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濮阳:做水做绿做文化 加快建设生态城市

来源:濮阳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5.01.22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理念,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当前,濮阳市生态城市建设势头强劲,尤其是在去年10月18日我市启动实施生态城市建设以来,全市上下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思想认识逐步提高,工作思路逐步清晰,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但我们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期盼、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型,濮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透过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濮阳建设生态城市的路径清晰可见:落实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统筹做好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三大体系”建设,着力实施“六大工程”,努力把市域中心城市打造成北方水城、中原绿都、生态宜居之城。
  做活水
  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有自己的特色。城市要体现独特的地域自然资源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濮阳毗邻黄河,在打造城市水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做活水文章”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对发挥我市水资源优势及打造特色城市的重要认识之一。市委书记段喜中在调研城市水系建设时强调,要按照“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谋求水经济”的思路,做好、做足、做大水文章,全力打造北方水城、生态宜居城市。
  如何真正把濮阳的水资源开发好、利用好,做好做活“水”文章,把城市水系建设工程打造成为人民群众放心和满意的精品工程,造福子孙后代。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完成生态水系规划。开工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加快濮上河开挖及水生态景观建设,推进濮阳河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基本完成城区河道综合治理。推进澶州湿地、濮东湿地、新老马颊河闸坝等设施建设,加快构筑“九河贯城、九湖映城、五泽润城”多环成网的城市生态水系。
  做足绿
  绿地作为城市的“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吸收降解城市污染物、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净化大气环境、降低噪音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几年来,濮阳大做“绿”字文章,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那么要实现“中原绿都”这个目标,濮阳还需要做什么?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开展好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水库龙山绿化志愿行动,高标准完成龙山和水库岸线绿化建设。加快绿色廊道建设,完成大广高速南入市口至龙碑绿化带、大广高速城区段绿化带、金堤河南岸绿化带、晋豫鲁铁路防护林带、黄河路东延绿化带等工程。抓好城区道路绿化,实施胜利西路、大庆路、黄河西路、绿城路等绿化建设提升。提升城市园林、街头小景绿化效果,完成金堤河湿地公园绿化工程、濮水公园提升工程,启动濮上园、绿色庄园扩建提升等项目,启动城区东部堆山绿化工程。实施万亩都市林业工程,努力构筑“三带、双环、百园”的城市生态绿系。
  做优文化
  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文化、历史与城市之间相互依存、相融相生的关系,将文化、历史元素注入城市建设,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同时,倾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提升了城市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也彰显了濮阳城市独特的文化个性。
  当前,濮阳已进入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既是重要任务,又是重要支撑。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开创濮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增强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位。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力度,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谋划推进马庄遗址公园、龙山文化博物馆、蒯聩台遗址公园、瑕丘遗址公园、戚城春秋文化园、濮阳古十字街保护提升、澶州署复建、舜帝文化产业园等文化生态项目。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推进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东北庄原生态杂技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打造享誉全国的杂技艺术之都。依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水库龙山景观建设,打造区域旅游休闲新亮点。充分利用黄河、革命老区等资源,打造黄河生态、红色经典等旅游项目。
  绿色低碳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环境容量相对有限、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国家。一方面,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为此,我国已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并把坚持绿色发展确定为未来一个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导向。那么对于濮阳来说,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推动绿色转型、走好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严格执行《环保法》,严格项目准入制度。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加大环保力度,持续开展“环保排雷”专项行动,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抓好黄标车治理、建筑工地及道路交通扬尘治理。加强空气、水质检测,实施17个空气、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改造。启动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建设,建成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启动一批节能降耗和循环化改造项目,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弃物低排放或零排放,构建绿色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