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三门峡:传承民俗文化 共享美丽非遗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文明办 作者: 时间:2015.01.16

     三门峡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本地特色文化,深深影响和感染着这片土地上的劳动者,逐渐形成了民间艺术的特色。日前,本报记者分别深入灵宝、陕县和卢氏,感受那些民间艺术珍品的无穷魅力。
  剪出万般风情
  三门峡的剪纸艺术在全国享有盛名,灵宝和卢氏的剪纸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县的剪纸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      
  “灵宝剪纸在豫西民间剪纸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灵宝市文化馆馆长翟富珍介绍,灵宝悠久的历史、黄土地的人文气质,造就了灵宝剪纸粗犷、质朴、率真、浑厚的艺术特色。
  72岁的王蓬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岁开始跟着外婆学习剪纸,几十年来,勤奋钻研,开拓创新,凭借良好的悟性和天赋在剪纸艺术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创作的多幅作品荣获国内外大奖。她还把多年来的剪纸心得写成文字,先后发表了4篇论文,引起巨大反响。
  时代在发展,剪纸艺术也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灵宝剪纸的内容由花鸟草虫、传统戏曲等,发展到如今的“独生子女好”“灵宝三大宝”等,充满了时代气息。“剪纸不但需要挖掘传统的东西,更要开拓、发展和创新。”王蓬草说,只有不断创新,剪纸艺术才能永葆生命力。
  相对灵宝剪纸的粗犷,卢氏剪纸则兼具粗犷和细腻的特点。
  “因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卢氏剪纸集南方之细腻和北方之粗犷为一体,独具特色,表达了剪纸艺人质朴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卢氏剪纸省级传承人廉正义说,“艺术不能造假,必须有自己的风格。”他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在收集各种风格的剪纸,把老一辈人留下的好东西尽快挖掘出来编辑成册,以防这项技艺失传。
  卢氏剪纸省级传承人杨喜顺擅长以人物、动物为题材进行创作,如今他有十几位徒弟。为了扩大卢氏剪纸的影响力,他带着徒弟参与过地方和国家级的多项比赛,多次获奖。“每次参赛,我们的技术都会得到提高。”杨喜顺说,近年,他结合时代特征创作了一批作品,为卢氏剪纸注入了新元素。
  拥有约300年历史的陕县剪纸则独具风格。“艺人们擅长边剪纸边唱歌,村里很多男人比女人剪得好。另外,我们这儿独特的黑色剪纸被专家认为是夏代崇黑观念的活态延续,人们在结婚时也会毫不忌讳地使用黑色剪纸。还有我们的染色剪纸,更是填补了河南省剪纸艺术的空白……”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剪纸协会会长任更厚自豪地说。
  1963年,任更厚开始学习剪纸,据他回忆,那时正值村里剪纸艺术的高峰期,几乎是“家家剪纸,户户卖花”,剪纸艺术通过家族式的传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近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村里剪纸艺人越来越多,传承和发扬剪纸艺术是富家强村之梦,也是我们的中国梦。”任更厚说。
  年近八旬的任孟仓是陕县剪纸省级传承人,在他看来,剪纸还能助人修身养性。他家14口人,有8口人都会剪纸,他希望剪纸艺术能够世代相传。
  绣出美好生活
  灵宝刺绣俗称“扎花”,工艺渊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的虢国宫庭,就能使用连环针法绣出龙凤图纹,史称虢绣。到了宋朝,虢绣技艺达到极高的水平,并走出宫庭进入农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珍贵遗产。2012年,灵宝刺绣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
  “灵宝民间刺绣的图案纹样多半采用喜庆、吉利的图式,或是通过谐音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如连生贵子、喜鹊登梅、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省级非遗传承人李雪层说。
  李雪层今年75岁,家里有一间屋子摆放的全是她的刺绣作品。五子拜寿、紫气东来、鱼戏莲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我只要一开始扎花,头疼脑闷什么的,毛病都没了。”李雪层笑着告诉记者。对刺绣技艺的热爱促使她在古稀之年仍坚持创作,有一天凌晨两点,她睡着睡着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立马儿爬起来开始扎花。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李雪层还非常注重创新和发展。“一方面从内容上创新,一方面从工艺上创新。”李雪层说,内容上注重结合灵宝的传统文化,比如老子是灵宝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相关的传说比较多,这些都成为她创作的源泉,老子观水、紫气东来等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颇受欢迎。在工艺上,她沿用代表性针法“拉锁子”“辫子绣”和“打子绣”,还结合时代特点加以调整,使作品更具现代美感。
  对于灵宝刺绣人才的缺失,李雪层心存隐忧:“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个,觉得太费工夫又不挣钱。”从事灵宝刺绣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张会琳也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继承和传承这项民间艺术。
  “炼”出文化韵味
  在陕县张村塬上的人马寨村,有一项让当地人引以为自豪的省级非遗项目——陕州澄泥砚。
  这一地区因泥土黏性大且适宜延烧,有着世代生产土陶澄泥器皿的传统。据介绍,澄泥砚属范模成型,范与模均为澄泥陶制,艺人们根据所造砚台的形状,利用内外范模进行翻制。其原料取自当地火烧阳沟的红胶泥土,经过拣选、捣碎、过筛、澄滤等多道工艺澄炼出泥浆,脱模的砚坯放置室内阴干,半干时用利器整修、刻划、压印铭记堂号,干透后再在太阳下暴晒数日,趁热窑烧制。 
  陕州澄泥砚省级传承人王驰自幼跟父辈学习澄泥砚烧制技艺,他说:“根据澄泥砚的烧制工艺和祖辈们的传授,‘澄’应该念作‘dèng’,而不是现在很多人念的‘chéng’。”
  陕州澄泥砚历史悠久,古朴优雅,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早在唐元和年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砚论》中就把澄泥砚和端、歙、洮砚并称为四大名砚。据王驰介绍,近20年来,制作澄泥砚的艺人由专业户发展为民营企业,并逐步建立了生产基地。“目前我自己已经开发了100多个品牌的砚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蛤蟆砚和老虎砚。”王驰说,“最近我们又开发了有陕州特色的南瓜砚和葫芦砚,表现历史人物的李白砚和杜甫砚,让泥做的砚台更有文化底蕴,才能合理利用并发挥它的价值。”  
  刻出民间喜乐
  除了剪纸艺术,卢氏县还有一项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卢氏木版年画,始于清康熙年间,当年生产木版年画的基地“门神局”位于现在的五里川镇河南村。
  卢氏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张德琰退休前是一名美术教师,在卢氏县职业中专教授工艺美术。他得其岳父(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段家)真传,又结合自身工艺美术的功底,能够独立刻印较大幅的套色木版画。“木版年画多为农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张德琰说,为了不让这项艺术失传,他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细心讲解创作的题材、内容和构图,从绘画到雕刻都要手把手地教。“现在已有20多个学生学会了这门手艺,虽然有些人转行做起了装修,但工作中还在沿用木版年画的相关手法,现在还衍生出了玻璃刻画,使我对木版年画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据张德琰介绍,过去制作木版年画选用的是梨木板,运用矿物、植物原料染色,印出的年画具有色泽鲜明、长久不变色的特点,但没有过渡色。“现在刀具比以前种类多,我准备在保持原有刀法和风格的基础上,增加明暗过渡的效果。”张德琰说,“继承也需要创新,作为代表性传承人,我有责任好好发扬木版年画这项艺术,逐渐扩大它的社会影响,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据介绍,卢氏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家族中的精品,是研究中国木刻史、美术史的标本。特别是卢氏木版年画反映的是和谐团圆的理念,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