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遗产传承 >> 正文

民间艺人肖秋林:从游走四方的卖艺人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时间:2014.09.27

新华网南昌9月27日电(记者赖星、陈子夏)午后,65岁的肖秋林戴着浅蓝色礼帽,端坐在他开设的日课堂,正教弟子于都古文戏。
   老人双目微合,手持二胡伴奏,高声吟唱古文戏《愚公移山》,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垂。“人生在世要恳心,什么事情办得成……”
   肖秋林,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古文传承人。于都古文说唱结合,相传清道光年间已在于都盛行,以演唱“古戏文”改编的曲目为主,因而简称“古文”,即兴表演成分多,传递的韵律古老而神秘。
   肖秋林从没想过,自己会从游走四方的卖艺人,转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自记事起,肖秋林就对二胡、唢呐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喜欢音乐,它给人以自由。”1962年春天,村里有新人结婚,肖秋林和小伙伴们跟在接亲队伍后面,看着鼓匠吹唢呐,腮帮子涨得通红,铜喇叭乐声飞扬,响塌了天。
   等那年晚稻收割完,13岁的肖秋林便拜了同村的鼓匠肖丛陌为师,走上了学艺的道路。
   “在那穷困的年代,为了寻得一只吃饭碗,家人也同意我跟师傅学门手艺。”拜师学艺,要跟师3年。学艺期间,肖秋林时常跟着师傅上台演出,3年功夫转眼过去,他熟练掌握了唢呐、二胡、笛、箫、柳琴等乐器。
   1966年,正当肖秋林学成出师,“文革”开始了。唢呐班、戏班子都被打散,走四方演出的梦想落空了,家人劝他回家务农。
   肖秋林生性爱自由,不愿被土地束缚。为了生计,他向公社要了一张身份证明,跟着弹棉花的姐夫走四方。在安徽的一个村庄,一名耍猴人教会了他布袋木偶戏。
   1971年,肖秋林回家娶了媳妇。“70年代后期,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放了思想,也解放了我们这批卖艺人。”
   从1977年开始,各地先后开始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对于多数农民而言,这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但对肖秋林来说,这就意味着“自由”。“过去,如果你不种地,一天要扣8个工分,所以没人敢离开土地。”
   肖秋林要寻回失去的岁月和梦想。
   他找出尘封多年的乐器和布偶,还师从盲艺人段灶发学唱古文。一端挑着装满道具的“百宝箱”,一端挑着活动支架与花布组成的“戏台”,肖秋林挑着担子四处游走,表演布袋木偶戏。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文娱活动很少,看戏是最主要的娱乐。凭着一人便能演出一台戏的“绝活”,肖秋林成了那个年代赣南演出布偶戏和古文的“好把式”。
   30余年来,凭着一身手艺,肖秋林养活了这个家,在于都县率先买了小汽车,住进商品房。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加大了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2011年6月,肖秋林当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都古文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肖秋林早已不再进行商业演出。为了更好地传承于都古文、布偶戏等民间艺术,他从2011年起开始免费收徒,并带着自己创立的“雩山韵”剧团下乡进行公益性演出。
   在民间艺术被传承的过程里,肖秋林秉着“舒坦自己,快乐他人”的原则身体力行。令他欣慰的是,已有15名弟子跟着他学习,其中有中学生,也有退休老人。
   “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为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空间,我愿为此献上绵薄之力。”肖秋林停下手中的二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