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诚信建设大家谈]征信体系是破解“诚信危机”的机制保障

来源:威海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4.05.15

    中国文明网“诚信建设大家谈”专栏,5月6日推出第一期《诚信建设重点、难点与突破点》 ,新疆文明办从实践中来,提出了诚信建设的问题和思考,5月12日推出第二期《以教育为战略重点 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推进诚信建设》,合肥市文明办主任魏常年从诚信建设的操作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今天,推出第三期《征信体系是破解“诚信危机”的机制保障》,荣成市文明办李军战具体介绍了荣成在建立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上进行了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已逐步超越了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的竞争阶段,正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迈进,但在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在注重抓机关作风建设,但群众对干部作风仍有意见;有些地区环境很好、资源很好,但由于诚信意识不强,诚信口碑较低,阻碍了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有的地区对民生投入比例越来越重,社会保障水平越来越高,但仍存在信任危机和道德失范现象;另外,随着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司法机关的执法行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等等,如何破解群众的诚信危机,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与作风建设、道德建设等一样,诚信建设属于思想观念、精神道德的软环境领域,具有反复性和长期性特征。诚信建设若仅停留在简单的宣教层面上,无疑于浅尝辄止,如何持之以恒地搞好诚信建设,而不沦为一时之举?笔者认为,必须在宣教、引领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的约束机制。用机制来约束每个人的诚信,才能破解诚信危机,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近年来,荣成市在建立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荣成市正式提出诚信建设年活动始于2012年。2011年底社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九个单项调查中,群众对干部作风的满意度排在倒数第三位;市委领导收到的人民来信中,有70%是反映干部作风的。“干部作风问题的根子在于诚信缺失,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推进诚信建设,这事关经济发展、民心得失、社会和谐。”市委主要领导在全市干部大会上斩钉截铁地要求。随后,以“提效能”为目标的行政“瘦身”,以“重规范”为目标的行动流程再造,以“转作风”为目标的全员问责同步启动,拉开了建设“诚信政务”的序幕。自2012年起,荣成市连续开展了诚信建设年、诚信建设创新年、诚信建设提升年活动,以政务诚信带动社会诚信,由道德引领辐以机制约束,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诚信建设体系。
  首先建立政务诚信,树立政府公信力。把诚信建设的牵引点放在政务诚信上,以实行阳光行政、促进民主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为导向,创建了政务诚信榜,依托诚信荣成网、96个部门网站、200处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和新闻媒体,公开亮目标、亮责任、亮过程、亮效果,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一是重点目标任务上榜公开。开展“向市民承诺、为市民办事、请市民监督”活动,所有单位的年度目标任务,年初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每月通报进展情况,年底公布兑现情况,以社会监督促进工作落实。近年来,荣成市每年都向市民承诺办好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居住交通、环境保护等一批民生实事,民生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居民医疗、养老、低保等基本保障标准保持全省县级领先水平。二是行政审批服务上榜公开。确立了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效率最高”政务环境的目标,凡属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利民政策全部上榜,凡属职能部门的审批事项、工作流程和完成时限全部上榜,凡属公共资源交易和农村“三资”管理事项全部上榜。去年,全市审批事项由555项压缩到136项,压缩76%,平均办件时限由11个工作日压缩到1.7个,比法定时限缩短91%,被评为山东省投资环境最佳县市。三是走访联系群众上榜公开。围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开展了单位联村、干部联户“两个全覆盖”活动,安排170个部门单位、5000多名干部,走访联系940个村居、27万多户城乡居民,干部人手一本民情日志,记录日常走访联系情况,并录入政务诚信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销号管理、上榜通报。我们还开通了荣成民心网和民生110,对民生诉求、部门办理过程和满意度评价上榜公开,每年解决问题2万多件。在威海市近两年的社情民意调查中,荣成市群众满意率连续位居各市区首位。通过创建政务诚信榜,引导各级干部言必信、行必果,树立了“有诺必践”的服务型政府形象。
  二是引领社会诚信,汇聚社会正能量。在抓好政务诚信,建立诚信政府、诚信机关干部队伍的基础上,荣成市将诚信建设的范围拓展到整个社会层面。在农村、社区、公共场所、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显要位置,创建社会诚信榜,发挥上榜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带动全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围绕个人典型上榜,荣成市深入挖掘全社会的凡人善举,依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类道德模范标准,培植诚信个人、诚信家庭、诚信个体工商户等先进典型,探索推行了“制定标准、个人记录、每月登记、季度评议、半年公示、年底张榜、统一表彰”七步工作法,评选结果公开亮榜,并按一定分值记入征信系统。围绕集体典型上榜,立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六大领域,着力培植诚信示范机关、诚信示范企业、诚信示范村居等集体典型,并上榜公开,让各行各业都学有目标。重点培植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典型,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争创了136个省级以上品牌商标,全市纳税过千万企业52家,被评为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培植了生态建设的典型,通过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80%的村完成了环境综合整治,被评为乡村文明行动省级示范市;培植了创新社会治理的典型,通过连续开展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争创地级以上文明单位200多个,被评为山东省文明城市、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去年,全市表彰和宣传推广各类诚信典型1.2万多个,“身边好人”3.5万多人。
  三是建征信管理体系,巩固诚信建设成效。荣成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社会征信管理体系建设,依法征集并运用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与信用有关的信息,使信用报告成为公民的“第二身份证”,目的就是在道德引领的基础上,用制度约束机制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社会征信体系是规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管理机制。这是诚信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诚信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固化诚信的重要体制性保障。
  因此,荣成市制订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征信管理试行办法》、《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试行办法》等5个文件,创建了信用荣成网络平台。在信息征集上,把57万名18周岁以上居民、6700多家企业、2.1万户个体工商户、370家社会团体组织纳入征信体系管理。其中,对社会法人,依法征集生产经营、金融信贷、纳税缴费、涉法涉诉、职工工资保险等20多项内容;对自然人,主要征集基本信息、商务信用、社会管理、遵纪守法、荣誉奖励等方面的内容。为确保信息征集的真实性、时效性,荣成市将征信管理系统与130多个相关单位实行信息共享,与善行义举四德榜有效对接,即时更新数据。在信用评价使用上,对征信对象实行千分制考核和动态管理,划分为诚信模范、诚信、较诚信、诚信警示、不诚信五个级别,依法给予激励和约束。对诚信度高的征信对象,在资金政策支持、就业创业扶持、信贷投放、工程招标、政府采购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信用等级低的征信对象,列入诚信黄黑名单,以刚性制度规范道德行为和社会秩序,形成了“守信得激励、失信受惩戒”的社会导向。去年社会矛盾纠纷、欠税欠薪行为分别下降25.6%和20%,法院清理执行积案800多件,涉及金额5000多万元。
  社会良好道德的养成,需要每个人的内在自律,更需要外在的力量约束。各级党委、政府只有把诚信体系建设纳入长期发展规划,建立诚信记录档案,与评先选优、金融信贷等方面挂钩,构建“法制、征信、奖惩”三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才能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风气,诚信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中共荣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李军战)