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浙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让“非遗”不遗

来源:绍兴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5.03.11


  年里年外,年味稀疏。
  我们的年味怎么就淡了?不光是年味,生活的味道总也不如每个人记忆里的“早先”来得浓郁。那么它们现在又去哪儿了?
  3月10日,记者走进设在绍兴市上虞区图书馆一楼的上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去寻找答案。
  “非遗”一词近些年常被提起,若是再用手机作比方,它们就像一个个APP应用让手机变得“有料且有趣”。“非遗”对于生活就是如此,它们就是生活的料与味道。
  展示中心里重点展示的,是舜的故事。舜是上虞人,但走出上虞的舜却不折不扣地属于整个华夏。铜版画展现他孝感动天、象耕鸟耘的场景,四幅水墨丹青又分别再现他在中原大地上传授并带领部落族人制陶、农耕、捕鱼、养蚕的劳作画面。无论何种技艺,它们在当时都是文明开化进程中的一个个非凡创举。而他让妻子和妹妹、妹夫带领百姓种桑养蚕、缫丝织布的情形,在展馆内还特别制作了蜡像来逼真重现。一条条白嫩的蚕在碧绿的桑叶上匍匐着,作为领袖的大舜,则希望它们能改善百姓的生活。
  往展示中心内又行几步,是妇孺皆知的曹娥投江寻父的故事。再往前折入一个庭院模样的布景,则是梁祝故事的展示。
  梅花、小径、蝴蝶、书房……布置得一应俱全。“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在桌前相亲相爱、眉眼传情,栩栩如生的蜡人将他俩永恒地定格在了幸福的瞬间。暗藏在花园布景里的音响,一遍遍传出“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的唱词。
  梁祝的故事源于古代事实,不断融入历代人民饱蘸情感的创作,又随着几十年间歌剧的传唱,使得这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更被大江南北广为熟知。这不仅更加坐实了它与《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同为四大民间传说的地位,也引得梁祝邮票在上虞的成功首发,梁祝也是上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
  告别英台,前方一片通红,是热闹的乐队。精致小巧的蜡人像再现了敲锣打鼓、吹拉弹唱的浩荡画面,无论红白喜事,无论过节集会,这些都是当时街头可以迎面撞见的队伍。这些记忆,在与这些模型小人的碰撞中,也一股脑儿地涌上眼前,还有几步开外的女儿红酒,还有至今喜爱的水磨年糕。
  今天的“非遗”,就是如今渐行渐远的往日生活,这些当中的一大部分,已经很难再现。譬如哑目连,已近失传;莲花落,也日渐边缘;手工蒲扇、木雕、根雕、竹雕,要么进入了大雅之堂而束之高阁,要么已经彻底作别寻常百姓,永不再见。即便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吃”,年糕也是机器制作,女儿红也是玻璃机械灌装。
  对于我们成人而言,它们有生动的回忆;而对于一旁正在参观的一群小学生来说,则是一个遥远的另外世界,他们流露出的惊异、好奇,泛出我们心中阵阵的酸楚涟漪。相较而言,传统的故事尚可口耳流传,传统的技艺都收拾起行囊在匆匆离开。这一走,怕是一去无返。若是如此,消失的记忆还能回来吗?
  令人略感欣喜的是,绍兴市上虞区梁湖镇小在校内办起一个年糕“非遗”馆。“非遗”馆的建造得到当地年糕艺人的支持,捐献出年糕机一套。该校学生在这里了解年糕的诞生,知晓年糕的发展,品尝年糕的味道,参与年糕的制作,并踊跃搜寻家中的制作道具,充实年糕“非遗”馆的内涵。在熟知了年糕的一系列故事后,学生们还反过来做导游,介绍给更多外来的客人。
  这样的努力,让参观者受益匪浅。原来买来的年糕背后还有如此多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有着用心,更有着参与,更有着仪式感。再如东关镇小对于五猖庙会的保护,小越镇小对于剪纸艺术的传承,崧厦镇小对于乌金纸的眷恋,谢塘镇中对于五香豆腐干的研讨,上浦镇中对于越窑青瓷的发掘等等,还有更多有心、有爱人士竭力将“非遗”具象化,将传承生活化。只是现在的参与广度还十分狭窄,参与力度还十分羸弱。
  展示中心的最后,用册页的形式竖起了一堵墙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的上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你会看到,那一个个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消失的民间曲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往日的生活,浓缩进了三五字的密码当中。虽然在快节奏、批量化的生活中,“慢”早已成为了一种奢侈,但只要偶尔提及那么三五几字,浓浓生活味道依然如泉涌。这是我们记得住的乡愁,也是我们浓缩后的童年,是生养我们的乡村,更是喂食我们的双亲。
  我们不是留恋过去而怀旧,只是想和更有味道地生活在一起。这也正如展示中心门口的对联所写“传承虞舜文化,守望精神家园”,家园还在,希望精与神可以永驻。
  “非遗”,就是这般的亲切味道。这种亲切在我们的生活里,犹如一回家就有人喊自己一声“妈妈”或者“爸爸”那样,自然且不可或缺。(上虞日报 记者 楼丽君 通讯员 阮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