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西藏林芝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时间:2014.10.20

  林芝,“太阳的宝座”,西藏的江南。它是“自然的绿色基因库”,更是藏、汉、回、门巴、珞巴、纳西、傈僳、独龙等10多个民族的家园,其独具高原特色的风光和民族文化,令无数人神往。

  林芝还被称为进入西藏的第一站。越来越多的人从这里开启旅程,深入更为广阔的西藏腹地。但经过这里的大多数人或许并没有注意到,林芝地区还有9类63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些年,为传承发展这些具有厚重历史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林芝地区广泛开展了非遗普查与保护工作。更让人惊喜的是,为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林芝地区推出了传承与发展并举的创新模式—由文化部非遗司指导专家和设计师组成学术团队,以“西藏林芝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为着力点,为当地提供了具有国际视野也不失文化情怀的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使其实现了工艺文化及生活行为的整体传承与发展。

  以共生的方式,于大地扎根

  几个交通并不便捷的村落、面临失传的技艺、秘不外传的配方、以化学染料染色破坏环境与当地文化无关的工艺品制作……这是2012年学术团队刚开始对林芝地区考察时所要面对的状况。

  现实困难和高原反应并没有让团队成员气馁。西藏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他们,他们寻找着其中的亮点,也看到了希望。

  在林芝,居住着2000多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珞巴族人。作为典型的人口较少民族,其传统文化世代均以口耳相传,面临失传的困境。米林县珞巴族服饰和林芝工布藏族服饰,是林芝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学术团队认定,纺织、服饰是林芝非遗项目中的亮点,但是其技艺传承却面临各种问题:材料的品质没有保证,传承人对工艺的认识高度不够并没有市场判断能力,首要的是,各个生产点普遍不能解决原材料的来源问题。

  单单依靠传承人手工解决所有原材料的生产,几乎是不可能也是不可持续的。于是,学术团队把目光投向了林芝毛纺厂。这个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停产的工厂,曾经是青藏高原第一个现代化企业,作为中纺援藏项目,1965年筹建时,曾从上海随厂进藏600多名职工与家属。林芝地区委员会、行政公署决定恢复毛纺厂的生产,并购置了相关设备。经过努力,染色、纺纱以及面料生产等工作依次展开。

  原材料供应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学术团队便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探索。设计师和学者均参与其中,进行传承人培训,培养其对于传统文化和产品品质及传承人地位的意义认识等,并统一订购羊毛原料,从分批、少量定制加工开始,逐步规范产品的工艺品质。

  学术团队还在真巴村建立了“林芝藏族服饰纺织工艺传习示范基地”。该村保留有制作工布藏族服饰自用的生活习俗,全村47名妇女接受训练后熟练掌握了30多种手工缝制技法,具备了支持创意设计加工制作的能力。另有卡斯木村和增巴村的50余位村民可以纺织氆氇,来供应真巴村工坊加工产品。此外,学术团队对藏式木织机做了改良,织出来的氆氇更加细密,解决了后期加工中材料使用变形等问题。

  与此同时,珞巴族服饰及织布制作技艺传习所、朋仁曲德寺藏香工坊、朗县金东藏纸工坊、传习所等项目逐步推进,散落在雅鲁藏布江两侧的6个项目点,共同构筑起推动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的现代平台。学术团队秉持着以传统工艺基因为核心,恢复传统工艺与当地百姓现实生活的和谐相融的宗旨,一方面尊重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就近组织生产;另一方面,充分评估产品生产与环境的承受能力,在推动技艺传承的基础上,稳步提高产品品质,不盲目扩大生产。

  两年时间,在家门口,在不改变基本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在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中,老百姓不但收入提高了,生活也有了新气象,特别是珞巴族妇女,通过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享受到现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进步。这对于珞巴族这样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来说,何其重要。模式的创新、学术的介入,让少数民族工艺文化在整体性传承中得以发展。

  以智慧的方式,与世界同步

  在工业化、信息化的当代环境中,如何获取足够的生存能力,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怎样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困惑。把传统带到现代,把过去变成未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在林芝坚守着的学术团队,具有远见的卓识,也有着清晰的理念和有效的行动力。

  产品的高品质与生产中的生态保护,是学者和设计师在林芝非遗传承工作中两个最重视的问题。在纺织过程中,为了避免羊毛染色污染环境,他们选择了国外最好的植物染料。问题也随之而来。林芝地处高原,水沸时达不到一百度,只有对每一种染料的染色技术进行重新实验,才能染出绚丽的、理想的高原色彩。在没有现代设备的情况下,林芝毛纺厂厂长林吉华凭着对专业的热爱,依靠经验和土办法,成功解决了植物染料染色问题,并在北京服装学院专家的指导下,解决了高原短纤维纱织纺细核心的技术处理。他惊喜地发现,植物染料染色之后排出的废水所经之处竟然长出了绿植,这在以前使用化学染料的生产过程中,是绝不可能见到的,他为之兴奋,也为两年的辛苦劳作感到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林芝毛纺厂还在学术团队的指导下组建了西藏文化创意中心,包括展览馆、艺术区、出版社、研发中心、染色实验室等,为当地百姓以及国内的学者、设计师、艺术家、管理人员等群体,探索行业的升级,共同构建非遗生产性保护合理有序的结构模式,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也使产品具备了拥有后续支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项目中最需抢救性保护的一门技艺,是金东藏纸这一非遗项目。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的藏纸,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东藏纸可谓其翘楚,古时为官方公文、典藏经书和纸币的专用纸。金东藏纸所用的主要原料灌木绢毛瑞香,生长环境脆弱,生长周期漫长,自古时起便因造纸而稀缺。作为全藏区最为考究的藏纸工艺,金东藏纸因成本高、产量低以及传承人的相继去世而濒临失传。来到林芝之后,学术团队采访了藏纸制作的老一辈传承人,以口述史的方法记录下藏纸的工艺流程,并反复实验,恢复了原有的藏币纸品质。由于造纸原料绢毛瑞香生长缓慢,学术团队并没有对金东藏纸进行大力度开发,而是合理规划使用,如制作高级的铜版纸、藏书票等,并使其与项目的其他组成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立体、完整、高品质的文化生态系统。学术团队对林芝金东藏纸所采取的措施,可谓是非遗抢救性保护中的典范。

  强调继承传统工艺文化基础上的再创造,目的是深挖藏文化在全球文化环境中的实际潜力—这是学术团队对于林芝地区传统工艺综合实体的畅想。一手伸向传统文化的内核,一手伸向现代社会的前沿,林芝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此行走在与世界同步的路上。

  以创造的方式,予文化滋养

  在“西藏林芝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中,学者、设计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都坚信设计的力量,是从文化的根上发生的,是针对文化发展的。因此,设计工作被明确要求,在设计思想和发展理念上要注重产品的民族性,如色彩、图案、样式等这些沉淀了数百年的民族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的保护和利用。这种行为本身不仅是要认识遗产,更要尊重遗产,实际上也是保护文化的源头。因此,设计师抓住藏文化的精髓,从对待材料的理解生发,摒弃拼贴符号、复制样式形制等简单套路,设计出了拥有浓郁藏文化气质,又适合所有市场的高品质的文化生活用品。

  学术团队不仅动用了专业的力量,还启用了民间的智慧—氆氇纺织中,团队交给村民6种设计好颜色的毛纱,请她们自己配色。结果令人欣喜:她们纺织出的面料图样各不相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内蕴和少数民族特有的情感隐现其中,呈现出超越专业设计局限的光彩。设计隐藏到了文化的背后,少数民族妇女更是在纺织的过程中,融入了自我的存在,从而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艺术。

  实际上,这也是学术团队一直在寻找的文化感觉。2012年,在墨脱,学术团队费了一番周折,才在县城街边的小店里发现了带有墨脱气质的竹器,之后他们一路找到背崩乡,并徒步几个小时的山路到巴登村,终于看到了比较原生态的村庄和一样朴实的村民以及竹器,由此有了传习所,让门巴族村民在传承编织技艺的同时,认知能力和收入水平一并得到了提升。

  面对藏族、珞巴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制作的这些工艺品,人们一定会被深深吸引。在这里,没有人与产品、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与对立,一切都是和谐共生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作品,有着民族的精神特质,有着现代的艺术气息。非遗既是历史,更是当下。古代文化不能代替现代文化,别人的文化不能替代自己的文化。这是林芝地区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所秉持的文化理念,也是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通过自己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融入现代社会,汇入整个国家的发展大潮之中。工艺文化无处不在。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中如若能够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将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以及少数民族同胞的安居乐业,起到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因为文化的滋养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