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 >> 正文

我市推行公益生态环保葬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 时间:2014.10.27

   我市土地资源短缺,用于墓葬的土地更是少之又少。从市民政局10月22日召开的有关会议获悉,目前,我市共有九大经营性公墓,面积共计3788.3亩,现已安葬48791穴,骨灰寄存54266位,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局面愈加显现,急需予以改变。针对墓葬用地“危机”,市民政局表示,我市将调整公墓规划,增建公益性公墓,发展生态葬。
    我市将在九大经营性公墓单位推行公益生态环保葬区。作为全市首家推行公益生态葬的永安园博爱苑,在公益惠民方面,将推行“1350”工程,即提供一万元以内的公益性节地葬、3000元以内的壁葬、500元以内的可降解骨灰生态葬、免费的绿色生态葬。据介绍,这几种公益殡葬的区别在于,公益性节地葬有花坛存放骨灰,壁葬呈立体式存放骨灰,可降解骨灰生态葬是让骨灰完全融入土地。永安园主任张红飞说:“虽然公益生态葬是解决‘葬不起’问题的具体举措,但是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有经济能力的人士选择这种殡葬方式,这也是我们开展公益生态葬的宗旨所在。”
    近年来,我市公墓用地将日益呈现紧张趋势。推行“公益生态葬”势在必行。我市在1998年推出树葬等一系列新的殡葬形式,并于2004年全市推广。但是,选择绿色殡葬方式的市民为数不多。市民政局殡葬管理中心主任郭永红证实,目前,我市有5万余例的常规墓葬,而绿色环保的树葬才3000余例,不足常规葬的十分之一。永安园的统计数据更加直观。“2004年推出树葬,但截至两年前,选择这一殡葬方式的人从今年来看,也就30余例。”永安园主任张红飞说。市民政局副调研员张仪直言,在市民政局涉及的民生问题中,“墓地贵”一直广受诟病,这里面有市场的原因,关键还在于老百姓的观念,受旧观念和攀比风气的影响,不少群众在后事处理上选择大操大办,青睐于大墓、豪华墓,改变这一现象,需要一定的过程。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宏阶建议,政府应明确将公益生态葬服务应定位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从低收入群体向辖区所有居民推广,并明确生态葬的内涵、服务标准、政府补贴、墓位面积、维护管理年限。他认为,随着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生态葬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会渐渐被民众所接受,这也需要政府倡导绿色殡葬理念和政策扶持,这对推广生态葬理念无疑会起到不小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