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出台生态保护行动计划 保护生物多样性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5.02.13
由于大规模开发、乱捕滥猎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致使海南生物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不断丧失,少量物种濒临灭绝。为此,海南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行动计划,远期目标是到2030年,全省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各类保护区域数量和面积达到合理水平
“不知什么原因,过去我们在野外经常能看见的金钱龟,现在几乎没有了踪影,其他如绯胸鹦鹉、鹩哥等鸟类也很少见到了。”对于这一变化,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农民林友和非常疑惑。
近些年来,在海南省,许多人都有着类似的感受。
作为全国唯一的岛屿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海南的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生活在这里的生物物种种类及特有类群均居全国之首,堪称全国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库。
然而,随着海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外来物种入侵、滥捕乱杀野生动物等原因,致使当地生物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不断丧失,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这也正是林友和等人感到疑惑的原因所在。
有专家指出,目前,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会有更多物种走向濒临灭绝的境地。
现状
在过去50多年里,共有200多个物种濒临灭绝,极小种群保护不足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江海声常年在海南省从事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他告诉记者,自己也有着和林友和一样的感受。
“鲤鱼、草鱼是海南过去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但如今在野外已经是非常稀少了。而海南特有淡水鱼类如保亭近腹吸鳅、海南石鲋和海南原缨口鳅等更是难觅其踪。”江海声说。
有资料显示,海南岛除拥有独特的森林、河流、湿地、草地、灌丛等陆地生物多样性资源外,还有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潟湖、岛屿、上升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其海岛与海洋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海南省,目前记录到的野生及栽培的维管植物共计5860种,其中海南特有植物有476种。而与这些多样化物种数据相对应的是一个个濒危物种数字:仅以植物物种为例,受威胁植物共有432种,其中极危植物56种、濒危植物114种、易危植物192种、近危植物70种……
因受人为因素和生物生存环境遭受破坏的双重影响,在过去50多年里,海南省共有200多个物种濒临灭绝,少数物种已经绝迹。
外来物种入侵,也威胁着本土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在我国发现的400余种外来入侵生物中,海南省就有200多种。
由于栖息地被破坏,许多农作物和栽培植物的野生近缘种资源丧失严重。近几年来,海南省遗失的农作物种类就达150多种。
“在1978年~1982年全国野生稻普查中,海南省各市县野生稻分布点多达65处,但近年来已不足30处,且面积在不断缩小。”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史建康说,目前发现的野生稻资源分布点中,建成的原生境保护点只占总分布点的3.9%。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邢巧也坦言,海南省自然保护区外珍稀动植物和重要遗传资源的极小种群也存在保护严重不足的情况。
据邢巧介绍,在最近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极小种群中,海南有24种,占全国的1/5。海南省已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农作物遗传资源,如野生荔枝、野生芭蕉、本土农家作物狗尾粟等尚未开展保护。加上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原因,重要的遗传资源流失严重。
“尽管海南省生物物种种类及特有类群居全国之首,但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毛东利告诉记者。
所有这些情况,都给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敲响了警钟。
危机
开发不当、乱捕滥猎以及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有关专家分析称,海南生物种类急剧下降、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主要原因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而外来物种入侵,也危及到了物种资源的保护。
近年来,随着海南省城市化与工业化步伐的加快,部分区域的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一些物种不适应生境的变化,种群数量日益减少。尤其是湿地遭到污染,对各类型水生动植物的影响很大,成为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巴西红耳龟被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现在却被人们当作宠物来养殖或观赏,有时还随意放生,带来的危害很大,极易导致本土龟基因流失。”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梁伟告诉记者。
“可以说,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土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已造成了直接威胁,将会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梁伟举例说,飞机草、假臭草等现已遍布海南岛内的林缘、旷野和荒地,而飞机草的蔓延,使得大田坡鹿自然保护区的坡鹿保护形势极为严峻。前些年泛滥成灾的有害生物椰心叶甲,就是海南省引进棕榈类观赏植物时无意带入的。
除了外来物种入侵之外,海南省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过小,也容易导致物种保护陷入尴尬境地。此外,当地民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不强,存在乱捕滥猎、乱砍滥伐等行为,也危及到生物物种的安全。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陈积明表示,随意捕捉海龟、滥挖珊瑚等乱捕滥猎行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陵水南湾和黎安的海草床是海南最重要的海草床,但养殖和捕捞行为却对其造成极大的破坏。另外,三亚的潜水和过往船只也破坏了海底的珊瑚礁。”对于海草床未来能否得到有效保护,江海声表示非常担忧。
另外,在海南省,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海岸带、河流、湖泊及农村生态环境在地产开发、旅游项目建设等经济活动中也极易遭到破坏。
“海南省中部地区森林呈现出灌木、乔木、草本等植物并存的立体式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涵养水源。如果只有单一树种,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削弱其水源涵养功能。”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生态处调研员金羽博士告诉记者。
在金羽看来,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如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海水温度升高、pH值降低、海平面上升,就会导致海南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
金羽认为,人类依赖生物多样性而生存。在自然界里,每个物种都是相互依存的,一个物种灭绝,会导致以其为食的若干个物种的消亡,整个生物链就会断掉。
尴尬
1/4保护区无专门管理机构,存在经费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情况
近年来,海南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海南省相关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努力,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据记者了解,海南省目前已建成了49个自然保护区,但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总体并不高。全省陆地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占全省陆地面积不足7%,低于全国水平。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本底不清,仍处于“摸家底”阶段;缺乏对海洋生物及珊瑚礁、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的系统调查,对海洋及岛屿生物多样性认知不足。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岳平说,目前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对生物多样性整体认知水平低、保护措施缺乏针对性;对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认识和了解仍处于表面,对濒危物种的保护缺乏科学认识。
“目前海南省一些重要生态系统、典型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丰富地区仍没
有建设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保护体系尚待完善。”岳平说,整个海南还有1/4的自然保护区尚未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尤其是部分省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至今仍属于没有管理机构、没有办公场所、没有管理人员的“三无”保护区。
经费不足也是困扰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大“瓶颈”。
据岳平介绍,目前海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经费严重不足,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外,地方各级政府列入财政计划的自然保护区经费较少,近一半省级自然保护区没有财政拨款,尤其是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经费短缺,无法获得稳定的财政支持,不能有效开展保护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东方黑脸琵鹭保护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据了解,这个保护区已成立多年,由于经费欠缺,至今仍无机构、人员进行管理,只能暂由东方市临时抽派人员进行管理。
“各保护区分布相对孤立,自然保护区之间相互隔离、保护区‘孤岛’现象普遍。一些重要生态系统、典型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尚未设立自然保护区。”史建康说。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生态处伍晓红博士坦言,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和政策体系仍不完善,尤其是涉及外来物种入侵防治、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等内容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人才缺乏同样是制约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另一个“瓶颈”。
史建康说,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专业的技术工作,专业人才对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质量必不可少,鹦哥岭保护团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海南由于底子薄,存在生物多样性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 史建康告诉记者,截至2010年底,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仅有109人,约占管理人员总数的15.44%,平均到每个自然保护区仅有2.18人。
此外,由于自然保护区体制机制尚未完善,管理存在漏洞,也直接影响到海南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据了解,目前海南省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均存在管理职责交叉的情况。例如,红树林及海岸湿地界于陆地与水源之间,涉及到农业、林业、渔业、环保等多个管理部门,造成了一处湿地多方管理的情况。
“由于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标不同、利益不同,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红树林及湿地的科学管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这位人士还表示,由于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仍未明确,尚有相当数量的自然保护区未编制报批本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保护对象、保护目标、保护需求不明晰,管理中较多地表现出管理者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未能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和法规管理保护区,极大影响了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益的实现。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海南省在生态补偿方面已经开展了积极的尝试,包括各市县生态转移支付补偿、林业部门生态公益林补偿、昌江王下乡生态直补等,已取得初步的成绩。但由于生态补偿机制仍未完善、生态补偿未全面铺开,也间接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压力。
保护
出台行动计划,划定4个保护优先区域;编制规划,实施立法保护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关键就在于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明确分区。针对不同的区域启动不同的保护方案,这样才能有效做好物种的多样性保护工作。”岳平说。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海南省政府办公厅于2014年7月出台了《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勾画出了海南省未来10多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蓝图。
按照《计划》,到2017年,海南省要基本摸清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家底,初步建立起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体系;到2022年,完成海南本岛及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调查与评估,建立监控网络;到2030年,海南省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各类保护区域数量和面积达到合理水平。
《计划》还在全省划定了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海南岛中南部天然林生态系统、重要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海南岛北部火山岩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南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海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战略资源,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目的就是保护海南‘物种基因库’,力保海南生态安全。海南省政府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可以说是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定海神针’。”毛东利说。
《计划》确定的战略部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保障和考核机制,促进《计划》可以不断推进下去。
岳平说,海南将依托现有的生态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跨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决策与协调等工作机制,解决涉及多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问题;成立《计划》推进工作小组,负责《计划》修订和实施工作。
针对人才缺乏这一实际情况,海南省将加大对生物多样性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并营造优良的科研条件,吸引优秀科技人才到海南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工作;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省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科研单位、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决策水平,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记者了解到,海南省目前正着手编制《海南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拟在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具有特殊生态、科学研究、旅游价值的特殊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实施立法保护,严禁开发。《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订)、《海南省生态补偿条例》等已列入海南省今年的立法计划。
在推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海南省已经迈出了步伐:海南省计划新设海南盐丁千年古盐田红树林保护区,目前申报材料基本完成;海南省已申报将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省林业部门还着手编制海南六连岭等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并对尖峰岭、霸王岭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此外,海南省还通过异地保护的方式,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还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论坛”、“珊瑚礁保护大行动”、“海洋环保行动计划”等多种形式,推动公众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专家视点
如何保护海南生物多样性?
“海南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做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扶贫开发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同时推动绿色GDP考核制度的建立,采用新的核算方法,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毛东利
“海南应对生物多样性作系统评估,对长期未落实管理机构、经费和队伍且已不具备保护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可考虑放弃;对另一些具有保护价值而尚未设立保护区的地方要尽快设立,如五指山市阿陀岭、屯昌县南味岭和儋州市盐丁湿地等区域。同时,要重点强化已有自然保护区的能力建设,使之具备监测、评估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做到有针对性的保护。”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江海声
“应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出台相关生态补偿政策,加大优先区域经济的补偿规模;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资金和技术激励机制,尝试通过生态补偿政策激励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对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可以以海南省中南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为试点,探索跨流域、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体制,鼓励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史建康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内经济开发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生态系统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服务功能。”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邢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