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健康 >> 正文

听外国学者谈中国环境治理:治污措施见效需要时间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时间:2015.03.06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去年11月的“APEC蓝”仍令人记忆犹新,两会前夕至今的蓝天白云又让“两会蓝”一词走红。对于堪称全民性话题的环境问题,中国当下正从各个方面着手,加强治理力度和举措。1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很多人颇为期待。该怎么看中国的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环球时报》就此采访了多名外国专家学者。
  伦敦市政府环境政策高级顾问潘查兹接受本报专访称 治污措施见效需要时间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曾以“雾都”闻名于世的伦敦,经过上世纪后期大刀阔斧的环境治理后,终于摘掉了这个称号,但进入21世纪,空气质量恶化再度成为伦敦的一大隐患。当地的环保政策制定者认为,中国目前遭遇的环境困局和英国有不少相似之处。4日,伦敦市政府环境政策高级顾问马修·潘查兹向《环球时报》记者阐述了他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看法以及伦敦的百年经验与教训。
  坚持目前的治污举措很必要
  环球时报:您怎么看中国当前的环境状况和治理成果?
  潘查兹:对于中国遭遇的雾霾天气,我非常关注。中国的污染问题的确令人忧心,但至少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政府在开诚布公地与国民一起讨论究竟该如何治理环境问题。最近这些年,中国的雾霾在向更多一二线乃至三线城市蔓延,这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轨迹相吻合,可以说是各种基础建设以及城市人为污染导致了目前的困局。
  环球时报:您觉得中国的环保努力有针对性吗?
  潘查兹:中国政府近些年在想各种办法解决污染问题,比如说对私家车数量的控制,鼓励民众更多乘坐公交,要求更多工厂企业采用更环保的生产运作方式等。虽然这些举措可能无法短期见到成效,但坚持下去是绝对有必要的。
  环球时报:最近几年的严重污染是不是以往问题积累的爆发,对待环境问题该采取什么样的思路?
  潘查兹:我非常明白中国渴求继续发展的心情,但如果发展的代价是在未来半个世纪或更短时间里失去宝贵的生存环境,那显然应该重新考虑发展思路。中国遭遇的环境难题明显是多年累积造成的结果,而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相信同公众的环保意识以及政府在发展与环境问题上的政策取舍有关系。
  1952年到1953年的伦敦“毒雾事件”被认为是伦敦改变城市环境的历史转折点。面对1.2万因污染而死去的同胞,英国政府意识到“现在到了要把火电站从城内搬走,要用稍微贵一些的电而不是便宜的煤炭做燃料的时候了”。其实早在1863年伦敦首度开通地铁时,乘客们就从烧煤的牵引机车里闻到浓重且有毒的硫磺气味。对于这样显而易见的环境弊端,英国的决策者却用一个“拖”字来解决。这其中有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但“佯装不见”的态度最终让几代政府背上了环境治理不力的恶名。
  中国能够治理好环境
  环球时报:去年北京“APEC蓝”的出现是不是让治霾相对乐观?
  潘查兹:在治理环境问题上,有一个坦诚的态度对于政府来说非常重要。“APEC蓝”反映出中国对外宾们的礼遇,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想要治理好环境,绝对是能够的,只是经济代价短期看来有些沉重。
  环球时报:治霾需从哪些方面入手?
  潘查兹:环境治理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在治理雾霾问题上,首先应通过立法方式,严明国家态度,不给任何环境污染行为找到脱罪借口。中国目前已经有了自己的空气污染防治法,但在执法力度上仍有不足之处。
  公民也应树立起健康的环保意识,消除为求短利而觉得在一些小事上做出污染环境的事情不值一提的想法。很多英国人现在主动骑自行车上班,而把汽车放在家中,只有在一家人共同出门时才会开车。这种看起来有些傻的做法,其实就是内心中有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意识。
  中国的企业要树立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我了解到中国一些企业面对政府的严厉责罚竟惘然不顾,依旧不愿关停污染源,导致国家的环保政策不能够及时落实。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疆域广阔的中国并不奇怪,但现在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任何错误行为都可能很快被披露,而缺乏社会道德的企业,相信最终也会被社会所遗弃。
  舆论别停留在谁是谁非上
  环球时报:英国的环境治理还能提供哪些借鉴?
  潘查兹:伦敦目前的城市空气环境保持得还算不错,主要与长期监督机制有关。目前,英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有5个依法设定的监测网和6个研究性监测网。全国共布设132个点位,其中城市点有105个,乡村点有27个。监测指标包括PM2.5等6项指标。英国还普遍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模拟PM10等5个主要指标。一方面与大气自动在线监测数据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对未设置自动监测的区域空气质量进行估算。
  环球时报:与污染有关的健康话题在英国引发过争论吗?普及环保知识以免普通人堕入误区,是不是也很重要?
  潘查兹: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非常大,尤其是对底层民众。以伦敦为例,调查发现,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有1/4的受影响人群收入低于伦敦一般收入标准。在这些地区,40%-50%的儿童获得的学校免费食品也有问题。这些都显示出低收入家庭无奈地生活在环境质量差的区域,却无力改变现状。
  根据伦敦智库2012年公布的调查报告,英国每年有近3万人死于各种城市污染,其中空气污染导致的各种疾病甚至是死亡率最高。而在伦敦,近年来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死的人约有4000多,不仅位列全国城市之首,而且恶化程度逐年上升。
  我认为,媒体宣传不应该停留在谁是谁非上,而是要尝试向公众推广更多环保理念。在英国媒体的宣传之下,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注意不再频繁购衣,甚至有很多人购买用回收再利用材料制作的衣服。根据英国环保组织的调查,一件全涤衬衫生命周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中,超过8成来自清洗和烘干。为节约能源,越来越多的英国家庭不仅特意将穿脏的衣服积攒够了一次清洗,而且放弃购买家用烘干机,更多地利用晴天在户外晾衣物。
  法作家:中国环境一直在改善的路上
  【法国作家 何诺】早上起来,看到北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让人很开心。现在,一些人早晨起来往往习惯性地打开测量PM2.5的仪器,或是打开手机看天气预报中的空气质量。遇到雾霾的日子,往往会有朋友发来的微信或孩子学校的邮件,提醒出门要戴上口罩、外出活动取消之类。这是2013年、2014年新的过日子的方式。不过,在我看来,这恰恰说明了中国的环境治理方面在取得进步。
  我要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1993年我第一次来中国时,说实话,和欧洲比,中国很多地方的环境都不怎么样。我的感觉是那时的污染可能比现在更严重。上世纪90年代,有好几个优秀的中国专家开始提醒公众环境污染的危险,比如马军,他在1999年出了一本书——《中国水危机》,卖得很好。当时那本书第一次引发中国精英群体对环保的关注。而就在1998年,中国正式设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属正部级机构。不久,“环保”“绿色成长”等成为政府倡导的新口号。一时间,科学家、环境保护官员、专业记者,甚至广告设计师都试图推进生态话题。
  为了准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政府做了不少环境改进工作。比如,原来因为荒漠化,北京春天经常发生沙尘暴。为改变这一状况,北京北部的京津周边地区建立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屏障,种下120亿棵树,并结合退耕还林、保护绿洲等措施,结果2006年后,情况有了明显进步。我记得2008年之前的冬天,在北京胡同里天天都能看见送煤的三轮车,而后来连最小的北京胡同居民家庭都安装了供暖系统。这不能不说是环境治理工作的一部分。
  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也落实公布空气质量指数的举措。2011年,南京、苏州等开始公布最先进的PM2.5监测数据,很快所有大城市都开始效仿。
  以前大部分企业家和非环境专业人士虽然能感受到环境问题的存在,但没有特别在意,因为他们最关注的还是个人发展。我还记得2007年我第一次在中国过年,那年,北京市民疯狂放鞭炮,几天后街道上的空气里弥漫着灰尘的味道,让人呼吸困难。最恐怖的是,那时大部分中国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在伤害所有人的健康。当时,大部分民众还没有生态自觉。此后我计划长住北京,我得每个星期去买菜,所以我向中国同事打听哪些超市、哪些食品牌子好一点,他们几乎对此没有概念,让我很吃惊。其实,环保工作不能只靠政府推动,更需要社会大众积极支持,包括支持环保企业和绿色食品。
  幸好,今天的中国已经很不一样。中国老百姓的生态意识已经觉醒。近几年来,中国媒体一直报道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它们与中国科学家们、环保部门的努力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有生态自觉的中国社会。所以我相信将来中国首都的蓝天有希望不会再被叫成“APEC蓝”,而是“北京蓝”。
  今年春节,中国老百姓没有像过去那样毫无顾忌地到处放鞭炮。我的一个中国朋友问她妈妈,今年春节是否热闹?她妈妈回答说,老家没有放很多鞭炮,不过很开心,因为这样更环保。事实上,通过政府、媒体、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环境一直走在改善的路上。(作者是长期旅居北京的法国作家)
   朝着新常态方向转变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值得期待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刘军国】日本信金中央金库海外业务支援部高级审议官露口洋介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营朝着新常态方向转变的过程中,实施新环保法可谓非常合时宜。
  露口洋介表示,改善环境对所有中国国民来说是一件必须要解决的事情,而且整体上具有巨大意义,这是一个大前提。虽然新环保法的实施存在着抑制GDP增长的因素,比如对于此前排放污染物质的工厂来说,需要引入机器设备,致使成本增加,从而难以维持此前的粗放型生产。但实施新环保法,强化环保措施,将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拉动GDP增长。对于那些生产减少污染物质排放以及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设备的高科技企业来说,是扩大生产的重大机遇。这将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科技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
  露口洋介认为,单纯从GDP看,新环保法存在着抑制和拉动两重因素,但它有利于改善环境,非常明显对整体有利。新环保法的实施顺应了中国政府重视绿色GDP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
  日本丽泽大学教授三潴正道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他游历中国的感受。2013年他曾乘坐火车,沿黄河北上。三潴对记者说,30年前那片毫无树木、光秃秃的黄土高原,如今已经有很多植被,充分展现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大力植树造林的成果。最近,中国不仅种植成材较快的树种,而且十分注意林木的组成。在大兴安岭,在对树木采伐进行限制的同时,还加大力度推动林业从业者的再就业,致力于发展复合型林业经济。虽然中国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应该对中国政府意识到碳汇(CarbonSink)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高度肯定。
  三潴正道说,他一直关注中国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发展与建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不少乡村消失,中国政府以及媒体及时意识到这一问题,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从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地方文化传统结合是今后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方向。这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