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应继承性保护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时间:2014.09.25
吃饱喝足,哼着小曲,踱步走进澡堂子,三五寒暄,在缭绕的蒸汽中谈谈天下事……这样惬意的享受想必是很多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都曾有过的经历。泡澡堂子,俨然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卫生清理,而更多地被看作人与人之间情感维系的纽带。享受着热气的熏蒸、哼曲的自在、斗蛐的劲头、喝茶的逍遥,泡澡堂子的乐趣有别样的意味在里头。这可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的生活情趣,无怪乎上了年纪的人依旧怀念那一方澡池子的温馨。
可惜的是,万事万物都逃不出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便捷早已将淋浴普及到了大部分家庭中,先前三五一群齐聚澡堂子的生活经历早已被丢进记忆的故纸堆里少人问津,即使被当做珍贵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的澡堂子也只有少许老年澡客光顾。就算人们对泡澡的经历多么记忆犹新,也很难将之重新纳入自己生活的轨道。
就如1999年上映的影片《洗澡》中演绎的那样,老刘苦心经营的澡堂子依旧逃不过现代生活的冲击,最终只能选择摘下“上善若水”的牌匾,关门谢客。这正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隐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尽了多少人和事,谁都无法阻挡这一进程。因为告别过去,迎接新的生活,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没有人会为了追忆过去而重新去过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生活,也没有人会为了阻挡历史的变迁,躲进过去的时空中自说自话。
这不由让笔者想起去年曾经探访过的一个古村落,几十座明清建筑依然完好、村落布局没有大的变化,走在其间,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颇有些世外桃源的意境。可是当人们固执地认为,这里世代居住的村民也会如游客一样对此生活方式怡然自得,现实却无情地摧毁了这一“理想”。为了保护古村落,当地政府在附近另辟新村分流一部分村民,没想到最后让村民自愿选择时,绝大多数的人愿意搬离古村落。正如村干部所说,你无法阻挡老百姓追求现代化生活的意愿和需求。
既然如此,祖先留下来那么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就应该无视以至于让其自生自灭吗?当然不是。笔者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那些已经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化遗产,可以用博物馆或数字记录保存的方式进行保护,而对现实生活中还可利用的文化遗产应制定合理的规划保护方案,继承性地保护。一些中华老字号如老凤祥,在保留老手艺的基础上,可以推陈出新,改进工艺,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老澡堂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可以参照温泉浴的管理方式,保留传统的推拿、搓澡等服务,将老澡堂子开设成多功能的洗浴场所,让人们在怀念过去的同时,享受新的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