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保护 >> 正文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来源:长白山日报 作者: 时间:2014.10.24

     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造性开展工作,为保护国家珍贵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原麝为濒危野生动物,濒危等级为渐危。为了保护原麝野生种群及栖息地,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与珍稀濒危物种原麝的科学研究与监测,为珍惜濒危的野生动物创建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达到人类、自然、野生动物和谐共存,200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立吉林白山原麝省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吉林白山原麝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白山市东南部,鸭绿江北岸,长白山山系的老岭山脉东段。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森林、湿地、水域等生态系统共存,从而使得这里蕴藏了大量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尚属稀有。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边境,加之山高坡陡,国家i级保护动物原麝数量稳中有升。
    原麝保护区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管理条例,根据生态学原理、系统方法论以及经济学理论,合理开发保护资源。同时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打击。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资源管理方法,严禁游客及附近村民进入到保护区及核心区进行各种活动。对群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培养每个人热爱保护区、维护保护区的环保意识,提高社区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激发广大群众保护环境的热情,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资源管理制度、运输认证制度;实行了资源、公安、防火办多部门参与资源保护管理的新体制;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
    白山原麝自然保护区成立后,非常重视原麝的救护和驯养工作,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又争取到1亿多保护区建设投资。在白马浪建设了200平方米野外救护中心和1万平方米半散放驯养场,并成功救护了一批原麝。自保护区成立以来,分别在长白县八道沟镇新房子野外救护站和原麝保护区共救护受伤、羸弱的野生原麝7只,这些原麝康复后都被重新放归山林。
    白山原麝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对原麝种群及栖息地的保护、鸭绿江水源涵养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该区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水利资源十分丰富。优越的景观资源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为开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