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迈上新台阶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2.02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底亲临江苏视察时,要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全省林业系统正按照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林业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的思路举措,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加快绿色江苏建设方向不动摇,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切实担当起林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面貌、美化城乡环境中的重要职责,努力为建设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扎实推进
年,全省林业系统坚持绿色江苏建设方向,深入实施《江苏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生态建设持续推进。持续推进植树造林,突出抓好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水土保持林工程建设和道路两侧重污染地绿化,努力推进困难立地造林及生态修复,大力推动木本油料林和珍贵乡土树种用材林培育示范点建设,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年新增成片造林65.2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1028个。因地制宜开展森林抚育,抓好丘陵山区次生林、平原杨树林和绿色通道森林抚育示范,积极探索有效的抚育机制和模式,完成森林抚育153万亩。高水平建成第八届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江苏园”,荣获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颁发的唯一大奖和室外展园第一名。镇江市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二是生态修复扎实开展。以自然湿地保护率列入《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考核为抓手,以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区域内湿地为重中之重,推进自然湿地保护,加快退化湿地修复,全省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38.5%。加强对淮河流域、长江和沿海等重要湿地区域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治理,重点推进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全省新建省级湿地公园4处、湿地保护小区12个,新申报溧阳长荡湖等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处,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国家验收。
三是资源管理严格规范。严格执行省政府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2014年全省新增省级公益林面积43.89万亩,重点公益林总面积达576.05万亩,其中国家级103.86万亩、省级472.19万亩。全省共审核审批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面积755.2公顷,严格落实使用林地占一补一规定,确保林地面积只增不减。加大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批转案件、群众举报重大案件督办和查处力度,全年林政案件查处率达98.77%,有效遏制了林地非法逆转和流失。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达到2360头,其中野生种群达到235头。鹤类、麋鹿、秤锤树、宝华玉兰等省内有自然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生境得到有效保护。
四是林业灾害有效防控。全力推进森林防火现代化体系建设,强化舆论宣传,严格火源管理,健全责任体系,提升应急能力。2014年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29起,过火面积44.14公顷,受害面积5.11公顷,受害率为0.003‰,控制率0.18公顷/次,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完成省政府责任状防控目标任务。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连续十年实现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与病死树株数“双下降”,遏制了美国白蛾快速扩散蔓延态势,控制了杨树食叶害虫大面积暴发成灾,维护了青奥会期间江苏林业形象。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覆盖率92%,成灾率0.62%,防治率94.5%,无公害防治率85.1%。
五是林业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培育壮大林业龙头企业,落实林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全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林产品经营及森林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年加大,2014年全省林业产值达到3900亿元。木材加工、林木种苗、特色林产品综合利用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野生动植物产业持续发展,出口兰花、试验用猕猴和食蟹猴、西洋参等中药材类数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森林旅游逐步发展为林业产业增长的新亮点,新增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完成对全省20个省级林木良种基地的考评,新审(认)定林木良种16个。
2015 林业服务新常态:扩生态绿线守生态红线
新常态对提升生态承载力提出了新要求,为改善生态环境腾出了新空间,为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从消费需求看,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主导需求之一,人们对改善生态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新年伊始,省林业局及早谋划2015年工作思路,坚持绿色江苏建设方向,以“扩生态绿线、守生态红线、增发展活力”为重点,继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统筹做好林业生态建设、修复和保护各项工作,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努力为全面建设新江苏创造优良的生态条件。
扩生态绿线。稳步提升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沿海、沿江、沿湖、沿河和沿路生态防护林建设,加快实施丘陵岗地、荒山、滩涂植被恢复工程。大力开展珍贵(乡土)树种用材林、优良笋(材)用竹林、木本油料等名特优新经济林培育等,推动全省造林绿化取得新成效。在进一步挖掘林业重点工程带动森林资源总量快速增长潜力的同时,以优惠政策、专项规划、实用技术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特别是参与困难立地、四旁隙地、村庄宅边造林绿化,切实做到见缝插绿、应栽尽栽,增加绿量。积极拓展义务植树尽责渠道,广泛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强化森林抚育,推进因“林”制宜落实相关技术措施,提升森林功能和效益。扎实推进绿美乡村和城市森林建设,增加村庄和城镇整体绿量,提升绿化档次。2015年新增成片造林30万亩、开展森林抚育150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1000个。
守生态红线。严格保护林地林木资源。按照国家和省不动产登记统一部署,配合省国土厅开展森林、林木、林地登记发证,指导各地切实加强林权档案管理。强化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新增省级生态公益林20万亩,完成省政府确定的重点任务。严控林地征收占用800公顷和林木采伐更新155.3万立方米两项年度限额,组织做好“十三五”全省采伐限额编制。扎实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继续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抢救性保护自然湿地资源,扩大受保护自然湿地面积,全省13个市自然湿地保护率全面达到40%以上,确保完成“十二五”湿地保护目标任务。新建4处省级湿地公园,申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3个,新建湿地保护小区15-20个。继续实施好太湖流域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加快对长江沿江流域、淮河流域、滨海地区退化湿地开展恢复治理,2015年全省恢复湿地5万亩。推进湿地保护法规建设,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省湿地保护条例调研和相关立法工作,并做好配套规章制度制定,推进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严控林业灾害。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预警、应急指挥和扑救处置等综合防控能力,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控制率在1.2公顷/次以下,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全面防控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杨树食叶害虫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确保成灾面积和损失双下降。
增发展活力。不断深化林业改革。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做好林业行政权力清单的公开、动态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林权管理,抓住全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契机,积极推动林权流转进入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入市交易。创新林业经营方式,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政策,推动林业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强化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管理,推进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清查,进一步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激发林木种苗业科技创新活力。有序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争取落实国有林场优惠政策。努力增强产业活力。大力实施林业产业提升工程。依托国家和省级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全省林产品质量监督,推动林业产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全面提升林产品质量。继续促进杨树等林板纸一体化、林木种苗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壮大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竹培育利用、经济林果综合利用等特色林业产业,加快森林湿地生态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管理,新建2家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指导2-3家森林公园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加强服务指导,构建信息平台,建立健全林产品运输、服务、展销等流通体系,推动林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继续组织林业企业开展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家级林业展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