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时间:2014.10.20
2014“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展演、海宁市非遗师徒作品展、海宁粉塑技艺挑战赛、皮影戏学徒技艺展示汇演、硖石灯彩传习班、粉塑传习班……海宁非遗接地气的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活动内容,让市民感受到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浙江省海宁市是杭嘉湖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海宁经济发达、商业兴盛,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海宁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其他经济发达、文化遗产消逝严重的地区不同,海宁市的非遗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保护道路,海宁的非遗之花开遍了城乡各地。
制定保护政策,打下非遗保护基础
海宁市的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以灯文化和皮影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根植于海宁人民的心中。2006年,当海宁皮影戏和硖石灯彩双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海宁的非遗保护工作就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在非遗专家、工作者们不断建言献策下,2007年至2008年,海宁先后出台了《海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海宁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这些文件明确了海宁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实施目标、经费机构等重要问题,为之后的非遗保护工作扫清了障碍。由于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浙江省文化厅将其作为范本在全省转发,供其他县市借鉴参考。
充裕的专项资金也是海宁非遗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2008年开始,海宁市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用于非遗保护。2010年开始,又设立每年40万元的元宵硖石灯会专项资金,以推动国家级非遗项目硖石灯彩及灯会习俗的传承发展。2011年,继中国蚕桑丝织文化申遗成功后,海宁皮影戏又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世遗,这对海宁的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世遗的保护工作?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为此,海宁市专门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每年从商服、商品住宅用地土地出让收入(实际入库数)中安排1%的资金专项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首创师徒签约,老艺术焕发新生机
社会的日益关注和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使海宁非遗保护不断创新思路寻求突破。2009年,海宁市开始实施“师徒签约机制”,每年从学徒中选拔出具有培养资质和发展前途的,和传承人签订师徒传承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成果等,确保传承工作有计划、出成果,目前,已有31对签约师徒。“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也为了确保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还专门制定了考核激励机制。”海宁市非遗中心主任朱红说,“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通过考核的传承人、学徒发放补助,2009年至今,共发放补助资金81.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海宁市的师徒签约机制为全省首创。2009年,文化部非遗司来海宁督查非遗保护工作时,就曾肯定这个做法对非遗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值得各地借鉴。随后,浙江省文化厅将海宁的师徒签约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海宁市还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徒带教活动,每年在村(社区)开设“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班”,邀请老艺人向民间非遗爱好者免费传授海宁皮影戏、硖石灯彩、剪纸、粉塑等传统技艺。2008年至今,共举办海宁皮影戏、硖石灯彩、剪纸、粉塑传习班30多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2012年,又对非遗的活态传承开展了新的尝试,将传习班作品评比和非遗学徒选拔相结合,把每年学习作品入选前3名的优秀学员吸纳为非遗签约学徒。2012年以来,先后有6名学徒在非遗中心牵头下正式与传承人签订师徒协议。通过这种方式,既鼓励了学员的积极性,又挖掘和培养了一批有较强非遗传承能力的学徒。
培育保护基地,推动民俗文化繁荣
多年来,海宁在镇(街道)、村(社区)开展非遗传承基地培育工作,先后建立传承保护基地3个、传承教学基地3个、传统节日保护地2个、生态保护区1个、宣传展示基地1个、民俗文化旅游村1个。同时,还积极开展传承基地展示场馆建设,先后建立硖石灯彩馆2个、海宁皮影戏馆3个,并依托社会力量,开展村级非遗基地陈列馆建设,先后建立周王庙云龙村蚕俗文化园、许村元帅庙会实物陈列室、思情山歌陈列室等10多个村级非遗展馆,以静态展示非遗实物资料和活态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基地作为海宁非遗的基层典范,担负起了海宁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重任,推动了民俗文化的持续繁荣。
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是海宁基地建设的一大亮点,曾作为浙江典型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海宁市一方面开设非遗教师传习班,培养中小学非遗教师,建立了一支非遗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在各传承教学基地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普及非遗知识和专业技能。2005年,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将硖石灯彩制作纳入课程大纲,招收工艺美术(灯彩)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的硖石灯彩培训与学习,至今已有10多个班级超过400多名学生,通过小班化教学的形式学习海宁硖石灯彩技艺。斜桥镇中心小学自2003年开始,在学校各年级中开设皮影戏校本课,系统学习皮影戏道具制作、表演,已累计培训少儿皮影艺术人才300多名。谈桥中心小学将《思情山歌》作为音乐课重要学习内容,先后有1000多名学生掌握了《思情山歌》演唱方法。
普及民俗活动,促进非遗融入生活
非遗的生命力在民间,它的活力在日常生活中,这是海宁市非遗保护工作一直坚持的原则与核心。正因为如此,海宁没有将珍贵的非遗收进冷冰冰的展示馆,而是打造了覆盖整个市的非遗展示大舞台。每年的元宵节,或是在海宁市区举行迎灯游街活动,或是在公园举行大型灯展,绚丽多姿的硖石灯彩缀满了整个海宁,赏灯猜谜、提灯游园已成为海宁人民每年元宵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同时,还加大对许村元帅庙会、八月十八潮神祭祀、皇岗轧太平、水龙会等民间自发组织开展的传统节会活动的扶持力度,以进一步弘扬特色,扩大影响,确保传统习俗的原生态传承。
海宁非遗下村(社区)活动已成为海宁文化惠民的重要内容,其实最初的下村(社区)仅仅局限于“文化遗产日”期间的几场活动,但就是那几场短暂的演出和展演,可以看出基层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和欢迎。海宁皮影艺术团团长沈凤娟对此感触颇深:“我们的演出跟越剧下乡、电影下乡完全不一样,我们吸引的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观众,每一次的下村(社区)演出,就是在孩子身上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这粒种子会发芽、生根、长大,这就是我们非遗的出路。”也正因如此,海宁市的非遗下村(社区)活动已成常态化,每年的下村(社区)表演场次也逐渐从30场增加到70场,下村(社区)的项目也从单一的海宁皮影戏演出演变为集皮影戏演出、硖石灯彩展览、手工技艺活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活动。
相信海宁的非遗保护工作一路前进、一路探索,定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鲜活地传递下去。 (王晓莉)
浙江省海宁市是杭嘉湖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海宁经济发达、商业兴盛,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海宁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其他经济发达、文化遗产消逝严重的地区不同,海宁市的非遗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保护道路,海宁的非遗之花开遍了城乡各地。
制定保护政策,打下非遗保护基础
海宁市的非遗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以灯文化和皮影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根植于海宁人民的心中。2006年,当海宁皮影戏和硖石灯彩双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海宁的非遗保护工作就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在非遗专家、工作者们不断建言献策下,2007年至2008年,海宁先后出台了《海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海宁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这些文件明确了海宁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实施目标、经费机构等重要问题,为之后的非遗保护工作扫清了障碍。由于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浙江省文化厅将其作为范本在全省转发,供其他县市借鉴参考。
充裕的专项资金也是海宁非遗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2008年开始,海宁市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用于非遗保护。2010年开始,又设立每年40万元的元宵硖石灯会专项资金,以推动国家级非遗项目硖石灯彩及灯会习俗的传承发展。2011年,继中国蚕桑丝织文化申遗成功后,海宁皮影戏又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世遗,这对海宁的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世遗的保护工作?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为此,海宁市专门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每年从商服、商品住宅用地土地出让收入(实际入库数)中安排1%的资金专项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首创师徒签约,老艺术焕发新生机
社会的日益关注和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使海宁非遗保护不断创新思路寻求突破。2009年,海宁市开始实施“师徒签约机制”,每年从学徒中选拔出具有培养资质和发展前途的,和传承人签订师徒传承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成果等,确保传承工作有计划、出成果,目前,已有31对签约师徒。“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也为了确保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还专门制定了考核激励机制。”海宁市非遗中心主任朱红说,“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通过考核的传承人、学徒发放补助,2009年至今,共发放补助资金81.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海宁市的师徒签约机制为全省首创。2009年,文化部非遗司来海宁督查非遗保护工作时,就曾肯定这个做法对非遗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值得各地借鉴。随后,浙江省文化厅将海宁的师徒签约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海宁市还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徒带教活动,每年在村(社区)开设“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班”,邀请老艺人向民间非遗爱好者免费传授海宁皮影戏、硖石灯彩、剪纸、粉塑等传统技艺。2008年至今,共举办海宁皮影戏、硖石灯彩、剪纸、粉塑传习班30多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2012年,又对非遗的活态传承开展了新的尝试,将传习班作品评比和非遗学徒选拔相结合,把每年学习作品入选前3名的优秀学员吸纳为非遗签约学徒。2012年以来,先后有6名学徒在非遗中心牵头下正式与传承人签订师徒协议。通过这种方式,既鼓励了学员的积极性,又挖掘和培养了一批有较强非遗传承能力的学徒。
培育保护基地,推动民俗文化繁荣
多年来,海宁在镇(街道)、村(社区)开展非遗传承基地培育工作,先后建立传承保护基地3个、传承教学基地3个、传统节日保护地2个、生态保护区1个、宣传展示基地1个、民俗文化旅游村1个。同时,还积极开展传承基地展示场馆建设,先后建立硖石灯彩馆2个、海宁皮影戏馆3个,并依托社会力量,开展村级非遗基地陈列馆建设,先后建立周王庙云龙村蚕俗文化园、许村元帅庙会实物陈列室、思情山歌陈列室等10多个村级非遗展馆,以静态展示非遗实物资料和活态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基地作为海宁非遗的基层典范,担负起了海宁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重任,推动了民俗文化的持续繁荣。
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是海宁基地建设的一大亮点,曾作为浙江典型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海宁市一方面开设非遗教师传习班,培养中小学非遗教师,建立了一支非遗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在各传承教学基地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普及非遗知识和专业技能。2005年,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将硖石灯彩制作纳入课程大纲,招收工艺美术(灯彩)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的硖石灯彩培训与学习,至今已有10多个班级超过400多名学生,通过小班化教学的形式学习海宁硖石灯彩技艺。斜桥镇中心小学自2003年开始,在学校各年级中开设皮影戏校本课,系统学习皮影戏道具制作、表演,已累计培训少儿皮影艺术人才300多名。谈桥中心小学将《思情山歌》作为音乐课重要学习内容,先后有1000多名学生掌握了《思情山歌》演唱方法。
普及民俗活动,促进非遗融入生活
非遗的生命力在民间,它的活力在日常生活中,这是海宁市非遗保护工作一直坚持的原则与核心。正因为如此,海宁没有将珍贵的非遗收进冷冰冰的展示馆,而是打造了覆盖整个市的非遗展示大舞台。每年的元宵节,或是在海宁市区举行迎灯游街活动,或是在公园举行大型灯展,绚丽多姿的硖石灯彩缀满了整个海宁,赏灯猜谜、提灯游园已成为海宁人民每年元宵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同时,还加大对许村元帅庙会、八月十八潮神祭祀、皇岗轧太平、水龙会等民间自发组织开展的传统节会活动的扶持力度,以进一步弘扬特色,扩大影响,确保传统习俗的原生态传承。
海宁非遗下村(社区)活动已成为海宁文化惠民的重要内容,其实最初的下村(社区)仅仅局限于“文化遗产日”期间的几场活动,但就是那几场短暂的演出和展演,可以看出基层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求和欢迎。海宁皮影艺术团团长沈凤娟对此感触颇深:“我们的演出跟越剧下乡、电影下乡完全不一样,我们吸引的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观众,每一次的下村(社区)演出,就是在孩子身上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这粒种子会发芽、生根、长大,这就是我们非遗的出路。”也正因如此,海宁市的非遗下村(社区)活动已成常态化,每年的下村(社区)表演场次也逐渐从30场增加到70场,下村(社区)的项目也从单一的海宁皮影戏演出演变为集皮影戏演出、硖石灯彩展览、手工技艺活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活动。
相信海宁的非遗保护工作一路前进、一路探索,定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鲜活地传递下去。 (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