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遗产保护 和谐发展惠民生
来源:光明网-历史频道 作者: 时间:2014.10.30
2000年龙门石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洛阳市委、市政府抓住龙门石窟申遗成功后遗产保护意识空前高涨的契机,对龙门景区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成功尝试了文化遗产景区园区化改革,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不断理顺利益关系,化解保护利用矛盾,加大对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力度,实现了体制机制的根本性变革,掀开了龙门发展史上崭新一页。
2002年以前,龙门景区内的龙门石窟研究所、龙门风景区管理处、白园、香山寺、龙门景区伊河管理站等单位分别隶属于洛阳市文物局、园林局、团省委、水利局多头管理,利益关系复杂。2002年3月,洛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区龙门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龙门石窟研究院),把前述各单位统一划归龙门管理局管辖,范围包括龙门石窟、白园、香山寺、东西两山风景林、南北大桥间的伊河水面,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尽管这次改革明确了龙门景区的归属,解决了多头管理问题,但是由于景区管理区域狭小,管理模式单一,在管理与发展上仍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如:景区不能封闭管理导致文物安全、游客人身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景区与周边群众矛盾纠纷不断出现,难以形成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投资渠道单一,三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发展空间狭小,旅游链条短,无法带动周边群众致富,龙门的品牌效应难以发挥,直接影响到文物保护、旅游安全、产业带动和景区周边的和谐稳定。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从2007年9月起到2008年8月,洛阳市委、市政府对龙门进行了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体制机制改革。2007年9月,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区龙门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龙门石窟研究院)撤消,成立了隶属洛阳市人民政府的正县级事业单位中共龙门文化旅游园区工作委员会、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同时成立隶属管委会的龙门石窟研究院(正县级事业单位)。2008年8月,市委决定将龙门文化旅游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改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委、市政府在龙门文化旅游园区范围内行使党政管理职能,行使辖区内所有经济社会管理权力,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引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在宏观管理上由过去管理局单一的景区事务管理转变为管委会对园区文物保护研究、行政、事业、企业、农村事务的统筹管理。园区文物保护研究由过去管理局统筹管理转变为龙门石窟研究院的专一性专业化管理,龙门石窟研究院不再承担景区服务等与文物保护研究无关的事务性工作,专心致志发挥其文物保护研究职能,一心一意做好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景区周边农村社会事务由过去周边县区分属管理转变为管委会对其统一有序管理。园区服务型企业由过去的松散型管理转变为产权明晰、运作规范的集团化管理。通过管理体制的园区化改革,管理机构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实现了由管委会对园区内文物保护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工作的统筹管理,特别是对周边村庄的统一有序管理,政令统一,步调一致;实现了由龙门石窟研究院对园区内文物保护研究的专一性专业化管理;实现了由旅游集团对龙门旅游服务业的企业化管理。
以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而进行的园区化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转变了管理职能,加强了文物保护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景区发展空间狭小和与周边群众矛盾对立等问题,实现了对文物保护研究、旅游产业发展与周边农村社会事务的统筹管理,极大激发了遗产活力,有力促进了遗产保护事业和遗产地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12月28日,洛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龙门文化旅游园区”更名为“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更加充分地展现了龙门石窟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突出了世界遗产保护、研究、传承的主题,叫响了龙门石窟品牌,发挥了龙门石窟的品牌带动效应,促进了龙门园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遗产保护事业深入发展。
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遗产生态环境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倾力支持,累计拆除遗产地周边93处不协调建筑物及附属物15.4万平方米,关闭伊河上游污染企业94家,取缔周边采石厂、石灰窑780多家,退耕还林1300余亩,新植树木2万余棵,实现了景区封闭化管理,有效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使龙门石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根据监测,对石窟造成腐蚀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分别降低15%和57%,大气总悬浮颗粒降低25%,噪音降低了30%。
龙门石窟研究院剥离了其它管理职能,专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守土有责”的文物保护责任意识不断强化,促使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不断走向深入。(一)遗产保护方面,强化日常维护,确保了文物本体安全;建立监测体系,夯实了科学保护基础;开展课题研究,提升了理论水平;实施保护项目,提高了实践能力。相继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凝结水在石灰岩表面形成机制的研究》,国家壁画保护基地开放课题《龙门石窟彩绘颜料的调查研究》,国家文物局保护课题东西两山地质灾害调查、露天雕刻品防风化、生物病害的清除方法研究与防治、碳酸盐岩地区石窟风化层特性分析研究,省级课题《龙门石窟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等;实施了“龙门东西山洞窟渗漏水病害综合治理工程”, 创新理念,以水文地质单元为治理区域,以洞窟渗漏通道研究为重点开展东西山渗漏水治理工程,完成了奉先寺北至万佛洞段、擂鼓台三洞区域的工程施工;抢抓国家建设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机遇,编制完成龙门石窟监测体系方案并经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实施了监测预警体系第一、二期工程,利用现代技术和高科技手段,建立文物本体及微环境监测系统,对洞窟保护现状、保护工程及保护效果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监测技术和管理达到国际水平。(二)遗产研究方面,注重开展全局性、基础性、合作性、开放式研究,在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宿白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了《龙门石窟考古报告——东山擂鼓台区》编写,列为国家文物局重点经费支持项目,现已编写完成并交付出版社,东山万佛沟区报告编写工作已经启动。2000年至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资料性专著20余部(套)。(三)信息交流方面,同北京大学合作开展了三维数字化工程,目前数据采集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将探索三维数字化技术在石窟保护、研究、展示领域的应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合作创办的《石窟寺研究》一书,已连续出版4辑,成为展示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和石窟寺保护科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二、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遗产地民生持续改善。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为园区的核心资源,是龙门园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之源。龙门园区紧紧围绕“文化”这个灵魂,抓住文化旅游这条主线,大力实施了东北综合服务区项目、擂鼓台遗址博物馆、伊东渠景观改造工程、龙门石窟讲解中心、湿地公园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完善旅游产业要素,延伸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丰富景区游览内容,延长游览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使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的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起来。近5年来,年接待游客人数以年增28万人、门票收入以年增0.42亿元的速度递增。2013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数288万人次,同比增长8.9%;门票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10.2%,旅游综合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2014年9月,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27万人次,同比增长20.1%;门票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6%。园区以良好形象、优质服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34项荣誉。随着园区空间面积的扩大和温泉、湿地等优势资源的融入,正在逐步成为弥漫着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申遗成功后的体制改革,将周边8个村庄整合为园区的有机部分,统一管理,统筹发展,成为和谐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景区与周边居民携手共进、同走和谐共赢之路的新局面。遗产地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园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上岗,参与到景区的建设发展与三产服务业中,优化、改善了当地产业结构,带动遗产地居民走上富裕之路。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为当地居民共享,不断推动当地社会事业的发展。景区收入为辖区群众服务,通过建设新型社区、修路、建桥、建校、完善服务设施等方式,使遗产地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观。2009年以来,除学校、村委的硬性开支外,园区还累计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通组通户道路硬化和饮水设施建设,解决了园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和吃水问题;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7个农村学校教师增资、学校办公经费、危房改造和学校改建;园区农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不足1000元达到6000元,新农合参合率已达到97%。
三、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国际国内合作持续升温。
“世界遗产”的金字招牌,龙门石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遗产保护研究事业的不断深入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极大提升了龙门石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吸引力不断上升,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热土和遗产保护事业的合作热点,遗产保护展示、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的国际国内合作走向深入。
在文化旅游产业领域发展方面,围绕“文化示范区”建设要求,以“有特色、聚人气、可持续”为原则,结合龙门石窟园区实际,共实施重大招商项目8个。已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140亿元 ,包括阙南文化旅游产业片区、龙门国际行宫酒店、龙门国际自驾车营地、龙门西山整体开发项目。在谈项目4个,包括龙门东山珍奇植物园区改造提升、龙门凤凰特色休闲街区、龙门文化艺术产业博览园、天下龙门国际雕塑艺术创作中心等招商项目。
申遗成功后,龙门石窟科技保护水平和综合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吸引国际国内相关科研机构产生了浓厚了合作意向,龙门石窟的遗产保护事业不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一是开展国际合作。捕捉国外先进保护理念和前沿保护技术。先后开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和中意合作龙门石窟双窑保护修复工程等国际合作项目。二是进行国内合作。整合保护技术资源。针对龙门石窟病害情况,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合作开展对龙门石窟防霉、防藻材料开发应用研究,同中国文物研究所合作进行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碳酸盐石质文物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与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合作进行了“龙门石窟悬壁梁栈道稳定性评估研究”,利用其技术专长对龙门石窟病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治理。通过国际国内合作,国内外文物保护技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龙门石窟的文物保护技术不断得到提升,石窟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三是积极参加外展,开放展现魅力。先后参加了“世界遗产风情展”、“龙门石窟佛教艺术展”、“走向盛唐”、“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等10余次国内外展览活动,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2002年以前,龙门景区内的龙门石窟研究所、龙门风景区管理处、白园、香山寺、龙门景区伊河管理站等单位分别隶属于洛阳市文物局、园林局、团省委、水利局多头管理,利益关系复杂。2002年3月,洛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区龙门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龙门石窟研究院),把前述各单位统一划归龙门管理局管辖,范围包括龙门石窟、白园、香山寺、东西两山风景林、南北大桥间的伊河水面,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尽管这次改革明确了龙门景区的归属,解决了多头管理问题,但是由于景区管理区域狭小,管理模式单一,在管理与发展上仍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如:景区不能封闭管理导致文物安全、游客人身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景区与周边群众矛盾纠纷不断出现,难以形成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投资渠道单一,三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发展空间狭小,旅游链条短,无法带动周边群众致富,龙门的品牌效应难以发挥,直接影响到文物保护、旅游安全、产业带动和景区周边的和谐稳定。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从2007年9月起到2008年8月,洛阳市委、市政府对龙门进行了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体制机制改革。2007年9月,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区龙门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龙门石窟研究院)撤消,成立了隶属洛阳市人民政府的正县级事业单位中共龙门文化旅游园区工作委员会、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同时成立隶属管委会的龙门石窟研究院(正县级事业单位)。2008年8月,市委决定将龙门文化旅游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改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委、市政府在龙门文化旅游园区范围内行使党政管理职能,行使辖区内所有经济社会管理权力,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引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在宏观管理上由过去管理局单一的景区事务管理转变为管委会对园区文物保护研究、行政、事业、企业、农村事务的统筹管理。园区文物保护研究由过去管理局统筹管理转变为龙门石窟研究院的专一性专业化管理,龙门石窟研究院不再承担景区服务等与文物保护研究无关的事务性工作,专心致志发挥其文物保护研究职能,一心一意做好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景区周边农村社会事务由过去周边县区分属管理转变为管委会对其统一有序管理。园区服务型企业由过去的松散型管理转变为产权明晰、运作规范的集团化管理。通过管理体制的园区化改革,管理机构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实现了由管委会对园区内文物保护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工作的统筹管理,特别是对周边村庄的统一有序管理,政令统一,步调一致;实现了由龙门石窟研究院对园区内文物保护研究的专一性专业化管理;实现了由旅游集团对龙门旅游服务业的企业化管理。
以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而进行的园区化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转变了管理职能,加强了文物保护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景区发展空间狭小和与周边群众矛盾对立等问题,实现了对文物保护研究、旅游产业发展与周边农村社会事务的统筹管理,极大激发了遗产活力,有力促进了遗产保护事业和遗产地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12月28日,洛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龙门文化旅游园区”更名为“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更加充分地展现了龙门石窟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突出了世界遗产保护、研究、传承的主题,叫响了龙门石窟品牌,发挥了龙门石窟的品牌带动效应,促进了龙门园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遗产保护事业深入发展。
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遗产生态环境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倾力支持,累计拆除遗产地周边93处不协调建筑物及附属物15.4万平方米,关闭伊河上游污染企业94家,取缔周边采石厂、石灰窑780多家,退耕还林1300余亩,新植树木2万余棵,实现了景区封闭化管理,有效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使龙门石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根据监测,对石窟造成腐蚀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分别降低15%和57%,大气总悬浮颗粒降低25%,噪音降低了30%。
龙门石窟研究院剥离了其它管理职能,专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守土有责”的文物保护责任意识不断强化,促使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不断走向深入。(一)遗产保护方面,强化日常维护,确保了文物本体安全;建立监测体系,夯实了科学保护基础;开展课题研究,提升了理论水平;实施保护项目,提高了实践能力。相继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凝结水在石灰岩表面形成机制的研究》,国家壁画保护基地开放课题《龙门石窟彩绘颜料的调查研究》,国家文物局保护课题东西两山地质灾害调查、露天雕刻品防风化、生物病害的清除方法研究与防治、碳酸盐岩地区石窟风化层特性分析研究,省级课题《龙门石窟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等;实施了“龙门东西山洞窟渗漏水病害综合治理工程”, 创新理念,以水文地质单元为治理区域,以洞窟渗漏通道研究为重点开展东西山渗漏水治理工程,完成了奉先寺北至万佛洞段、擂鼓台三洞区域的工程施工;抢抓国家建设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机遇,编制完成龙门石窟监测体系方案并经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实施了监测预警体系第一、二期工程,利用现代技术和高科技手段,建立文物本体及微环境监测系统,对洞窟保护现状、保护工程及保护效果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监测技术和管理达到国际水平。(二)遗产研究方面,注重开展全局性、基础性、合作性、开放式研究,在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宿白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了《龙门石窟考古报告——东山擂鼓台区》编写,列为国家文物局重点经费支持项目,现已编写完成并交付出版社,东山万佛沟区报告编写工作已经启动。2000年至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资料性专著20余部(套)。(三)信息交流方面,同北京大学合作开展了三维数字化工程,目前数据采集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将探索三维数字化技术在石窟保护、研究、展示领域的应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合作创办的《石窟寺研究》一书,已连续出版4辑,成为展示石窟寺考古、寺院遗址考古、佛教艺术和石窟寺保护科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二、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遗产地民生持续改善。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为园区的核心资源,是龙门园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之源。龙门园区紧紧围绕“文化”这个灵魂,抓住文化旅游这条主线,大力实施了东北综合服务区项目、擂鼓台遗址博物馆、伊东渠景观改造工程、龙门石窟讲解中心、湿地公园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完善旅游产业要素,延伸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丰富景区游览内容,延长游览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使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的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起来。近5年来,年接待游客人数以年增28万人、门票收入以年增0.42亿元的速度递增。2013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数288万人次,同比增长8.9%;门票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10.2%,旅游综合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2014年9月,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27万人次,同比增长20.1%;门票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6%。园区以良好形象、优质服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34项荣誉。随着园区空间面积的扩大和温泉、湿地等优势资源的融入,正在逐步成为弥漫着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申遗成功后的体制改革,将周边8个村庄整合为园区的有机部分,统一管理,统筹发展,成为和谐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景区与周边居民携手共进、同走和谐共赢之路的新局面。遗产地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园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上岗,参与到景区的建设发展与三产服务业中,优化、改善了当地产业结构,带动遗产地居民走上富裕之路。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为当地居民共享,不断推动当地社会事业的发展。景区收入为辖区群众服务,通过建设新型社区、修路、建桥、建校、完善服务设施等方式,使遗产地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观。2009年以来,除学校、村委的硬性开支外,园区还累计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通组通户道路硬化和饮水设施建设,解决了园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和吃水问题;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7个农村学校教师增资、学校办公经费、危房改造和学校改建;园区农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不足1000元达到6000元,新农合参合率已达到97%。
三、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国际国内合作持续升温。
“世界遗产”的金字招牌,龙门石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遗产保护研究事业的不断深入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极大提升了龙门石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吸引力不断上升,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热土和遗产保护事业的合作热点,遗产保护展示、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的国际国内合作走向深入。
在文化旅游产业领域发展方面,围绕“文化示范区”建设要求,以“有特色、聚人气、可持续”为原则,结合龙门石窟园区实际,共实施重大招商项目8个。已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140亿元 ,包括阙南文化旅游产业片区、龙门国际行宫酒店、龙门国际自驾车营地、龙门西山整体开发项目。在谈项目4个,包括龙门东山珍奇植物园区改造提升、龙门凤凰特色休闲街区、龙门文化艺术产业博览园、天下龙门国际雕塑艺术创作中心等招商项目。
申遗成功后,龙门石窟科技保护水平和综合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吸引国际国内相关科研机构产生了浓厚了合作意向,龙门石窟的遗产保护事业不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一是开展国际合作。捕捉国外先进保护理念和前沿保护技术。先后开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和中意合作龙门石窟双窑保护修复工程等国际合作项目。二是进行国内合作。整合保护技术资源。针对龙门石窟病害情况,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合作开展对龙门石窟防霉、防藻材料开发应用研究,同中国文物研究所合作进行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碳酸盐石质文物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与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合作进行了“龙门石窟悬壁梁栈道稳定性评估研究”,利用其技术专长对龙门石窟病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治理。通过国际国内合作,国内外文物保护技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龙门石窟的文物保护技术不断得到提升,石窟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三是积极参加外展,开放展现魅力。先后参加了“世界遗产风情展”、“龙门石窟佛教艺术展”、“走向盛唐”、“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等10余次国内外展览活动,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