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访谈 >> 正文

“治沙”闯出致富路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14.05.28

4月底的马莲滩已经是春光明媚,泛起绿意的果树林饱含着无限的生机。
  过去,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昔日马莲滩,黄沙冒了烟,院里沙垒墙,满目皆荒凉”。可现在的马莲滩已经旧貌换新颜,成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桃花源了。说起这个小村庄的变化,大家都会不自觉地想到一个人——宫茂森。
  今年72岁的宫茂森是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大营子乡一个农民,从小就饱受风沙之苦,用老汉自己话说就是,早年间的林西县,一年到头沙漫天。风沙的困扰,让宫茂森下定决心,一定要力所能及地种树、治沙。
  2001年,宫茂森承包了村西115亩的荒沙滩,他定下“3年见成效,5年大变样”的治理计划,开始着手进行“沙地绿化”的工作。沙地上没有水,宫茂森就自费打了一口井;买来的苗木不会种植,他就聘请技术员指导;家里人手不够,他就动员亲戚帮忙。一场造林大战就这样展开了。
  为了沙地能见“绿”,宫茂森过起了“野人”般的生活,在沙滩上盖起3间护林房,把家搬到了那儿。为了照顾这片幼苗,宫茂森天刚蒙蒙亮就出工,擦黑儿才收工,不知道磨烂了多少双鞋,不知道手上磨起过多少个血泡。3年下来,辛苦没有白费,宫茂森种植的2.2万株杨树成活率高达90%以上,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培育的林子成活了,沙地也变绿了,宫茂森脸上笑开了花。
  荒沙滩被“改造”得变了样子,宫茂森却没有“庆功”,他一咂吧滋味——“林子是成活了,可是自己的口袋却并没有鼓起来,得想点办法搞活经济。”于是,宫茂森琢磨起了生财之道。
  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宫茂森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在林地里养山鸡,既能护林又能赚钱,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门路?充分利用林地的空间养山鸡,可以“一举多得”,山鸡的粪是天然的有机肥,“滋养”了沙土地,又促进了树木生长。山鸡、树林都“来钱”,不经意间,宫茂森走上了一条绿色经济的科学发展之路。
  说干就干,一开始由于缺少资金,宫茂森花100元买回了33枚山鸡种蛋。按照农家孵小鸡的土经验,宫茂森精心开始了孵化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鸡孵化成功了。“可是小鸡太少了,还得扩大规模”,宫茂森对自己说。过了一段时间,宫茂森又从南方引进种鸡进行改良,“土专家”的技术又一次得到成功验证,这次,老汉净赚了8000多元。
  一次次的成功,让宫茂森的胆子大了起来,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2004年,宫茂森孵化雏鸡8000多只,赚了6万多元,到2006年,产值已上升到20多万元。目前,宫茂森的山鸡场已扩大到占地200余亩,共有成材树1万余株,山鸡1万多只。一只成年山鸡120元,雏鸡8元,一枚种蛋3元,老宫的养殖基地出产的山鸡肉、山鸡蛋成了抢手货。
  富起来的宫茂森一合计,得给自己的“鸡场”起个名字呀,经过“冥思苦想”,七彩山鸡养殖基地诞生了。
  宫茂森的山鸡场紧邻通往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的303公路,一到旅游季节,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在乡里和村里的支持下,宫茂森又在路边建起一处餐馆,主要菜肴为自产的山鸡肉、山鸡蛋。去年一年,餐馆加上养殖场,老宫的纯收入突破了50万元。
  见到记者,宫茂森打开了话匣子,“乡里和村里打算以我的山鸡养殖场为龙头,栽种千亩果园,把村子建成集观光休闲旅游、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生态园区。到时候,你们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滴灌浇着果树,果子琳琅满目,山鸡翩翩起舞。过段时间,我还要再买一套山鸡孵化设备,加快山鸡的繁育速度,带动更多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