,环境保护事业缺乏公众广泛参与的条件下,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第三,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中国尚处于工业化的初期,仍属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对环保的投入长期处于欠账状态。我们仍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环保投入机制,环保责任及投资基本由政府承担,而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又没有支出科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保投融资机制还没有建立,资金来源单调,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监测、监察装备老化,环保执法手段落后,环保队伍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还由于环境资源的价值与市场规律相背离,缺乏政策的激励和支持,导致环保市场发育缓慢,环保事业对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国外资本等的吸引力不强,加剧了环保投入的资金短缺。

  第四,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关系认识不够,对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基础性地位,还具有形态的复杂性、维护的长期性、影响的全球性等特点。水、大气、土地、生物等生态要素遭到破坏后,治理恢复的过程十分艰巨和缓慢,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异常高昂。一旦生态系统遭到大范围的破坏,就可能引发长时期的生态危机,使人们的生存的基础受到威胁。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大范围的环保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英国的泰晤士河、日本的琵琶湖都是经过了三五十年的治理,才取得了明显成效,这都是我们应该参考的例证。

  第五,中国有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使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山地占总面积三分之二,无法居住的地带占到1/3。西高东低的地形,江河落差大。西北干旱,少雨多风;西南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多暴雨;青藏高原寒冷严酷,空气稀薄。北方的干燥大气环流使高原地区生态的脆弱性延伸到低海拔地区,直接影响到东部的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大的海拔落差导致的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极为严重。季风变化造成的降水差异,使很多地区旱涝频繁交替、土地荒漠化。春天的沙尘暴天气时常出现,2000年春天连续12次的沙尘空气污染,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自然地理条件带来的生态环境脆弱,加重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艰巨性。

  二、认真吸取世界各国的历史教训,不应再重蹈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我国目前处于全面工业化建设时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了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二百五十年前的产业革命开始,西方从农业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逐步实现了高度工业化,形成了工业文明主导下的经济格局。但传统的工业文明以惊人的速度控制、掠夺和消耗全球自然资源,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影响[FS:PAGE]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平衡,使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恶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长远的生存发展。最后正如恩格斯所述,“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近几十年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表明,自然规律开始了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惩罚。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实施了“经济优先”战略,大致经历了“重污染、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先治理、少污染”等不同的阶段。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使人们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这在日本、美国、德国都有典型的事例。为人们所熟知的20世纪8大世界环境公害事件中,日本占到4件。为加快战后经济复苏,1951年后,日本陆续制定了钢铁、汽车、煤炭、电力等行业的中长期计划,大规模地建设重化工企业,使其在工业领域内的比重急剧增长,从1951年的47.75%上升到1960年为59.32%,再升到1970年69.9%。能源消耗转向以石油为主。重化工是一种资源消耗大、污染程度高的产业,曾导致了大范围的环境污染,举世闻名的水俣病、痛痛病、哮喘病和富山事件等环境公害都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美国从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对西部的土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结果造成了大范围的生态破坏,从1934年5月,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一连串“黑风暴”,弥漫的风沙遮天蔽日,受到不同程度风蚀的土地到处可见,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据统计,“黑风暴”波及美国本土27个州,占国土面积的75%,100多万英亩的农田上的2到12英寸的肥沃表土几乎全部丧失,成为沙漠,当年的冬小麦减产51亿公斤。事后,美国的研究部门在有关地区设置了上百个观测站,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黑风暴”是由于在土地的开发中改变了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诱发的。德国历史上的莱茵河流域污染,也是10年左右的过度开发所造成的,但治理莱茵河流域污染却花了40多年时间。

  回顾国外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核心问题就是认识到在工业化进程中,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可持续性决定了它的承载能力。人类活动如果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甚至衰退和恶化,成为制约和阻碍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所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必须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统筹考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尊重和爱护自然,遵循生态规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政府和公众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力量,应当共同承担责任。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环境保护主要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就注意到日本环境公害的惨痛教训,要求我们重视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提出,发达国家“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30多年来,从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到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都充分显示了历代领导人对中华民族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另一方面,环境保护与全社会人民大众利益密切相关。只要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广泛地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环保事业才有坚实的基础和生机。

  人大和政府部门有责任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强制执行。法律、法规是人民和国家利益的保护神,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准则,是塑造社会风尚的模型。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大众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这是一切社会成员的光荣责任和义务。违法者应受到惩处,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社会和保护生态环境最基本的保[FS:PAGE]障。为科学立法,加强法制,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环境标准,限期达标。根据环境法授权,各地立法和政府部门可以制订比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建立和健全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加大对辖区内排污企业的法律监督管理力度。要赋予环保部门限期治理、封闭违法排污设施等更多、更有力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率。二是为适应全面小康社会,我认为,立法部门应进一步修改刑法,对破坏环境,特别是水体、大气等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危害的犯罪,严格追究法律责任,给予刑事处罚。只有增大环境违法行为应付的代价高于违法行为获得的不义之财,才能提高遵纪守法行为的社会观念,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大量违法行为的滋生。应继续完善对环境违法责任人的处罚制度。实践表明,目前环境执法中普遍实行的对环境违法行为只惩罚企事业单位,不追究行为人或有关领导责任,这个缺陷应纠正。应加快定义对政府、领导人以及企事业法人违犯环境保护法律时的刑事责任,既要处罚有违法行为人的单位,也要处罚违法的责任人和有关领导。三是政府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在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时期,逐步增加对公共领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

  通过建立对公众透明和公开的机制,使人民大众有机会知情和参与监督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反映意见和建议。要放手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日本、北欧等各国的良好风尚,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公众能群起而攻之。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调查资料,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90%的德国人,在生活中会考虑消费品的环保标准。我们希望各政府部门、新闻单位和社会团体利用各种手段去宣传、动员、组织人民大众参与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形成全民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变成人人皆守的规范准则。要向公众传授保护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各项法律法规的和道德原则和规范,使大家了解其内容和意义,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立法部门应把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导向融于有关法律法规之中,使道德规范法制化,用法律铸造良好的道德风尚。新加坡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保护环境的做法为全世界所赞赏,它现行的400多种法律法规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随地吐痰罚款200新元,随地扔一个烟头罚款1000新元,后者相当于一般人的月收入。通过这些措施将良好的文明行为变为全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又转化为全社会的道德共识,成为一系列法律规则的社会基础。

  希望各级环保部门能建立定期新闻通报制度,实行环境质量、环境管理程序和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公开化,使公众及时了解本地区环境保护的重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建立企业环境诚信档案,把企业的环境行为纳入商业、外贸、金融、证券等部门的综合诚信体系,使企业的环境行为接受更加有效的群众和社会监督。要建立政府、企业与公众交流对话活动,明确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程序,使公众有议事权,参与环境决策民主化进程。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建设项目或专项规划,应当举行论证会、听证会,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新的建设项目应该得到周围居民的支持。希望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任何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为了社会公共利益,都应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把公众日趋增长的环境权益需求,纳入规范有序的社会管理制度之中。

  四、全面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FS:PAGE]会其实质就是要统筹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对环保工作者来说,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就要确保“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按照这个方针,我认为近期内我们应把精力集中于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保护和开拓干净的饮用水源应作为首要任务,确保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

  水是生命的载体。地球上生命是首先在水中孕育出来的。那里有水,那里才可能有生命存在。这是航天科学努力在月球、火星和其它天体上找水的原因。生命离不开水。水是基本的自然资源,是组成生态环境的第一要素,也是生命赖以存在的基本物质,是任何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在人的身体中有70%是水分,婴儿更高达80%。按照WHO规定的标准,每人每天必喝2.0升水。不吃东西可活数周,不喝水几天就要死亡。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确定的5个可持续发展最优先领域把水排在首位。全球水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据报道,全世界11亿人喝不上干净水,23亿人患与水有关疾病。国家和省市已经采取了一些重大工程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如新疆的北水南调工程、山西的万家寨工程等,国家为供应干净水而投入重资。但是中国人口多,要彻底解决全国人民的供水问题,还需做长期的努力。目前中国水环境和污染程度令人担忧。据估计全国有7亿人经常饮用不洁净的水,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有些江河沿线的污水导致癌症、流产和发育不良的高发生率。黄淮海流域河中有水不能喝!再经过5-10年努力,确保全国人民享用干净水,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环保工作者应当为此做出决定性贡献。

  水资源保护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采取措施,坚决停止对淡水资源(河流、湖泊、地下水、水库)的污染。一要严格管理污染源,加快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重点排污企业必须实行治理后才能排放。对水污染重点排放行业严格实行用水定额、达标排放、循环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突出位置的方针,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水资源紧缺地区和高用水行业为重点,以建立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强化工业节水和生活用水管理。三要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加强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到2010年,从根本上避免城市水环境继续恶化。中水回用是21世纪城市污水治理的发展趋势,要加快循环用水设施的建设,开展污水的深度处理,提高水的回用率和资源化水平。四要确保生态用水。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应以保护水环境功能为前提,兼顾流域上、下游之间的水资源需求,保证各条河流的生态用水流量,确定各功能区可开发利用的水量限制。

  (二)治理大气污染,保持洁净的大气环境,确保老百姓呼吸到清洁的空气

  我国是大气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世界上2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在中国,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被监测的343个城市的四分之三居民呼吸着不合格的空气。据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报告,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导致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2.3万人患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我们近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大气污染以城市为甚,故国家环保总局决定治理和改善大中城市的空气质量为重点,严格总量控制,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努力减轻酸雨危害。国家环保总局已经确定了近期突出重点的方针,首先努力改善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大气质量。将减少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作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大城市要率先推行国家三阶段和四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大市区污染企业搬迁调整力度。以大气影响范围为界,有些地区要以酸雨防治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合理使用煤炭资源,提[FS:PAGE]高原煤洗选率,降低商品煤含硫量。采取经济、政策、管理等手段,保证低硫煤、天然气、电力优先民用。要求新建燃煤电厂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老电厂分阶段补建脱硫装备。在大中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对主要大气污染物实行排放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快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大气污染治理,严格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国工业企业都应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现有发电能力,压缩小火电,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发电。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科学开发水能。我们相信,这些措施见效后,我国的大气状况定会有根本的改变。

  (三)科学地测算自然容量,严格环境准入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办事,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努力减少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对生态的影响。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在环境与经济发生冲突时,在经济发展超越环境承载能力的时候,要环境优先,优先保护生态功能,宁可局部放慢一点经济增长速度,也要防止全局和大区域的环境恶化。国务院已经决定强化新建项目的前期审批,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对产业、企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容量和排放浓度标准的强制性三重控制。达不到最低条件的一律停止立项,停止前期工作,不得再建,不得批准建设。要求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和开展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措施,通过降低能耗,不断削减污染负荷,提高经济效益。严格实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流域和区域开发和产业发展保持可持续性。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要优先考虑生态维护功能,在大范围空间布局上协调和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作者为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 两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