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做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青海省政协首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小记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 时间:2014.06.03
★核心提示
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但保护区生态局部改善、整体退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长期累积的一些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建议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建立科学的三江源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体系”,“要探索建立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碳汇、水源涵养及供给、生物多样性价值可量化的生态补偿办法”,“我认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新模式”……5月27日,在青海省政协第一次“双月协商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有关州政协负责人,与党政部门负责人深入交流、广泛探讨,就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进行协商座谈。
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影响深远。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高度重视此次双周协商,会前专门就此与省政协主席仁青加进行了交流沟通。
自国务院2005年批准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来,一期工程重点保护和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二期工程已于今年启动。保护区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生态系统结构改善。与2004年相比,森林覆盖率由3.2%提高到4.8%,三大江河年均向下游多输58亿立方米清洁水。“但保护区生态局部改善、整体退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长期累积的一些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青海省三江源办主任李晓南首先向大家详尽客观地介绍了三江源生态保护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今年的工作重点。
随后,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马志伟,省政协委员马金刚、高静宇、苏海红、张蓝青等先后围绕建立规范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统筹解决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区域协调发展,尽快推动在国家层面出台三江源生态保护法等问题发言。
青海省政协主席仁青加十分关注三江源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当听到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巡视员张晓宁建议“尽快在三江源区启动水生态补偿试点,构建包括源区和全省在内的两级水生态补偿体系”时,他说:“生态补偿对源区生态很重要,但具体怎么补偿需要研究,请你会后将建议详细提供给省政协。”针对省政协委员、省气象局局长提出“通过人工降雨来改善源区生态环境”的建议,仁青加关切地说:“飞机人工增雨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支持?请你集中就这个问题写个材料给省政协。”
会上,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省政协秘书长王进等还围绕主题即兴发言。省政协各位副主席参加了协商座谈会。
青海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严金海在听取所有人的发言和建议后表示:政协在三江源等重大生态工程立项、实施过程中主动作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委员们继续建言献策,共同做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会议结束时,仁青加说:“你们的发言都很有养分。这些意见和建议,省政协将认真整理吸收,提出建议,争取在国家层面得到更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