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旗袍工艺进职校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时间:2014.11.05
打样、裁剪、滚边、缝制,一匹蓝色印花的布料,在“90后”胡海蔚的手里逐渐有了旗袍的雏形。在老师徐永良的指导下,胡海蔚每一步都做得非常细心。她要将亲手做的第一件旗袍,送给自己的妈妈。 胡海蔚是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制作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徐永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凤旗袍”制作工艺的第三代传人。徐永良说,能将旗袍制作工艺送进职校,让学生们能近距离了解旗袍工艺,他也乐在其中。 “学生们学习的不仅是旗袍制作工艺,更是技艺背后的文化。”上海市教委职教处相关负责人说,“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们喜欢传统技艺,传承民族文化,使其更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 中职校接棒非遗文化传承 走进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二楼的服装实训室,一间展厅里陈列着十几件各色旗袍,这些旗袍大多出自学生之手。展厅的门口,摆着一个玻璃牌子,上面写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习所”。这个传习所,是这所学校和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上海鸿翔百货公司联合建设的。 在实训室的操作台上,7名女生正在徐永良的指导下做“滚边”,他不时走到学生的身边亲手做示范。 今年9月,在徐永良的悉心指导下,该校2名学生尹蓉、王峥嵘,凭着联手制作的旗袍,顺利入围上海市“我是非遗小传人”总决赛,最终获得决赛铜奖。 徐永良的课堂上,还时常能看到部分学校老师的身影。他们和学生一样,也在徐永良的指导下学习旗袍制作工艺。一位老师告诉记者,除了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学习,一些老师还要到“龙凤旗袍”公司去挂职,一方面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同时还帮助“龙凤旗袍”进行非遗文化遗产工艺资料的整理和汇编,将原本口口相传的传统工艺,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视频资料等加以整理保存。 徐永良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是旗袍,而是海派旗袍的制作工艺。“旗袍源于清朝女性的‘旗装’,但上海裁缝引入了西方量体裁衣的方法,将过去宽松平直的‘旗装’改成了富有曲线、体现女性魅力的国粹服饰。” “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能取长补短,共同传承非遗的特色工艺。”徐永良说。 旗袍传承需要好苗子 徐永良坦承,自己坚持到逸夫职业学校来上课,还带有点“私心”。“我们的上一辈都已经不在了,或者已经无法动手做旗袍了;我自己也快50岁了,虽然已经有两个徒弟,但还是希望能找到些好苗子,让更多的人来传承‘龙凤旗袍’这门非遗技艺。” 徐永良感慨说,和大众化的西装相比,旗袍的市场比较小众,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来说,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今天要找一个好苗子太难了。作为企业,要首先考虑生存,再考虑文化的传承;作为年轻人,他们面对的选择和诱惑太多,很难像过去我们那样沉下心、花个十几年来学习传统手工。”
“过去我当学徒的时候,师傅先让我看了三年,那三年里根本就不让动手;三年过后,我对所有的环节、不同的布料特性等等都牢记在心,师傅才允许我慢慢打样、裁剪。”徐永良说,旗袍里的学问很多,旗袍工艺涉及色彩、美学、设计等各个方面,需要手工艺者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仅仅制作上,就有镶、嵌、滚、宕、盘、绣等技艺,有时候仅仅盘扣,就要做好几天。没有个十几二十年的耳濡目染,是没法出师单独做旗袍的。” 过去传统手工业中师傅带徒弟的做法,在现代三年制的职校里显然难以实现。尽管如此,徐永良仍然欣然接受邀请,每个星期为职校的学生授课一个上午,至今已有三年之久。“每名学生只有一年时间跟着我学习,基本只能学些皮毛,但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对旗袍工艺不仅有了感性的认识,还能通过动手制作真切地感受到旗袍工艺的魅力,无论以后是做中装还是西装,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过去我当学徒的时候,师傅先让我看了三年,那三年里根本就不让动手;三年过后,我对所有的环节、不同的布料特性等等都牢记在心,师傅才允许我慢慢打样、裁剪。”徐永良说,旗袍里的学问很多,旗袍工艺涉及色彩、美学、设计等各个方面,需要手工艺者有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仅仅制作上,就有镶、嵌、滚、宕、盘、绣等技艺,有时候仅仅盘扣,就要做好几天。没有个十几二十年的耳濡目染,是没法出师单独做旗袍的。” 过去传统手工业中师傅带徒弟的做法,在现代三年制的职校里显然难以实现。尽管如此,徐永良仍然欣然接受邀请,每个星期为职校的学生授课一个上午,至今已有三年之久。“每名学生只有一年时间跟着我学习,基本只能学些皮毛,但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对旗袍工艺不仅有了感性的认识,还能通过动手制作真切地感受到旗袍工艺的魅力,无论以后是做中装还是西装,都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