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政协委员吁抢救历史遗产 将南京建成“活着的博物馆”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15.01.27

    原标题:政协委员吁抢救历史遗产 将南京建成“活着的博物馆”
  中新网南京1月27日电 (杨颜慈)加快推进大云山西汉王陵遗址公园建设、开展抗战人文资源普查与遗迹保护、重点扶植地方戏曲传承……在文化大省江苏,呼吁加强历史古迹保护利用、推动非遗活态化传承向来是“两会”政协委员提案的热点。

  在今年的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中,不少委员对记者表示,希望江苏,尤其是南京可以将现存文物就地保护利用好,而非大规模建立新馆,让南京大街小巷充满历史气息,整个城市成为“活着的博物馆”。

  “大量历代名人故居,是江苏的个性化符号。故居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多是文化的遗产。”27日,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现代书法研究院院长刘灿铭对记者表示,希望南京可以加大力度保护利用名人故居资源,并对诸如此类的文化遗产就地保护。

  刘灿铭认为,名人效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也是城市建设中应当充分加以利用的资源。然而早期大量名人故居遭到瞬间性、隐蔽性的破坏,很大程度在于这些宝贵资源没有被广泛知晓和保护起来

  就现状而言,部分名人故居保护利用与现代文化发展不相融合、社会化保护模式单一、资源闲置与场地不足等矛盾并存。在民盟江苏省委的集体提案中,呼吁对全省各市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等文保单位进行集中疏理,按保护级别分类保护利用,在遵守《文物法》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名人故居”依法保护、合理利用的新路子,尽快实施“名人故居”社会化保护利用。

  “有些国外的城市至今还保留了老面貌,漫步城市中,就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历史感、文化感,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的博物馆。因此生活在其中的人,更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沉淀,更会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学习与尊重,更会去关注和关心城市古迹的保护发展。因此我建议将南京的相关历史遗迹就地保护好,让整个南京也成为一个活着的博物馆。”刘灿铭如是说。

  承载了悠久历史的古都南京,不少帝王陵寝、抗战遗迹的保存现状同样令政协委员们忧心。

  “大云山西汉王陵是第一代‘江都王’刘非的陵园,也是建国以来江苏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但目前,该项目存在许多问题,开发利用也处于空白。我呼吁建立以此为中心的汉文化圈,推动这一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江苏政协委员、江苏绿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达华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现状的担忧。

  据了解,大云山西汉王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大云山山顶,是西汉景帝之子、汉武帝同父异母哥哥、第一代“江都王”——刘非及其后妃的陵园。2009年9月起,南京博物院对大云山汉墓区进行了全面勘探与抢救性发掘,揭示出一处完整的西汉第一代江都王陵园,出土了大量铜器、金银器、玉器等精美文物,许多文物均为首次发现,是新中国成立62年以来江苏省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然而,这一“江苏省文保单位”、“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却鲜被市民所知晓。

  孙达华告诉记者,“我认为这里无论是建设、发展都做得不尽人意。现在仅是有人看管,保证不被盗采。目前大云山西汉王陵的开发还存在文物保护问题,博物馆建设进度缓慢,遗址区规划建设滞后等问题,项目区旅游开发目前也处于空白状态。”

  在民革江苏省委对于这一问题的集体提案中,建议江苏省委省政府将其列入市“十三五”旅游业规划,并作为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建设。将大云山西汉王陵与东阳城遗址统筹规划,建立以此为中心的汉文化圈,联合申报全国文保单位,力争在各方的努力下早日将其建设成为国家4A/5A(远期)级旅游景区、省级/国家级(远期)文化产业示范区以及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

  “这里有文化,有景致,但没有挖掘好、没有发展好、没有宣传好。因此,我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以此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与南京现存的明文化,抗战遗迹等共同勾勒出这座古城的历史全貌。”孙达华如是说。

  除了故居等遗迹遗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江苏文化的重要符号,传承困难,后继无力也是现实的难题。刘灿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地依靠传承人,但是这样一种传承,怎样与现实生活对接,怎样才能够发挥它后续的力量,才是关键。”

  刘灿铭认为,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活态化传承”的道路,就要让他们有市场自我循环的能力。政府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申报,更需要持续地扶植,为其搭建好平台,让非遗走近大众,走向市场。

  “保护好南京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就地把文化遗产建成一个个小的博物馆。与此同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让南京的文化气息不仅仅体现在城市的一座座大型博物馆里,更在每一条小街小巷,每一个角落,要让整个南京成为一座大型的、活的博物馆。”刘灿铭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