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化:在传承中寻求荣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时间:2014.07.2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不断发展进步的精神动能。近年来,云南以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为目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统村落与古城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云南区域性的文艺创作日渐繁荣,文艺滇军蔚为大观,各种类型的文化传承人形成了能够接力发展的梯队形态,文化云南涌现出许多新亮点,成为云南的新名片。
承接历史 非遗保护须坚守
目前云南共有859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90项,省级197项。这些具多样性、本真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各族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人文风俗和价值准则,是云南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包括传统手工艺、民俗风物等种类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传承、保护,正是因为其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同时也基于云南文化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开掘。
但也应看到,一些传统文化走到今天,光有敬畏与传承是不够的。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正发生改变。在此过程中,一些原有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如印染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生产,使大理白族扎染生产出现了不可持续的现象,又或商业化过度进入传统文化领域,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物质生产、轻文化内涵”。当然,现代文明带来的科技进步与文明意识,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希望与光明。
回顾非遗保护的历程,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之路。在古今的文化对话中,我们说保护,保护的应该是非遗的活态与多样性;我们说传承,传承的应该是一种精神价值、历史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保护要尊重传统,也要尊重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懂得如何将开发与保护,市场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才能在前进中回望传统,用我们的智慧在历史文化的承接中找寻未来。
承接历史 非遗保护须坚守
目前云南共有859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90项,省级197项。这些具多样性、本真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各族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人文风俗和价值准则,是云南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包括传统手工艺、民俗风物等种类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传承、保护,正是因为其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同时也基于云南文化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开掘。
但也应看到,一些传统文化走到今天,光有敬畏与传承是不够的。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正发生改变。在此过程中,一些原有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如印染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生产,使大理白族扎染生产出现了不可持续的现象,又或商业化过度进入传统文化领域,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物质生产、轻文化内涵”。当然,现代文明带来的科技进步与文明意识,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希望与光明。
回顾非遗保护的历程,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之路。在古今的文化对话中,我们说保护,保护的应该是非遗的活态与多样性;我们说传承,传承的应该是一种精神价值、历史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保护要尊重传统,也要尊重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懂得如何将开发与保护,市场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才能在前进中回望传统,用我们的智慧在历史文化的承接中找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